02.23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排名第一的当属司马懿,为什么这么排呢,看这一段,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司马懿不光自己善谋,而且为子孙后代打下夺权称帝的基础。光这一点,其他谋士都在他之后了。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司马懿

排名第二是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为出茅庐天下三分,单论智慧当之三国第一人。其辅佐刘备,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223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可惜的是,出身未捷,蜀国终灭,所以将其排在第二位。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诸葛亮

第三位,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不过,郭嘉早死,要不然司马懿也没有出头机会了。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郭嘉

第四位,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曹操首席谋臣。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去世。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荀彧

第五位,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曹丕称帝后,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贾诩

第六位,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病逝,年仅36岁。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这一位也是英年早逝,不过其智计谋略相当不凡。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周瑜

第七位,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他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后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鲁肃

第八位,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这一位,与诸葛亮齐名,不过死的早,没怎么发挥,所以排在了第六位。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庞统

第九位,陆逊,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孙吴四英杰”之一,世代都是江东有名的大族。同时,也是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婿。公元222年,刘备兵讨东吴。陆逊则诱敌深入,采用火攻,大破刘备,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有名的“攻心战”。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之后,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陆逊

第十位, 吕蒙(179-220),东汉末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由于曾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广德长)、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刘备麾下名将关羽,使东吴割据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公元220年,吕蒙病逝,享年四十二岁。

三国谋士大乱斗,谁输谁赢?

吕蒙

三国时候,谋士很多,这个排名其实做不得准,而且有很多厉害人物都没上榜,只是因为选了十个。像陈宫、法正、黄皓、荀攸 、张昭 、刘哗、徐庶等等,真个论排名,有些是很难分的清楚了。之所以将魏国这些谋士放在靠前,那是因为这些人最起码说都是站对了队伍的人,运气和眼力相比较可能是高明一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