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驴板肠的三生三世

这是WeWrite发布的第328篇用户投稿

By 中读用户@成都锦官

老郭去邯郸出差,买回来一包驴板肠。 这是一包已经卤制好的驴板肠,包裹在塑料袋里,颜色是灰褐色的。因为冷冻而凝固出白色的动物脂肪,在这一大坨肉之间若隐若现。

驴板肠的三生三世

猪肥肠、驴板肠、鸭肠这类动物内脏,提起来不登大雅之堂,炮制起来也颇费工夫,实在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食材。可是倘若寻得高手,烹调得法,便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喜欢者爱如性命,难舍难弃。

猪肥肠适合红烧。川菜做法能够很好掩盖其土腥气,炝锅时加入大量辣椒、生姜,蒜瓣,猛火热油一顿烹炒,肥肠在浓油赤酱中浴火而重生,肥嘟嘟的肠段红润油亮,肥美丰腴的特质完全激发出来,与白米饭是绝佳搭配。

鸭肠常见于火锅。处理干净的鸭肠是淡淡的粉红色,缩在碟子中皱巴巴、黏糊糊的,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鸭肠是属于靠才华吃饭的,不需要高颜值。吃鸭肠必须要涮辣锅,滚烫的红油中烫过十几秒,鸭肠沾满汤底的浓厚味道,黏软的质感也变得脆爽可口。

但是肥肠油腻,鸭肠小气,相比之下,驴板肠集中了二者的优点,肥美软嫩,又没有过多油脂,算得上是肠中精品。

这包驴板肠价格不菲,又是专门从外地带回来的,为了不辜负它,老郭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晚上。 一进家门,老郭就喜孜孜地亮出这包驴板肠。他先是替驴板肠表白了一番,大意就是这些驴板肠出身名门,产地正宗,制作讲究,绝对是天下第一驴板肠,不枉他几百里带回来。随后跃跃欲试,走进厨房割下一大段板肠,然后飞刀切成两厘米宽的长段,葱白爆香油锅,再经过旺火爆炒后出锅。

驴板肠的三生三世

一大盘油汪汪的驴板肠放在茶几上,香味扑鼻。这真是最粗糙直白的做法,不单单是因为调味品单调,只放入油盐、一点点醋,更是因为用料实在。满满一盘子都是肉,只有零星葱叶点缀其间,在饭店可从来不会有这么实在的做法。

老郭的刀法很是粗犷,驴板肠切得长而宽,有些没有切断的地方还连在一起,用筷子搛起来,勾勾连连的一长串。

先拣小块的吃,再吃大块的。驴板肠柔嫩中带着几分韧性,很有嚼头又不至于嚼不烂。吃得有些腻了,将旁边的烧饼撕开,把滋味丰厚的板肠塞到烧饼里,肉香和面香相得益彰,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老郭害怕痛风,尝了几口就放下不吃,闺女拘谨沉稳,不喜欢这类非常规的食物,也是浅尝辄止。 哈哈,这一盘肉统统归我了!大盘吃肉,原是很爽快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考虑减肥,一切自律先让位给口腹之欲。

这一世的驴板肠霸道彪悍,是独霸江湖睥睨天下的东方不败。

第二天晚上。 这一天我回来早,照例是稀饭馒头。晚饭吃完了,老郭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这么好的板肠,会不会放坏了?”

“不会吧。”我看出他的心思,鼓励道:“要不再去炒一盘儿,这么贵买来的,别白白放坏了。”

好!老郭振作精神,重入厨房,继续书写驴板肠的第二世传奇。

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刀法细腻,将板肠切得更细些,然后配上了蒜苗、木耳入锅翻炒。

出锅后,热气腾腾的一盘菜荤素搭配,黑色的木耳、绿色的蒜苗、白色的板肠互帮互助,这菜十分家常,以致于我又去舀了半碗稀饭,直接下饭。

第二世的驴板肠进化成了桃园三结义。

第三晚。 老郭今晚没有和驴板肠战斗,而是偃旗息鼓,苦练内功,趴在沙发上看了一晚火山小视频。

他时而大笑,时而拍腿惊叹,时而点头称是,时而似有所悟,经过一晚闭关修炼,老郭灵感如同火山般迸发,宣布: “明天早上做板肠米线!”

以往一想到第二天要早起上班,我就心烦意乱、心灰意冷、心情沉闷……但是这个驴板肠米线让我对第二天有了一些期待感。

早起抓紧时间洗漱,和闺女争夺洗手间的使用权。另一旁的厨房里火光闪烁,锅碟齐响,一会儿,老郭从里面拿出了自己的作品。

两个超级大的青花瓷碗,大得可以称为瓷盆。凡是老郭祭出这两个瓷碗,必定是对自己作品极为得意。

果不其然,一阵浓郁的香味先飘出来,具体感受可以想象深夜的麻辣烫小摊传出的味道,那是清寒的夜最可爱的人间烟火,是美味,是温暖。

大瓷碗里盛着满满的汤,汤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红油,几缕香菜点缀其上。拨开红油,白色的米线在汤中沉沉浮浮。经过滚水的洗礼,红油的浸润,板肠变得更加滑软,吃几口米线,搭配一片板肠,平常的米线有了更丰富的味觉层次。

这个时候,减肥的事情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一边有滋有味吃着,一边想出很多安慰自己的理由:

又不是天天吃。

早饭是吃不胖的。

中午少吃点。

晚上少吃点。

今天多运动。

……

“怎么样?好不好吃?”老郭有些得意。

“好吃。和街上麻辣烫的味道一样,有地沟油的风味。”

“怎么可能,咱家用的都是好油。”老郭有些不以为然,然后自言自语,“味道不够丰富,还缺少一些回味,下一次加进去四川麻椒,再撒一层白芝麻……”

我暗笑不语。地沟油,出身于肮脏的阴沟,内含无数有毒物质,加入各种诡异的化学材料,还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趋之若鹜,欲罢不能,全靠其勾魂摄魄的香气。能用家常好油再加上一点豆瓣酱,调出街头地沟油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调味高手。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给洪七公做菜,做的都是炒白菜、炖豆腐,这些平凡食材做出的菜,让见多识广的洪七公心驰神往,大为叹服。

驴板肠的第三世,市井味道,酣畅淋漓,是大俗之中功德圆满的韦小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