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一、

大清朝,闭关锁国300年,陶醉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自娱自乐自我催眠,全然不知道、不了解也不愿知道、不愿了解国门外发生的任何事与物。

在这安逸的300年里,中国还是停留在小农社会里,自给自足,自觉良好。

而西方却用这黄金的300年,在工业社会道路上摸索并建立自己的工业系统,一举超越自认为是超级大国的大清朝,并远远的将之甩在脑后。

此时的清廷丝毫不知,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一个岛国正在虎视眈眈觊觎华夏财富。

鸦片战争,一场冷兵器与热兵器的不平衡战争,打醒了正在沉睡之中的中国。

讽刺的是,竟无一人了解西方,无一人知晓这群金发碧眼的人是何生物。

睿智如林则徐,竟也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些人膝盖是直的不会弯曲。

差距实在太大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唯一的出路是向西方学习。

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技术上的学习,根本上的制度,却无人触及。

直到严复的出现。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二、

康有为称他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

毛泽东曾说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严复,福建候官县(今福州)盖山镇阳岐村人,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后人也称其为新派法家代表人物。

1866年,因父亲去世,严复中途辍学,一心意图以科举进入官场的严复,无奈只能放弃科举。

第二年,严复考入左宗棠兴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

1877年,严复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在英国,严复不务“正业”,却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深受达尔文影响。

1879年回国,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从几年调任天津任北洋水师总教习。

在任期间颇受李鸿章器重,但因严复志不在水师,而是希望借李鸿章之东风进入高层,推行自己一套救国方案。

严复早年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李鸿章曾劝他:“你是一个人才,应该尽早戒掉鸦片。”

然而严复并没有听进去,他与李鸿章在政见不同,李鸿章虽爱才,但却不受重用。

以致于,严复一腔抱负无处施展,常抱怨自己“仕途不顺”。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三、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严复深受刺激。

翌年,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论诀》、《原强》、《闢韩》等四篇论文,全面地提出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理论,强烈要求通过创设议会和提倡西学来挽救中国。

与此同时,严复翻译了英国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中文定名《天演论》,第一次把达尔文的进化论输入中国。

一八九七年《天演论》在《国闻报》上连载,立即轰动了中国的知识界,影响极为深远。

当时,吴汝纶、康有为、梁启超,乃至以后的鲁迅、胡适等人,无不交口称誉,深受严复的影响。《天演论》成为改良政治的理论根据;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则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口头禅了。

此后,严复又翻译了《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等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的名著,并在书中加了大量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成为当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总代表。并确定“信、达、雅”为翻译原则和标准。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四、

严复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废除八股,讲求西学,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在创立上海复旦大学,身体力行,鞠躬尽瘁。

1905年2月,法国徐家汇天主堂耶稣会中帝国主义分子,阴谋夺取震旦学院领导权。震旦学院的全体爱国师生和创办人马相伯,毅然一起离开原借徐家汇天主堂校址,另行创办复旦公学。

严复时在法国,马去电请他回国"合办新学院"。五月,严由欧洲回国,对新生的复旦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复旦新办,马相伯任校长,严复任总教习,共同拟定复旦公学的第一份章程。

后严复以复旦“主意之人太多,恐办不下”,决定辞去。但在复旦公学第一次招生的时候,严复还是与马相伯共同面试。

1906年,马相伯前往日本,辞去复旦公学校长一职。应马相伯与复旦公学的同学邀请,严复出任复旦公学第二任校长。同年,应安徽巡抚恩铭之邀,到安庆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1907年,恩铭被刺,严复离开安徽师范学堂、

1909年,命不久矣的大清朝,垂死挣扎,意图通过“预备立宪”挽救濒死的国运。严复到此时方得清廷重用,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1911年,严复为大清创作国歌《巩金瓯》,同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灭亡。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四、

辛亥革命成功后,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窃取”。

受袁世凯委任,1912年,严复被正式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接管大学堂事务。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严复成为了该北京大学改名后的第一任校长,同年十一月辞去校长一职。

1913年袁世凯任命严复为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次年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委员。

1915年,袁世凯意图恢复帝制,8月23日,由严复等人发起成立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当上皇帝不久后死去,当时过会要求惩办祸首及筹安会六君子,严复避祸于天津。

1920年,常年吸食鸦片的严复,哮喘病发医治无效,遂会福州养病,次年严复与福州病逝。

看鉴福州|关于严复,这是历史教科书不会告诉我们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