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宋代是我國山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山水畫家,這些畫家不僅繼承了先人的優秀傳統,還不斷推陳出新,把中國山水畫繪畫風格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范寬就是這一時期山水畫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山水畫藝術的集大成者,范寬所作之畫,氣勢逼人,筆墨雄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宋朝時期,由於統治階級比較重視書畫創作,因此宋代是我國書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宋代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書畫家,如董源、巨然、李成、米芾父子、郭熙、范寬等。其中,范寬作為山水畫的三大家之一,在宋代山水畫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作品《溪山行旅圖》代表了這一時期北方山水畫的最高藝術成就。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建立了一種迥然不同的山水畫風貌,其山水畫繪畫風格,對後世山水畫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據畫史記載,范寬本名中正,字中立,出生於五代末,陝西華原(今耀縣)人。北宋著名山水畫家。據《宣和畫譜》記載:范寬性情寬厚,不拘成禮,一生沉吟于山水之間,“由於范寬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自出新意,別成一家,很快,范寬的繪畫水平就與二位師長並駕齊驅,人們將荊浩、李成、范寬並稱為北宋初年山水畫的三大家。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在繪畫創作中,不僅重視學習和繼承,而且還特別重視親身體驗,因此范寬經常到終南山、太華山的山林之間居住,早晚觀察雲煙日月,烈日斜陽。太華山、終南山壯美的山巒,給范寬的山水畫創作提供了生活基礎。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太華山即西嶽華山,山川險峻雄偉,奇拔俊秀,奇美的景色冠名天下。終南山為秦嶺主峰之一,歷來為文人墨客所景仰,唐代時期,李白、王維等著名詩人都曾到終南山吟詩歎賞。宋人說范寬善於山水傳神,也與范寬經常處於此境中,對終南、太華的親身感受有很大的關係。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的作品,大多境界浩莽,呈現出一種宏偉壯觀的氣魄。范寬的山水畫作品,大部分都是大山大水的全景構圖。這些作品,在山水畫技法上不僅繼承了先人的優秀傳統,還有所創新,體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自宋朝開始,就有許多的畫家學習和摹仿范寬,如陳善的《杭州志》中曾經記載,南宋山水大家李唐、夏圭、馬遠等人好學范寬,“筆法蒼老,筆墨淋漓,雪景學范寬”。之後的“元四家”在筆墨技法上也受范寬影響;明朝的唐寅、沈周作品也有范寬的痕跡;清代的“金陵畫派”以及畫家王石谷臨摹過范寬的作品;還有現代的黃賓虹大師等,都對范寬的畫作大加讚賞。可見,范寬畫風影響之深遠。據《宣和畫譜》記載,范寬的作品著錄有 58 件,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范寬的作品存世不多,存世作品有《雪景寒林圖》、《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等。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隨著繪畫水平的不斷提高,范寬開始重視親身體驗,希望從大自然的景物中尋求繪畫靈感。為了觀察、體驗自然山川景物,他經常到終南山、太華山的山林之間居住,對景造意,借景抒情,將氣勢宏偉的崇山峻嶺、老樹密林生動地再現於筆下,他的山水畫以短而有力的筆觸畫出大山的渾厚壯觀,山石的雄健老硬,他的畫作具有壓頂逼人的氣勢。范寬的畫作多取材於關中一帶雄闊壯美的山嶽,多采用全景式高遠構圖,筆力渾厚,氣勢磅礴。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的山水畫作品,風格獨特,氣勢雄偉,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范寬的山水畫,不僅要學習其繪畫風格,繼承山水畫法的精髓,還要學習其繪畫精神,加強對藝術實踐的體會。我們要個性化的認識古人,個性化的認識傳統,要將現代藝術與傳統審美意識有機的結合,個性化的解剖自己、認識筆墨,不斷強化現代藝術的品格與氣質。

集宋代山水畫大成,黃賓虹大加讚賞的一代國畫大師

范寬作為宋代山水畫的領軍人物,把中國山水畫繪畫風格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其細緻的刻畫、大山大水的全景構圖、複合多變的筆墨皴法,不僅開創了山水畫的高峰,而且給後人山水畫創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范寬山水的繪畫風格,撼動了無數觀者的心靈,其典雅、雄壯、從容的氣勢以及深遠的意境,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想。范寬的山水畫作品,彰顯著獨特的山水之美,散發著畫家來自內心的真實情感。情與景、隱與秀交融統一,自然如行雲流水,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范寬一生致力於山水研究,其對待藝術嚴謹的態度以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ps:頭條號書揚文化開通兩年來,受到了許多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您喜歡書揚文化的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書揚文化、公共平臺書揚文化(微信號:shuyangwenhua),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也歡迎提出您寶貴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