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出现在越南港口的中国巡洋舰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1885年,中法战争中在越南举行谈判的两国官员,完全不同的穿着,气质对比背后,还可以看到远处的路

日前得到朋友发来的一批老照片,其中多数是法国摄影师1900年前后在中国和远东水域拍摄的。由于不通法语,很多照片的标注老萨无法分辨,大有盲入宝山之感。

然而,如果在比较熟悉的领域,有一些图片的含义还是可以依稀猜测出来的,比如一些关于海军的照片。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比如,这一张出现在越南西贡港口的中国战舰,便是以前从未看到过的

这艘战舰带着德式军舰典型的带冲角的舰首,西洋化强烈的设计特点,让我曾一度怀疑这是一艘外国军舰,毕竟在当时的远东水域,西方列强的军舰占了极高的比例。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在越南内河中行驶的一条法国军舰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然而,该舰舰首清晰的飞龙纹,证明这是一艘属于中国清政府的军舰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北洋水师来远号巡洋舰,可以看到其舰首的龙纹

尽管形制略有差异,在军舰的首尾镶嵌龙纹,是清末军舰的共同特点。

根据考证,这艘出现在西贡港口的中国战舰,是1907年奉命同姊妹舰海琛号一同出访南洋各地的海筹号巡洋舰(英文名称为 Hai Chaw)。该舰是甲午战争后为重建海军清政府从欧洲订购的五艘巡洋舰之一。

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的覆灭,让清政府深感痛切,也意识到拥有如此漫长海岸线的中国绝不能没有海军。此时《马关条约》的赔款已经让清廷近乎破产,完全没有再建立一支远洋舰队的可能。

但是,当时力主重建海军的一些重臣还是想方设法利用向西方银行借款进行对日赔款之机,腾挪出部分资金,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造了海圻、海天两艘巡洋舰,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了海容、海筹、海琛三艘巡洋舰。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1898年,刚刚完工,维多利亚涂装的海筹舰正在返回亚洲途中,由于雇用德国水兵驾驶回国,因此该舰此

海筹等三艘从德国订造的巡洋舰属于姊妹舰,标准排水量2680吨,满载排水量2950吨,约略与北洋水师的来远、经远舰相仿,航速19.5节,装备三门150毫米炮,八门105毫米炮,并有三具鱼雷发射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它们是在德国建造,却采用了类似英国阿姆斯特朗巡洋舰的设计,确切地说,吸取了曾在甲午海战中给北洋水师重创的吉野号巡洋舰的设计特点,追求火力与航速的均衡,是一艘典型的后期穹甲巡洋舰。

这种军舰在英德等海军强国是为前无畏舰提供掩护的辅助舰只,在清王朝却成了主力战舰。

由于海军力量匮乏,在清末历史上,海筹舰和与它同期归国的几艘“海字号”巡洋舰出镜频率甚高,只要海上甚至长江有战事,都会有它们的身影闪现,甚至它们之间也会相互残杀——1927年在北洋军中效力的海圻舰曾化装成意大利巡洋舰偷入长江口,袭击了北伐军一系的海筹舰,造成该舰重创。

这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报复。

1922年直奉大战时期,张作霖进京,老张因见海军总长萨镇冰“衣冠朴素,形容委琐,不知其为阁揆,傲不为礼”,结果没几天萨军门指挥的海筹、海容各舰便在山海关截住了战斗中后撤的奉军,一顿重炮之下,连张大帅的装甲列车都险些被放翻在北宁线上。北伐战争时奉系海军的总司令是张学良,这回海圻舰可算是为父帅出了口气。

海筹舰大修了三个月才能够出海,该舰一直使用到1937年,日军沿江进犯时,已经老旧的海筹舰缺乏防空武器又因吃水深度难以上驶,被迫自沉江阴阻塞航道。尽管结局悲怆,但从使用寿命来说,海筹已经是一艘老寿星舰。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查到一件有趣的史料——海筹舰的造价为16.9万英镑,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在今天相当于大约150万

不过,一艘清朝的军舰,怎么会跑到越南的港口去呢?它到那里,又有怎样的使命?

这次航行的纪录最终也被寻获。在陈悦先生《清末海军舰船志》一书中曾描述过海筹舰的这次出访。

此事发生在1907年,竟然与同盟会的起义有关。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鉴于同盟会在南洋等地拥有较深的民众基础,深受侨界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海外的同盟会会员人数呈猛增势头。1907年,经袁世凯联合两广、两江、闽浙等总督上奏要求,清政府抽派海容、海筹二舰巡历南洋各重要城市。”

这两艘军舰在7月抵达西贡,并在当地停留达九日之久。自当年马尾船政学堂建威号练习舰来访之后,该埠已经多年没有中国军舰到港,故此看到海筹、海琛两舰靠岸,华侨踊跃来观,热情慰问,一时盛况空前。

当时海筹号军舰的舰长,是甲午战争中在济远舰上担任舢板三副的何品璋,而专门派任随舰特使的则是曾任福龙号鱼雷艇艇长的蔡廷干。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蔡廷干,留美学童出身的北洋水师高级军官,黄海大海战中单艇突袭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号,

此时二人在北洋水师中服役的军舰,都已经在威海卫之战中被日军俘获,编入了联合舰队。他们出海执行任务的时候,只怕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这一次蔡廷干有着特殊任务。清廷派他到西贡等地,对当地华侨进行争取工作——“演说国家变法自强之由,与国民同舟共济是义。”他也的确对当地侨民作了多场主题演讲,“宣布朝廷德意,慰其爱国之诚。”这就是海筹舰出现在西贡的原因。

不过,没有多久,这次行动就被取消。这是因为同一时间同盟会在长江流域多次组织刺杀和暴动,两舰被迫返回国内,执行警戒任务。

海军战舰在越南港口的无功而返,让我们明白了大清为啥走向灭亡

▲ 民国时期的海筹舰或其姊妹舰,因为清朝已经覆亡,可以看到其舰首的飞龙纹已拆除了

蔡廷干出身留美学童,学贯中西,而且有着一等一的口才,后来就是他说服袁世凯剪辫子的——还是蔡廷干亲自动的剪子。

而清朝末年的革新,如今看来也并非都是如传统认为的欺骗,统治者确有不革新会灭亡的危机感,而且努力想把事情做好,那么,小到海筹号出访这样的使命,大到清王朝的自救为什么都会陷于失败呢?

或许是此前欠的债太多了吧。清朝如此,汉朝也如此,故献帝为亡国之君,但“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