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沙土地种植花生,如何管理才能提高产量?

运城小屈


在沙土地中种植花生,要想提高产量,就要做好花生生长发育中各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一般我们把花生的生长发育分为种子萌发出苗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5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各个时期的管理技术。

一、种子萌发出苗期及其管理要点

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第一片真叶展开为花生种子萌发出苗期,北方春播的花生萌发出苗一般需要10~15天,而夏播5~8天。

1、种子萌发出苗期的主要特点

(1)、子叶半出土

花生在出苗的时候,两片子叶一般不出土,在播种较浅或者土质松散的条件下,子叶的一部分可以露出地面,因此,我们把花生也叫子叶半出土作物。这一特性直接影响花生子叶叶腋间第一对侧枝的分生。这就是栽培上要求“清棵蹲苗”的重要依据。

(2)、清棵蹲苗

这是这一时期花生管理最具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目的是使第一对侧枝早点露出地面,充分吸收阳光,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更多侧枝的早发,从而生长健壮,提高产量。

(3)、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对温度的要求

花生种子在萌发期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25~37℃,发芽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2~15℃。在萌动发芽期,种子的抗旱能力比较弱,如果发芽期间种子长时间处于15℃以下时,并且土壤中水分较多,容易引起胚根的腐烂。因此,在播种时应保证温度稳定在1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出苗齐、苗全。

②、对水分的要求

在播种时,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果土壤持水量下降到35%左右时,种子发芽就会收到影响。因此,播种时既要看准天气,还要很好地掌握土壤的墒情,适时播种,否则容易造成出苗缓慢而缺苗。

2、种子萌发出苗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在这一时期要清棵蹲苗,保证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如果播种的深度较深,在播种前对土壤要进行翻耕、播种后如果遇到下雨还要及时划锄,保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防止造成“焖种”。

3、花生清棵蹲苗技术

花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清棵蹲苗,清棵比不清棵要增产10%~20%。

(1)、清棵时间

花生齐苗时进行清棵,一般清棵后20天左右,花生茎枝基部节间由紫变绿,二次分枝开始分生时,在进行中耕效果比较好。

(2)、清棵方法

平作种植:先用大锄在行间浅锄一遍,随后用小锄扒土清棵,把幼苗的土向四周扒开,让两片子叶露出来;

起垄种植:先用大锄对垄沟进行深锄,然后对垄背进行浅锄,最后用手锄清棵。在清棵时不能碰掉子叶,否则,侧枝的发育会失去营养来源,短而细弱,会降低产量。

(3)、蹲苗要点

在清棵后,暂时不进行中耕。等到第一对侧枝和第二分枝得到健壮生长后再进行中耕。如果中耕时间太早,就会把第一对侧枝的基部重新埋入土中,这样就失去了清棵的意义。

二、花生苗期特点及其管理技术

从出苗到第一朵花开放为苗期,一般春播花生苗期为25~35天,夏播为20~25天,地膜覆盖栽培的可缩短2~5天。

1、花生苗期的主要特点

(1)、结果枝已经形成

花生在出苗后,主茎第1~3片真叶很快连续出生,在第3或第4片真叶出生后,真叶发生的速度会变缓慢,到始花的时候,连续开花型品种的花生主茎会生有7~8片真叶,而交替开花型品种的花生真叶数应该达到9片。

当主茎第3片真叶展开的时候,第一对侧枝开始伸出;当第5~6片真叶展开的时候,第三、四条侧枝则相继伸出,这个时候主茎已出现4条侧枝,呈十字形排列,通常称这一时期为“团棵期”,也就是始花前10~15天。

(2)、有效花芽大量分化

到第一朵花开放时,一株花生壳形成60~100个花芽,苗期分化的花芽在始花后20~30天内都能陆续开放,基本上都是有效花。

(3)、根系和根瘤形成

与地上部相比较,苗期花生的根系生长较快, 除主根迅速生长外,1~4次侧根相继发生,侧根条数达100~200条,深度达60㎝以上,根瘤也开始大量出现。

(4)、营养生长为主,氮代谢比较旺盛。

2、花生苗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花生苗期对温度的要求

在花生苗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最低温度要求为14~16℃。

(2)、花生苗期对水分的要求

在苗期是花生最耐旱的时期,在干旱解除以后,生长势能够迅速地恢复,甚至超过没有受旱的植株。

(3)、花生苗期对养分的要求

对养分的要求不多,但是在团棵期由于植株生长季较快,基本已经消耗了种子自带的营养,而此时根瘤尚未形成,因此,在苗期要适当补充氮、磷来促进根瘤的发育,可明显促进花芽分化的数量和增加有效的开花数。

3、花生苗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花生苗期对水分比较敏感,从播种到开花需要消耗水分占全生育期的16%~30%左右。在苗期,控制土壤水分不过高,促进根系的正常发育,是保证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的关键。

这一时期要保证土壤绝对含水量不能低于10%。太低会影响花芽分化,导致花期延迟,太高影响根系发育,同样不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分化。

花生苗期对氮素营养需求量较大,氮素有利于根瘤的形成以及花芽的分化,同时还促进茎枝粗壮,叶色浓绿,为早开花、多开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花下针期及其管理技术

从始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这一阶段为花针期。

1、花生花针期的主要特点

(1)、营养器官生长迅速,干物质的积累较多。

(2)、叶片数迅速增加,叶面积迅速增长,但田间还未封垄或刚开始封垄。

(3)、大量有效根瘤形成,固氮能力不断增强。

(4)、开花量占总花量的一半以上;形成的果针数占总数的30%~50%,并且有相当多的果针入土。

2、花生花针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1)、花生花针期对温度的要求

在花针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28℃,一般需要20~25天左右的时间。

(2)、花生花针期对水分的要求

花生在盛花期如果土壤干旱,不但会影响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影响花生开花及延迟果针入土,严重的情况下会中断开花,即使干旱解除,也会延迟结荚。但田间持水量不能超过80%,否则容易形成茎枝徒长,花量减少。

(3)、花生花针期对养分的要求

花针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对氮、磷、钾的吸收占总吸收量的20%~30%左右,在花针期根瘤会大量形成,固氮能力也极大的加强,为花生的生长发育提供越来越多的氮素。硼素是保花量多,受精率高,果针齐,争取果多的重要措施。

3、花生花针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这一时期的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管理要点是要控制下针来提高产量,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培土,引升子叶节,使其露出地表或地膜的表面,方便控制早期花下针;在初花期,可以通过中耕,将垄两侧的土锄向行间,使垄形成“n”状窄埂;在花生收获前80天左右,通过扶垄,解除对下针的控制。

四、花生结荚期及其管理技术要点

从幼果出现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

1、花生结荚期的特点

(1)、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的时期。

(2)、叶面积系数、群体光合强度和干物质积累量达到一生中的鼎盛期,结荚初期田间封垄,主茎在这一时期达到最高度。

(3)、是花生荚果形成的重要时期,开花量逐渐减少。大批果针入土发育成幼果和秕果,结荚期是决定互生荚果数量的重要时期。

2、花生结荚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1)、花生结荚期对温度的要求

此时期的温度决定结荚期长短以及荚果发育的好坏。大粒品种需大于10℃有效积温600℃,或大于15℃的有效积温400~450℃

(2)、花生结荚期对水分、养分的要求

这一时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对干旱最为敏感。

3、花生结荚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1)、结荚初期追肥

在结荚初期向花生的株丛内

撒施10~15千克以磷和钙为主的复合肥,每亩可增收50~100㎏,而且可以较好的提高花生的品质。

(2)、喷施叶面肥

可在全生育期单独或结合喷药喷施叶面肥,高产和酸性土壤的田块容易因为缺钙而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喷施含络合态氨基酸钙的叶面肥,喷施时花生的正反面叶片都要喷施,能够迅速补充钙和镁等养分,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3)、调节植株生长

在始花后30天左右,植株已经或接近封行时间,隔15天左右喷两次壮饱安1000~1200倍液,可以有效抑制雨后植株徒长、防止倒伏、推迟落叶、促使荚果的生长发育。

(4)、病虫害防治

在结荚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特别要注意这一时期蛴螬、棉铃虫等食叶害虫对花生的危害,

可结合追肥向花生丛内撒施速灭地肥粉或辛硫磷毒土,发现心叶受害症状喷施杀虫剂。

五、花生饱果成熟期及其管理技术要点

从50%的植株出现饱果至收获为饱果期。

1、花生饱果期的特点

(1)、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

(2)、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固氮逐渐停止;

(3)、叶片逐渐变黄、衰老、脱落、叶面积迅速减少;

(4)、果针数、总果数基本上不再增加,饱果数和果重则大量增加。

2、花生饱果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推迟落叶时间,保持较大的绿叶面积,维持较长的功能时间;增强光合强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营养物质的累积;促进茎叶中的营养物质向荚果内转化,加快荚果成熟,提高产量;控制病虫害,减少损失数量。

可喷施0.5%~1%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喷施1000倍的硼酸溶液或0.02%的钼酸铵溶液

以上就是在沙土地中种植花生获得高产的管理要点。可以看出,通过了解花生生长发育各时期的特点,然后相对应的采取管理措施,以便最终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花生。


新农鸣


沙质土壤种植花生要比淤土地种植产量高两倍以上,那么沙土地种植花生如何提高产量呢?

首先,我们要挑选种子,要选颗粒大的,看起来实诚的,坏的发霉的就挑出来扔掉。我们要把所种植的土地先翻一遍,把土疏松开来,方便之后生根的种子好插进土地里,其次能够提供更多的氧气。

其次,修剪枝叶,剪枝是能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课上老师曾经说过,剪枝能够让其他的枝桠生长,从而开的花多结出来的果子也就增多了。剪掉长势凶猛的枝叶,而那些生病的,不开花的枝叶也应该减掉,因为它只会消耗这株花生的营养,从而牵连的已经开花结果的枝叶营养不够。打顶也是关键的一步,修剪掉主根茎,将植株整体矮化,提高分支的开花率。而且不会因为主枝长得过高遮盖其他植株或者自身的枝叶,进而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高产量。

其次,及时施肥和病虫妨害,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是非常需要营养的,主要的就是钙和磷两大元素,如果缺少的话会导致枝叶泛黄,甚至枯萎,坐果率也会下降,果实的生长大小也会受到影响。除了病虫害是直接导致花生减产和质量以外,以上差不多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好的种植出优质的花生。





壮乡阿军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关于沙土地种花生,如何提高产量。

1,选择优良品种:花生高产首先种子是关键,选种子要注意几点,既要选择高产优良种子,还要注意是否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抗病虫害的良种。

2,沙质土壤:花生是扎根地下结果,所以根系发达,需要土地透气性好,种植前要深耕细耕,注意灭菌处理。最好是种之前浇一次透水,注意土壤湿度,土抓住不松散为好。

3:底肥施足,避免重茬:种之前以农家肥,草木灰为主,一亩地6000斤左右,配合复合肥60斤,做底肥。为了高产,最好是没有种过豆科植物和花生的土地,避免重茬,这样可以减少虫害。

4:适当的时候种植:根据当地气候温度播种,如果薄膜覆盖,就提前几天,注意行株距离,一般45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如果雨季,注意种子能否发芽,及时帮助把种子上面的土松散,保证出芽。

5:注意除草,喷洒叶面肥:花生发芽后注意田间管理,及时除草,避免野草夺取阳光和水分,根据花生的不同时期,喷洒各种肥料,以提高抵抗力和养分。

6:注意防涝防旱:花生比较耐旱,一般开花后就要往土里扎根,这时就要浇水,顺便撒尿素,保证营养,

7:防治病虫害和鼠害:花生一般都是叶斑病和蚜虫,比较容易防治,重要的是地下虫害比较大,如老鼠等,可以用药杀灭。

8:及时收获:想要花生高产,收获很关键,根据当地气候,及时收获,不能拖延,不然花生容易脱离根系,造成减产。






军天


你你好,我是农家小微,很高兴回答你得问题

  (1)压沙改土。要实现沙地花生高产,必须改善耕层的结构和保水蓄肥能力,保证花生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方法是在沙地上铺15厘米厚的粘土,然后进行深耕,使其与沙土混合均匀。

  (2)轮作倒茬。花生是连作障碍比较严重的作物,特别是沙地必须采用轮作栽培制度,合理倒茬,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2.科学施肥。花生营养元素的大部分是从土壤中获取,对当季肥料的利用率很低。为了保持长期高肥力,必须采用用养结合的方法。肥料的使用应掌握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40公斤。

  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个体发育良好的前提下使群体能得到最好的生长发育,达到高产。沙地花生要实现高产,在采用地膜覆盖的前提下,每亩密度为8500~9000撮,1.7~1.8万株,促进植株个体和群体均衡生长,实现高产。

  4.加强管理。花生生长后期气候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严重,若不进行防治,会引起落叶枯叶烂果早衰,影响荚果的充实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后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注意排涝防旱,还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保叶防早衰,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荚果充实和产量提高





农家小微


花生种植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且排水能力强的沙壤土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压沙改土。要实现沙地花生高产,必须改善耕层的结构和保水蓄肥能力,保证花生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方法是在沙地上铺15厘米厚的粘土,然后进行深耕,使其与沙土混合均匀。

  (2)轮作倒茬。花生是连作障碍比较严重的作物,特别是沙地必须采用轮作栽培制度,合理倒茬,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2.科学施肥。花生营养元素的大部分是从土壤中获取,对当季肥料的利用率很低。为了保持长期高肥力,必须采用用养结合的方法。肥料的使用应掌握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配合施用每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40公斤。

  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个体发育良好的前提下使群体能得到最好的生长发育,达到高产。沙地花生要实现高产,在采用地膜覆盖的前提下,每亩密度为8500~9000撮,1.7~1.8万株,促进植株个体和群体均衡生长,实现高产。

  4.加强管理。花生生长后期气候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严重,若不进行防治,会引起落叶枯叶烂果早衰,影响荚果的充实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后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注意排涝防旱,还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保叶防早衰,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荚果充实和产量提高。




静思来处


合理利用当地气候环境,在土壤肥力较为瘠薄的沙土地选择种植花生,以提高经济效益。试验表明,沙土地增施有机肥做底肥,不仅降低化肥施用量,还能够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花生的施肥较为方便,一般在春季耕种前结合化肥混合施入,有机肥来源渠道较为广泛,厩肥、圈肥、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粪便都可以作为优质农家肥。生产试验表明,在生长期喷施地果壮蒂灵+新高脂膜提高地下果吸收营养能力和膨大活力,促进发育速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可起到内经络调理、外表皮保护的多重功效。花生产量增加,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静之梦


花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料作物和干果零食类作物,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其中,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花生的主要生产区。广大的农民种植花生不仅能榨出味道醇香的花生油,而且还可以炒制成芳香清脆的花生米做休闲零食。因此,在农村种植花生,市场销路广,农民均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收益。

种植花生,我们首选的土地就是带砂质的沙壤土。因为花生怕涝,并且是地上开花,由花针向地下生长结出花生果荚。沙土地疏松通透,排水效果好,非常利花生果荚膨大。在施基肥上,由于花生比较喜欢腐殖肥,利于花生根瘤形成。此外还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这三种肥料最好以2:1:2的比例施入田地中。

播种方式上,我们既可以选择单作,也可以间作套种。播种采用地膜覆盖不仅能沙土地保温保湿,而且还能防治草害和病虫害,从而提高花生产量。播种时间按排上,可以春播,也可以接茬小麦夏播。播种时要选择大果荚、饱满、无病虫害的花生做种。播前需要将花生晒干水分,播前一两天去壳,不于去壳过早,以防吸潮,提前消耗花生胚组织的养分,从而影响出芽率。

在田间管理上,苗生长前期要及时间苗定苗以及除草,防止过多浪费养分。在花生定苗以后应揭开地膜,中耕一次。促进尽快长出花针,利于花生向土层里生长。花生长即将长出花针时再进行中耕一次,这次要适当深耕,并进行培土作业,用土层压住花生分生枝,让茎基部分生枝与土壤接触,以便长出更多的花针,结果更多的花生果荚。

在追肥上,苗生长前期,一般很少追施氮肥,因为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相当强,根瘤形成的氮素足以维持花生苗生长,如果再追施氮肥,极容易造成花生茎叶旺长。追施肥一般在开花期进行,每亩地可施尿素16㎏,磷酸二铵25㎏,硫酸钾肥40㎏,便于花针形成和果荚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花生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叶斑病,可用碧锈丹,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土蚕等,可用乐果,吡虫啉,溴氰菊脂,辛硫磷乳油等农业按照药物说明进行防治。


总之,沙土地非常适合生长花生。只要我们选好品种、适期播种、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便能取得高产。


郧阳老五


花生对于地质土壤的相求相对较高,在花生种植的而选择上,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且排水能力强的沙壤土地。花生忌重茬,第一年中国花生的土壤不适合连续栽种花生,选择花生种植土壤最好选择连续几年都没有种过花生的地质。

除此之外,土壤有机质大于1.0%,土壤的 PH 值要在 6.5-7.5 之间。花生的种植还对空气质量状况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只有同时满足这些地质条件,才有可能种出高产花生。沙土地选择种植花生,以提高经济效益。试验表明,沙土地增施有机肥做底肥,不仅降低化肥施用量,还能够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花生的施肥较为方便,一般在春季耕种前结合化肥混合施入,有机肥来源渠道较为广泛,厩肥、圈肥、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粪便都可以作为优质农家肥。生产试验表明,在生长期喷施地果壮蒂灵+新高脂膜提高地下果吸收营养能力和膨大活力,促进发育速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可起到内经络调理、外表皮保护的多重功效。花生产量增加,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杰哥7018280


花生是一种油料作物,适应能力强,耐脊薄,耐干旱,增产潜力大,在我国种植范围广,在世界多个地区也有广泛的种植,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旦白质含量及高,并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維生素是人类健康养生的好食品,如何种植才能高产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把多年的种植经验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促,地块要选择优质的沙质壤土,且要排灌方便,种前亩施入三千公斤的优质农家肥,五十公斤的复合肥,外加二十五公斤的过磷酸钙,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当地温达到十至十五度时既可播种,一般播种时多采用穴播,每穴二至三粒,穴距以二十至二十五厘米为宜,行距四十五至五十厘米为宜,一定要合理密植,播后铺上薄膜,铺膜可使花生增产百分之二十左右,在苗出土百分之十的时候要进行一次深中耕,以防除杂草,提高地温,当苗出土百分之六七十时,要及时打孔放苗,以防烫伤幼苗。当幼苗长至五公分时要进行一次清顆,结合清顆打掉正顶,促生侧枝,花生的果大部分全结在侧枝上,清顆可使花生增产百分之五至十,当花生进入初花期要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硼肥,以增加光合作用,促进养份的利用,盛花期结合浇水重施磷钾肥,此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止叶斑病的发生,结合中耕除草,苗根可培土,促使中上部果针尽快入土结果,增加果实数量和产量,收获,当花生基部叶片脫落上部叶片变黄,就要及时收获防止夹果脫落,给收获带来麻烦,减低产量。


农业百晓生


我家每年都会种几亩花生。高产说不上,分享一下我们的做法:

1.选种,取果粒饱满者,瘦小,发芽,发霉者弃之。

2.翻土过冬,开春后平土,开沟,施底肥,最好是农家肥加磷肥加石灰。或者是复合肥。

3.按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播种。忌太密,不利于通风和光合作用,也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

4.泥土回填,起垅,利于排水。

5.开花前,除草,追肥并松土,同时排土适当往花生根部堆填,以利于花生长入土中。

6.生长期不能大水浸泡,也不能长期干旱。

7.注意不能肥力过剩,否则会只长苗不长果实。

8.注意拔花生的时机,叶子杀青后差不多就可以了。过早,花生米不够饱满;过晚,花生会在地里出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