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从古至今,从来都是无可避免。在古代,朝堂之上的阴谋更是数不甚数,而比起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的阴谋来说,随势而为、光明正大搬到台面上来策划的阳谋才会让人称道。若是说起古代最大最精湛的阳谋,当属汉武帝刘彻所推行的“推恩令”。

何为“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减少各诸侯王的封地,削弱其势力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自汉代初立后,汉高祖刘邦封了多个宗室为诸侯王,各领封地,还掌握着一定的军事力量。诸侯王世袭制度最初的传统是各诸侯王的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自己父亲的爵位与封地。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这就很容易导致诸侯王势力不受中央政权的控制,而推恩令就是让诸侯王的其他子嗣也有资格得到封地。推恩令规定了让嫡长子继承爵位后,又让其他庶子在原诸侯国再行封侯,瓜分原诸侯国封地,而这些得到了新封地的侯爵将直接受中央各郡的管辖,不再受限于原封国。

为何颁布“推恩令”?

自汉朝“文景之治”起,面对诸侯王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膨胀,如何削减和限制他们的权力,一直是文景两帝最头疼的问题。汉景帝就做出了错误的削藩政策,过于强硬地削减了多个诸侯国的封地,引发了“七国之乱”,在汉朝著名将领周亚夫的带领下历时三月才算彻底平息这场叛乱。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等到汉武帝即位时,仍有些许诸侯国势力强大,对皇帝的中央集权有着莫大的威胁。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像文景帝那般过于强硬又操之过急,他吸取了先前帝王的教训,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令各国诸侯王将自己旗下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孙亲眷,诸侯国势力随着封地转让出去而越变越小,这时候皇帝再去削减诸侯势力就方便许多。

最精湛的阳谋

推恩令实行后,有效地解决了地方势力与皇权之间的矛盾,避免了诸侯国势力过大会严重威胁皇权的局面发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某些诸侯王一些不该有的念想,为中央集权找到了一个有效又避免纷争的两全方案。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推恩令并没有直接削减诸侯王的爵位和势力,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逐渐瓦解诸侯王的势力范围,就可以减少诸侯王被削藩的不满,有效阻止了诸侯王进行反动反抗的可能。管辖着原诸侯国再行封地的小国的郡,直属中央政权统治,而这些郡巧妙地穿插在各诸侯国之间,避免小国与原诸侯国产生直接有效的联系,使各诸侯国势力逐渐被郡县所取代,归属中央政权,让汉武帝的专制中央集权得到一定的巩固。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这样的谋略,哪怕有的诸侯王看出来了这是皇帝的迂回战术,不去实施也于事无补,因为这个法令让原本没有封地的人因此得到封地,后代子孙均可享荣华富贵,那么不遵循推恩令规则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那就是诸侯王儿子们之间的矛盾,对于庶子们而言,这是一个合法获得自己权益的机会,没有什么人愿意轻易放过。所以说,“推恩令”真可谓是史上最精湛之阳谋,这手段真的是高,各地藩王明知道这是刘彻给自己的一个大坑,但是还是得往里跳!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奠定汉武盛世

推恩令颁布之后,藩王的势力逐渐减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巩固,随后他又在推恩令的基础上推行了阿党附益法与左官律,进一步瓦解藩王势力,并让朝廷任命的官员对藩王进行严密监视,从此,藩王再也不能威胁大汉王朝的根基了。

推恩令不过是刘彻在维稳汉朝的打怪升级路上的第一步而已,他16岁开始便接手了汉景帝刘启留下的一个偌大王朝,当时的汉朝虽说国力日渐强大,但还是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威胁。自刘彻登基后,他通过一系列改革手段解决掉了掣肘西汉皇权的外戚、军事阶层、地方豪强等各种势力,又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系列举措,慢慢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

最精湛的“阳谋”,明知是坑也要跳,三个字奠定汉武盛世

等到内忧问题得以改善,汉武帝又开始调配资源军队,善用卫青、霍去病等军事人才,对严重威胁着汉朝边境安全的匈奴进行强而有力的打击,让困扰汉朝多年的外患得到了缓解与改善,奠定了汉王朝的强盛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