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浒传》里换武松或鲁智深押解生辰纲,会顺利完成么?

阅书文化之观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押解生辰纲的杨志时乖命蹇,一路小心谨慎,却在黄泥岗失算了,丢失了价值连城的生辰纲。有些人就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不是倒霉蛋杨志押运生辰纲,而是换做江湖经验丰富、武艺高强的武松或者鲁智深其中一个,押运生辰纲的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呢?

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先探究一下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1. 梁中书此人比较自大,押运生辰纲已经不是一次了,并且上一次就出了事,生辰纲在半路就被人劫走了。梁中书并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来只要选取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在多派一些士兵,那么一切就高枕无忧了。正是他的不重视,他的大意才使得运送生辰纲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连出行时间,路线都牢牢掌握在他人手中。

  2. 押运生辰纲的杨志这个人选不合适,杨志虽然在大名府有牌军的职位,但是他是犯人的身份依然没有改变,位卑则不能服众。加上杨志本人急于立功来表现自己,对待手下士卒就不免严苛,这就导致了杨志和士卒之间成了对立面,成了仇敌,失去了人心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

  3. 从劫犯晁盖等七人的角度来说:七个人在劫生辰纲之前做足了功课,对于押运者、押运路线有了充分的理解,并且在调查的基础上做了周密的部署,面对杨志等人不慌不忙,凭借着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杨志的眼睛,使杨志等押运者喝下了混有蒙汗药的药酒,不费一刀一枪就夺得了生辰纲。

借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是杨志兄弟不卖命,而是敌军太狡猾。综合以上原因来看,丢失生辰纲是在所难免的。

那么把杨志换作武松是否能完成这个任务呢?

武松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拳打过南山猛虎,脚踢过沧州害虫(蒋门神),在梁山众将中是武艺较高的存在。并且在阳谷县做都头的时候曾经帮助过当时的县令到京城送一笔银子,有这方面的经验。

晁盖等人是智取生辰纲,智取的关键就在于让押运者喝下掺有蒙汗药的药酒,如果这个目的不能达到,那么智取就不能完成。武松能否喝下药酒呢?

武松这个人警惕性是比较高的,在母夜叉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孙二娘就试图拿药酒还武松,但是武松神目如电,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假装喝了药酒,最后生擒了孙二娘。所以想必白胜等人在下完药酒后十有八九会被武松看穿,那么接下来就难免会有一场恶斗了。

这场恶斗谁会成为胜利者呢?

武松一伙有十六个人,十二个禁军壮汉,两个虞候,一个老都管加上一个武松,其中老都管的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两个虞侯也是酒囊饭袋,禁军也只是壮汉,还担着担子在烈日下走了很久,显然是疲兵。

而晁盖带领的七个人,除了白胜外都有一定的身手,即使是吴用也曾用一把铜链拉开了正在厮打的刘唐和雷横,想必武艺也是可以的。至于晁盖、刘唐、三阮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何况还有一个神汉级别的公孙胜在一旁助阵。

两方的阵容一对比,想必悍勇如武松也是很难斗过晁盖七人的,武松虽然杀过很多人,但是这些人没有武艺太高强的,即使面对酒色之徒西门庆也差一点失手,在几人的围攻下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

所以即便是打虎英雄武松来押运生辰纲,其结果也不会比杨志强多少。

既然武松完成不了任务,那么换作鲁智深呢?

鲁智深,原名鲁达,本是军汉出身,所以在带兵这个角度来说是强于杨、武二人的,所以应该会赢得军心,但是这并不是关键因素,还是得围绕“智取”这一关键因素来说。

鲁智深和武松一样,都是比较好酒的,都曾经夸下海口,饮一分酒就有一分的力气。但是武松喝酒警惕性比较高,鲁智深这方面就比较差了,在大树十字坡下就因为喝了掺了蒙汗药的药酒,差点成了包子馅。

所以,在走到黄泥岗上的时候,他极有可能喝下药酒,然后不省人事,就想杨志当时的下场一样。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鲁智深不按套路出牌,主动找白胜买酒喝,甚至是抢酒喝,结果智取还得变成硬取。

凭借鲁智深的武艺,在晁盖等人面前也是占不了什么便宜的(参考瓦罐寺鲁智深大战邱小乙和崔道成不敌),无论鲁智深是败走还是逃亡,生辰纲丢失这个事实都不会改变。

其实,生辰纲本就是不义之财,有很多人惦记着,即使不在黄泥岗丢失,也会在赤松林或者其他的位置丢失,即使不是晁盖等人夺取,也会有其他人来夺取。话又说回来,无论是生辰纲落在谁的手里,都只会成为别人吃喝玩乐的资本,于事无补,于家国无益!


贡子曰


如果换成武松押解生辰纲,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如果换成鲁智深,就在两可之间。

我们先看下武松。

一、武松

1、熟悉江湖,小心谨慎

我们都知道武松喜欢喝酒,喝醉了喜欢惹是生非。但是当他有事在身的时候,他是很节制的。比如在十字坡,多少好汉都着了孙二娘的道儿,都变成人肉包子馅了。比如鲁智深。

但是武松早就听说了,

大树十字坡,行人哪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所以他就没喝混入蒙汗药的酒,躲过一劫。

这说明武松心思缜密,不怕强盗智取。

2、武艺高强,不怕明抢

这条不赘述了。

3.已经成功送过一次礼物,是从阳谷县送往东京。下面看原著:

却说本县知县自到任已来,却得二年半多了;赚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使用,谋个升转;却怕路上被人劫了去,须得一个有本事的心腹人去,便好;

当日便唤武松到衙内商议道:“我有一个亲戚在东京城里住;欲要送一担礼物去,就捎封书问安则个。只恐途中不好行,须是得你这等英雄好汉方去得。

武松应道:“小人得蒙恩相抬举,安敢推故。既蒙差遣,只得便去。

却说武松自从领了知县言语监送车仗到东京亲戚处投下了来书,交割了箱笼,街上闲了几日,讨了回书,领一行人取路回阳谷县来。前後往回恰好过了两个月。


这些就是铁证,武松来回两个月,顺利送了礼物。如果武松押送生辰纲,他多带着人手就是了。

再看下鲁智深

先看优点:

1.武艺高强,不怕明抢。

2.心思缜密,比如暗中护送林冲去沧州

这是鲁智深可能押送成功的关键。


但是另外一方面:

1.十字坡喝了蒙汗药酒,差点变成包子馅。

2.史进被贺太守抓住后,鲁智深一冲动,一个人跑去刺杀贺太守去了,结果被抓。而武松就很冷静。

所以,如果派武松押送生辰纲,一定成功。派鲁智深押送生辰纲,两可之间。


陈健4396


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武松押送生辰纲不一定会丢,原因如下

武松这个人也有致命弱点,那就是爱喝酒,但凡遇到酒,武松就容易陷进去,他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酒所造成,成也喝酒,败也喝酒。

当一个人有致命缺点的时候,这个爱好和缺点往往容易被人利用,而恰好晁盖和吴用所用的战术就是在酒里下药,如果这么来看,武松无疑也是逃不过被晁盖等人放倒。

但是武松身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江湖经验十分丰富,他十分清楚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是假做还是真做。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武松在经过十字坡的时候,当孙二娘在他所喝的酒里下药的时候,武松就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轻松就破解了孙二娘所下的套。

而且,记住还有一点,武松的酒量奇大,越是喝得多,武功越是高,或者换个说法就是,武松喝了酒之后可能会更清醒。

另外一点就是,从武松和人打交道的方式来看,只要别人对他好,那么他就会加倍对别人好,比如像那次押送他去孟州,一路上他对两个小卒子都十分关照,自己花钱买吃的喝的,相处十分愉快。

武松的性格不是进攻性很强的人,而且他对当官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曾经帮助县令送银子到东京,那么长的路,那么长的时间,都是武松一个人完成此项工作,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武松是一个对任务理解比较深,而且十分负责人的人。

所以,综合上述几点可以得出,如果将杨志换成武松,武松有很大的把握能够完成生辰纲的押送。在武松不被下了药的酒放倒的情况下,晁盖等人如果要想强行抢劫生辰纲,那种几率就更少了。





大蜀黍影视汇


首先,武松虽然好酒,但是他从没中过蒙汗药。

在水浒里,尝过蒙汗药的人是很多的,宋江,鲁智深,李云,徐宁,戴宗,这些人或智或勇,但是在蒙汗药面前无不栽了跟斗。

而武松作为一个常年在江湖上流浪的人,居然没中过蒙汗药,这不能不说武松是个精明人。

其次,武松很善于处理上下关系,几乎没吃过什么眼前亏,如果是他来带队送生辰纲,想来不会出现杨志把十几个人得罪得一干二净的情况。

那么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吴用说的,不能智取,就干脆力夺,然后武松独战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七天罡一地煞对武松一个天罡,武松的后果不怎么乐观啊。

当然,关键是梁中书不可能让武松去送生辰纲。杨志是什么人?殿前制使出身,杨令公的子孙,那叫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宋红色后裔,满脑子的忠君报国功名利禄,即使丢了花石纲,都主动跑回东京想要重新混个官来当,这种人梁中书当然敢用。你武松一个江湖浪人,来历不明,历史不清,梁中书如何敢把生辰纲相托?

别还没得到晁盖来,你武松就把生辰纲给劫走了。

生辰纲也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押运的,不然,大名府还有索超,还有河北枪棒第一的卢员外,为何梁中书不找他们运?


伟哥剪好剧



渔樵之人W


不会顺利完成。杨志的智谋和勇武都不比武松或者鲁智深差,杨志干不成的事儿,武松和鲁智深也照样干不成。因为生辰纲不能顺利押送到京城有诸多原因。



押送生辰纲并非依靠武力就能成功

在押送生辰纲的时候,杨志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偷摸行走、改变路线、晓行夜宿等等。而且杨志的武功即使不及武松和鲁智深,但也相差不多。即使是这样,生辰纲还是丢了。主要是晁盖七人巧施暗计让杨志防不胜防,最后中招。

如果换作心思缜密的武松来押运,可能会识破晁盖等人的诡计,但武松即使识破了,他也抵不过晁盖等人联手,毕竟晁盖团队有晁盖、刘唐和公孙胜这三大高手,而且阮氏三兄弟武功也不差。

至于鲁智深,他本就是个鲁莽大意的家伙,让他押送生辰纲,比杨志还丢得干脆。

梁中书早就知道生辰纲会被劫,他选择杨志去押送生辰纲其实就是找个替死鬼而已


其实梁中书选择杨志押送生辰纲,就是在坑杨志,书中好几个地方暗中已经点明。

🛡首先,押送生辰纲属于机密消息,晁盖等人事先知道,这其中肯定有猫腻,说白了就是梁中书故意让人放到江湖上去的。

🛡其次,梁中书本来想让杨志光明正大的押送生辰纲,他这么安排:

“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

但杨志却选择偷偷摸摸的押送,这让梁中书很不满意。为此,他特意暗示随行老都管和两个虞候:生辰纲丢了你们也没责任。可见,梁中书的本意就是敲锣打鼓的上路,让盗贼来劫生辰纲,他根本就是不在乎生辰纲的丢失。


🛡最后,杨志押送的生辰纲根本就没有十万贯,因为后来从白胜那里搜出来的不多,如果有十万贯,白胜不可能才分那么一点儿。这也就是梁中书根本不在乎生辰纲是否丢失的原因。

梁中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他不想再给蔡京送钱了,但老丈人位高权重,他又不敢不送。于是他利用盗贼抢劫生辰纲的机会,用很少的钱冒充十万贯,故意让盗贼劫走,这样老丈人那里他能顺利交代,不是自己不愿送,而是盗贼猖獗送不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水浒传》里,押送生辰纲是一件谁也完成不了的任务,因为晁盖七人有计谋有武力;而且生辰纲的主人梁中书还暗中作梗,这样一来,杨志送不到京城,即使是武松或者鲁智深出手押送,也照样送不到京城!


本文参考文献:《水浒传》


墨雪问心


在《水浒传》中,有一回是讲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当时负责押解生辰纲的是青面兽杨志。杨志武艺没得说,在江湖上算是高手,但在智谋上,显然是有欠缺的。而如果让武松来押解生辰纲的话,晁盖等人还能成功智取吗?

笔者的看法是,很难成功。因为武松是一个大智大勇之人。梁山108位好汉,能寿终正寝,活到八十的,恐怕找不出几个吧?鲁智深也才活到六十,因此武松也是福气加身之人!

在飞云浦的时候,这是武松一生最危机的时刻!武松沉稳冷静,计算清楚,一行一动,一招一式,无不招招致敌死地,最终绝对大逆转,成功逃生。如果是豹子头林冲,定是瞎子吃芥麻——白瞪眼了!

所以,如果让武松押这生辰纲,前期工作不会和青面兽杨志一样。到了黄泥冈,以武松之觉悟,这点小破招必定瞧破,因为在十字坡他也识破过!那么,只有两个结局:

一、以武松之悍勇,掩护二十兵丁撤退,这就成明抢了,和智取没了关糸,恐怕是两败俱伤了!

二、以武松在十字坡装的关糸,吴用等又志不在杀人,武松摸清去路,后与梁中书大兵追捕,到最后,就变成武松智抓晁天王了。


飓风ick


一定不会完成的,武松和鲁智深都是梁山排名靠前的好汉,武功高、讲义气、打抱不平、爱憎分明!这种朝廷剥削百姓的不义之财他们一定不会真心帮助官府押运的,一定会帮助梁山好汉想办法把这批货打劫了,分发给需要帮助的老百姓!


小小皮皮电影院


这个生辰纲的事被晁盖他们晓得了以后 ,就在劫难逃了 。不管你是谁押运都难逃一劫。

如果 这个生辰纲由武松或鲁智深来押运和由杨志来押运有什么区别呢?这要看杨志和他们二人有什么不同。武松和鲁智深都是武功超群力大无比的人。武松能够徒手打死老虎,鲁智深能够倒拔垂杨柳。可见他们的厉害 。就他们的武功而言,那阮氏兄弟,刘塘,晁盖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杨志呢,武功虽不在武松,鲁智深之上,但也绝不是等闲之辈。去劫生辰纲的这“北斗七星”没有哪个的武功是可以和杨志抗衡的。当时在黄泥岗上如果晁盖他们要是力夺生辰纲那后面的故事就会改写。

什么讲的是杨志和武松,鲁智深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区别。再谈谈他们在头脑方面的区别。武松,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爱打架扯皮,办事讲义气,不计后果,没有头脑。鲁智深虽然当过提辖官,可行事还是蛮鲁莽。在这方面,杨志就比他们有头脑些。在押运生辰纲前,杨志就想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不是上级派了碍事的人跟着他,那晁盖吴用他们就不会这么轻易地得手的。

取这个生辰纲,晁盖,吴用他们不是采用力夺的方法,而是智取。这样,你就是派武功再怎么高强的人去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杨志武功也不差阿,可他后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不慌不忙的把生辰纲挑走,软软的瘫在地上动都动不了。在这种情况下,莫说武松鲁智深,就是阎王的老子去了也没有办法。

为什么“北斗七星”一上梁山,林冲在火拼王伦后,一定要吴用坐第二把交椅,为什么大家称吴用是“智多星”说他智谋远超诸葛亮。

智多星吴用精心设计的这个“智取”的方案,就决定了这个生辰纲在劫难逃。不管是由那个来押运,它都逃不脱被劫的厄运,只是谁押运,谁倒霉。(完)

2020——50正月初四病毒封闭期


用汉桥


智取生辰纲,就说明生辰纲是智取,跟蛮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质。

这个结局就必须导致生辰纲被晁盖截取,杨志只有因为生辰纲被劫,才能导致自己翻不了身,必须落草为寇。

一切情节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着,否则后边的剧情无法展开。

这个结局就导致无论是谁去押运生辰纲,都会以失败告终,哪怕把全书第一的卢俊义弄来押运,一样会被截取。

杨志押运的生辰纲被劫,并不是因为杨志武艺多么多么差劲,也不是因为杨志麻痹大意,而是因为吴用的计谋设计的非常巧妙,白胜、晁盖等人的戏演的十分逼真,这就导致杨志虽然略有存疑,但依然上了钩。



武松的警惕性也很高,十字坡依然可以识破孙二娘的肉馒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武松能够起疑心,完全是因为孙二娘看起来是在不太像好人。

书中描写孙二娘时,丝毫不吝啬笔墨,对其外貌进行了十分细致甚至是直白的描写:

下面紧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 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满脸杀气,坦胸露乳,大手大脚,很明显这样的一个人并不是什么良家妇女。

所以武松能够起疑心,完全是因为孙二娘的面相实在是不像好人,而不是因为十字坡突然出现了一家包子铺。




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的巧妙之处在于一切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抢劫,这跟孙二娘来一个杀一个、完全是本质上的区别。

孙二娘从头到尾都没拿两个公人和武松当回事,而晁盖一伙则是非常谨慎、有完整方案进行的抢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晁盖智取生辰纲时,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杨志起正面冲突,是因为怕不敌杨志吗?并不是。很明显一个刘唐加阮氏三雄的实力并不弱于杨志,之所以智取,完全是一个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利益的思想。

即便换成武松,情况也不会变得乐观。

吴用号称智多星,以他的智谋,他能揣摩透杨志的心理,同样也能揣摩透武松的心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武松怎么怀疑,晁盖一伙都有应急方案。

哪怕到最后撕破了脸皮,到了拳脚相向的时候,晁盖一伙也完全不虚。包道乙都能施法砍掉武松一只胳膊,以公孙胜的法术弄死武松简直不能太简单。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是这个道理,一但生辰纲被盯上,都会有一万个计谋等着武松。

所以智取生辰纲,不管是谁押运,都会失败,也包括鲁智深。

说句看书最不动脑的观点:这个生辰纲只有被劫了,才能引发后来的情节,七星聚义截取生辰纲,这个情节本来就是一块抛砖引玉的存在,跟谁押运没半毛钱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