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古代战争就是比拼人数的电子游戏。两军的较量,仿佛就是简单的数值计算。谁的数字大,谁就能获得胜利。但现实中的战争是残酷而复杂的。庞大的军队既带来了充足的人力,也给后勤和指挥带来了更大压力。这也就是历史上,经常出现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

今天,就让我们从后勤和指挥的角度,来见证一支古代大军的脆弱,看看那些庞大军力是如何被自己的规模拖垮的。

首先是吃的问题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汉军在对匈奴作战中经常遇到后勤问题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一支军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吃的问题。在目前已知的资料,让我们知道一名汉代士兵的口粮是每天3斤的不脱壳主食。那么,在不算上蔬菜、肉类和战马所需饲料的情况下,一支20万人的军队每天就要消耗掉300吨的粮食,相当于1500辆家用轿车的重量。

如此巨大的消耗,使得一支军队无法在一处地方待的太久。但战局往往不允许军队自由的运动,而大雨、严寒、道路阻塞等常见事故还会进一步减少运输线带来的物资,从而削弱军队的战斗能力。因此当规模过大的军队不得不在一处驻扎相当一段时间时,就会非常容易因为后勤困难而崩溃。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米特拉达梯就为他的太多的军队而困扰

公元前74年,规模巨大的本都王国军队,成为看规模过大的受害者。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率领超过10万的军队,围攻普罗潘提斯海南岸的西兹昔尼人城市。前来援救的罗马将领卢库拉斯,带领3万余人紧随其后,并占据了交通枢纽色雷西亚。

很快,卢库拉斯拷问了一些本都俘虏,得知本都军的规模很大,物资消耗非常迅速。根据经验,这样一支大军在补给出问题后,非常容易崩溃。于是罗马军队控制了周围所有的交通要地,扼住了敌人向四周征集口粮的渠道。无法就地补给的本都军,只能依靠船只从后方运来物资勉强维持。

这样的局面下,本都国王仍不打算放弃。他将军队分为10个营地包围城市,还积极的准备攻坚用的器械,希望能攻破城市或者迫使城内居民投降,从而获得城中的物资。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冬季来临让本都军队彻底陷入绝境

但事情并未按照他的设想发展。西兹昔尼人抵抗的非常坚决,直到冬季到来,本都军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更糟糕的是,由于损耗极快,军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冬季又是不适合航海的季节,后方来的运输亦受阻碍。饥饿逼得士兵们只能靠吃人肉充饥,仍有大量的士兵饿死。

得知这一情况后,米特拉达梯绝望的下令军队于夜间撤退,天真的他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庞大军队的调动非常容易被发现,得知敌人撤退的卢库拉斯于是率领罗马军奋起直追,将这支来自东方的大军杀的损失惨重、四散奔逃。过多的部队,无疑没有增强本都人的战斗力。相反,人数优势最终拖垮了他们自己。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号称50万的明军因为缺粮和断水而陷入困境

公元1449年,明王朝迎来了蒙古草原的劲敌——瓦剌。他们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经常南下进犯,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当兵败的消息传入明皇朱祁镇和掌权的太监王振耳中的时候,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被集结起来了。

7月15日,大军从北京出发前往边防重镇大同。虽说早有准备,但庞大军力的消耗还是让部队在10天后粮草告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明军依靠强征当地补给,才在8月1日到达大同。

虽说终于赶赴目的地,但整支军队都已狼狈不堪。加上瓦剌人此时已撤到塞外,明军无法以逸待劳的打击对手。至于庞大的军队本身,也不可能在当地空耗驻守。于是王振下令班师回朝。瓦剌军得知明军动向后,奋起直追,在13日追上并袭击了明军后卫。

次日,明军退至距离河北怀来20里的土木堡。由于还有1000余辆辎重车辆尚未到达,大军只得于野外扎营等待。一切就绪后,明军尴尬的发现,当地没有地下水可以挖掘饮用,而唯一一条河流已经被瓦剌军控制。

朱祁镇打算在15日拔营东归,却不料瓦剌已完成包围,大军只能困在当地忍受饥渴。就在军心浮动之际,瓦剌军撤退了,首领也先派来使者求和。以为解除围困的王振便下令拔营前往河流取水。饥渴难耐的明军士兵,顾不得纪律和敌情,争先恐后的前往河流,结果遭到瓦剌的突袭。大而无用的明军彻底崩溃,仓皇败逃的明皇朱祁镇被俘,文武官员有50余人阵亡。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庞大的明军在北京到大同之间的路线上走的异常艰难

运输吃的也挺麻烦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仅仅2万多荷兰军队就需要3000辆马车运送补给

正因为大军的消耗庞大,除开大军所在地的有限口粮供应,武器装备和更多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车辆和牲畜从后方拉来。

例如1602年荷兰将军莫里斯,在布拉班特进行战争的时,就准备了3000辆2到4匹马拉的大车,来供应2.4万人的军队。

若是一支20万人的军队,按同比例则需要整整2.5万辆马拉大车。一匹马的长度约为1.3到1.4米,一辆马车约两匹马的长度,即2.6到2.8米。所以,即便不考虑要保持车距的情况下,一字排开的长度也则有足足70公里。如此庞大的车队,不但非常容易被敌人发现,更在遭到攻击的时首尾不能顾及。一旦你拖着如此长的尾巴行进,就非常容易被敌人破坏后勤供应。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马克安东尼的罗马部队以埃及和叙利亚为基地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公元前34年,罗马后三巨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亲率10万大军东征帕提亚。为供应军队的需要,一支庞大的后勤队伍跟随其后,仅为装载攻城器械零件的车辆,就有300辆之多。安东尼担心这些行进缓慢的补给车,于是安排了1万人守卫车队,自己带着剩余的军队先行围攻弗位于阿塞拜疆一带的拉阿塔城。

结果,庞大的辎重队伍果然引起了帕提亚国王的注意。他立刻派遣大批骑兵前往袭击车队,利用机动性成功的消灭了首尾不能相顾的车队守卫,毁灭了罗马军的辎重部队。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死于饥饿与食物中毒的罗马士兵远多于被帕提亚人打死的

在取得这个战果后,帕提亚军开始不断骚扰围城的罗马军队,阻止他们搜集足够的粮食。于是,失去了攻城器械和车队粮草的罗马军,只能选择撤退。帕提亚军紧追其后,不断攻击。罗马人只能边打边走,花了6天才抵达安全区域。

庞大的兵力给撤退的罗马人带来了极大的拖累。食物和饮水的缺乏使得士兵不顾向导劝阻,食用有毒的野菜、饮用会导致腹泻的水。结果阵亡的2.4万士兵中,大多数人居然是因为患病而死。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在缺乏树木的地方 制作攻城武器的木材都需要运输

除了容易被攻击外,庞大军力的运输队伍,还极其容易因为自身的规模而损失惨重。拉车的牛若是要保持健康,每日的食量要达到12--18公斤,而马的食量也有10公斤,这是每个人所需补给的6.6--12倍。除了牲畜,驾驶者也要吃饭,因此对于规模达到数万的运输队来说,这是极容易供应不上的。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正是上述情况绝佳的案例。为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派遣规模庞大的骑兵远征匈奴后方。史载拥有10万骑兵的部队,被汉武帝动员起来进行远征。为了供应这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仅驮马就安排了14万匹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车辆和民夫负责供应运输。

由于此前同匈奴多次战斗,因此身经百战的汉军连连取胜。但就算如此,当汉军得胜而归的时候,14万匹驮马仅剩2万余匹存活,士兵的损耗也达到数万之多。在匈奴几乎是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汉朝有如此损失,可见物资供应的匮乏,在大兵团行动中并不罕见。

骑兵消耗的物资数倍于步兵,加上目的地还非常遥远,驮马和拉辎重车的牲畜都必须以超负荷的载重长途跋涉。雪上加霜的是,有限的物资必须供应作战部队,那么牲畜就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这就造成了它们的大量死亡。作为运力的牲畜一旦损失,物资更难以维持供应,士兵便会在饥饿之中得病死去。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漠北之战中死于饥饿与疾病的汉军远多于被匈奴打死的

更大的难题是管理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军队各方面的管理需求都是将领的一块心病

除了后勤的压力,庞大军力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越大的规模,在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这4个维度上就越是低效。

士兵需要食物和饮水,那么在古代制定一支超过10万人的作战计划的时,就不能考虑长期驻守,更不能将部队集中于一块区域。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是,要寻找有充分粮产的区域才行。部队的行军路线是不能脱离河流的,否则就会立刻面对缺水缺食的尴尬境地。

除开军队的移动和驻扎,出营会战也要考虑战场的宽度是否能展开所需兵力,并留下充足的迂回间隙。否则士兵们将难以运用武器和战术。但规模的过于庞大,导致极少有这样合适的地形。即便是每人只占据1平方米的空间,10万大军也要占据整整10万平方米的区域,这就相当于整整14个足球场的空间。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庞大的军队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展开作战

哪怕战前计划上考虑周全,战时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也难以保证。规模越大的军队,就有越多的下级单位。在古代那种非常有限的信息传递条件下,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并协调运作的。靖难战争中的白沟河之战,朱棣就给盲目堆砌数量的南军以下评价:人多易乱,击前则后不知,击左而右不相应。

对于这样的情况,前秦皇帝苻坚有着深刻的体会。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大军南下攻晋,双方于淝水之战展开对峙。苻坚清楚自己的军队因过于庞大无法进行消耗战,因此在决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只能将计就计答应谢玄的决战要求。

但当他打算让士兵有序退却时,残酷的现实却生生的泼了他一盆冷水。拼凑出来的大军,根本无法完成各个单位间的有效协调。后退指令下达后,军队在后撤时发生了混乱,阵型被严重破坏。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信息传递的缓慢,加上军队铺开后的空间广阔,后排的士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导致东晋降将朱序到处散布谣言,称秦军被打败了。不明所以的士兵们,只得各顾各的逃命,最终演变成全军溃败。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因规模过大而自乱阵脚的前秦军队

总结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运筹帷幄永远是一件复杂而烧脑的事情

古往今来,人多势众纵然有理,但合理的组织才是更为必要的关键。人越多,就带来越多的弱点和越大的压力。如果一味的迷信数量优势,将会让军队反而变得不堪一击。

一支军队参加战斗,本身就需要一群数量不少于军队人数的后勤队伍,为冲锋陷阵的将士打理粮秣补给。善战的将军,也会在战斗前尽可能的考虑后勤问题,并将手下的福祉视为取胜的重要条件。

当然,在古代战争记载中,往往存在很多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大军数量。一群血肉之躯,居然在没有良好交通条件、通讯手段和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轻而易举的拉起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大军。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看客们,多加思索。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波斯军队就曾经故意在希腊人面前营造惊人的数量

其中缘由,不乏对手为彰显自身武功而故意为之。也不乏己方为彰显自身实力强大,故意夸大数量来威吓对手。甚至于部队数量较少的一方,往往希望通过各种假象来营造自己人多势众的假象。而当他们最终获胜,也就乐于将对手的后勤民夫算入军队规模,乃至将敌国的适龄青年都算入其中。

后勤困境:让任何古代大军都变得脆弱不堪

蒙古人经常制造烟雾与灰尘 让敌人认为自己数量庞大

所以,若我们采信史料记载上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兵力记载,那真是对辛劳先祖的恶意贬低。毕竟,真正靠堆砌数量才获得安全感的军队,最后十有八九都被敌人数人头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