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能翻倍嗎?5G+OLED+華為,國產替代率先受益,盤中漲停股價僅6元

今日兩市迎來了3月的開門紅,市場如期出現了大漲並且是漲勢如虹,截止收盤滬指大漲3.15%;深成指大漲3.65%;創指大漲3.08%;從盤面上看,早盤在大基建、5G建設、裝飾、水泥、鋼材大漲下指數單邊衝高,午後在券商的帶領下再度向上拓展空間,尾盤略有回落。而醫藥、芯片半導體概念今日走勢相對疲軟,這也是為什麼今日創指漲幅最弱的原因。


能翻倍嗎?5G+OLED+華為,國產替代率先受益,盤中漲停股價僅6元

從滬指的技術形態來看,今日指數受阻於5日30日和年線形成的死結處,並且此處有較多的籌碼峰值,有較強的壓力,導致尾盤略有回落;從量能來看,今日明顯萎縮,主要是今日市場屬於單邊買入,所以量能出現了萎縮,今日兩市總成交額依然維持在10293億的高位屬於正常範圍內,如果明天市場能放量突破上方壓力,則指數將繼續出現逼空行情。

從北上資金動向來看,上週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出293億,屬於歷史上第二大單週流入金額;今日北上資金一改上週大幅流出的態勢,今日大幅淨流入超68億,表明本次的下跌屬於春節後的黃金坑2.0版。

今日市場大漲,主要是受到上週五美聯儲主席的喊話:美聯儲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影響,我們將採取適當的行動來支持濟。”這使得美國三大股指在下跌超4%時出現了V形反轉,特別是納斯達克還頑強收紅。我們從央行的表態來看,已經有降息預期,在美股降息的背景下,我們的降息幅度會更有想象力。


能翻倍嗎?5G+OLED+華為,國產替代率先受益,盤中漲停股價僅6元

從今日兩市的漲跌幅來看,只有129只個股下跌,3653只股票上漲;漲幅超9%的個股高達274只,而下跌超9%的個股只有3只;漲幅超5%以上的股票多達1109只,跌幅超5%以上的只有5只,由此不難看出,市場賺錢效應非常火爆。

當市場政策面利好,市場交投活躍賺錢效應火爆的背景下,只要政策不轉向,市場很難出現調頭,所以目前屬於牛市上漲趨勢中。後市只要量能能持續維持在1萬億以上,並且持續放量就會不斷創出新高。如果量能不斷萎縮,則表明今日的上漲屬於超跌後的反彈,後市還將進入震盪蓄勢的格局,所以市場能否走強,量能是關鍵。

$TCL科技(000100)

【公司簡介】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或TCL科技集團)創立於1981年,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TCL就率先佈局越南市場。至今已經走過早期探索、跨國併購、穩步成長、全球化再出發四個階段,集團現有7萬名員工,28個研發中心,10餘家聯合實驗室,22個製造加工基地,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能翻倍嗎?5G+OLED+華為,國產替代率先受益,盤中漲停股價僅6元

【概念題材】

OLED: 將TCL集團作為華星光電的融資平臺,在大尺寸OLED,開展印刷顯示OLED的技術研發在11代線預留了OLED產能;子公司華睿光電主要從事具有自主P的新型OLED材料的開發,聚焦蒸鍍型OLED小分子材料,綠光和紅光材料已向廠商送樣測試

5G:TCL通訊與業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對5G終端整機技術方案開展研究和驗證工作,聚焦大規模天線、毫米波、多模多頻、功耗優化等關鍵技術領域和數據類終端、智能手機等產品形態

超清視頻:子公司華星光電為國內優質面板企業,擁有2條11代線可切割大尺寸高清面板,1條T6線

華為概念:華為是子公司華星光電的重要合作伙伴

【最新動態】

公司回答投資者提問表示,小米是TCL華星在大尺寸及中小尺寸顯示屏上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保持良好合作。小米10定製了由TCL華星自主研發並生產的AMOLED曲面屏,該屏幕採用了封裝觸控一體化(Direct on-cell touch, DOT),不用再單獨增加一層外掛觸控層,可以有效減小屏幕厚度、降低產品成本,此次產品的量產交付,也標誌著TCL華星成為繼三星之後,第二家可量產柔性on-cell打孔屏的公司。

能翻倍嗎?5G+OLED+華為,國產替代率先受益,盤中漲停股價僅6元

【後市分析】

韓國疫情加重,對子公司華星光電的是大利好,同時華星光電覆產復工逐步展開,由於半導體顯示行業生產製程的特殊性,產線全年不間斷運營。2020年開年至今,武漢華星t3面板產線持續滿產,並於1月份提前完成歲修,目前產能50K/月,物料和人工可滿足當前生產需要,產成品出貨通道正常。2020年2月1日至2月10日,t3累計投片量與去年同期持平,預計2月將持續滿產運營。

得益於國產替代的推進以及自身產能提高,TCL股價有望繼續上漲。

給大家說一個確定性的機會!
覆盤挖掘了兩隻正宗的科技白馬,
一是,嚴重低估的特斯拉、5G+華為概念股:增長潛力大!
二是5G應用核心標的,現在已翻倍,還有三倍空間!
具體代碼邏輯點擊老林頭像進入主頁,主頁底部“代碼領取”自行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