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生活在3000年前的殷商人早已脱离温饱奔小康,和现代人比拼幸福感

殷商时期虽然属于奴隶社会,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奴隶主和奴隶阶级分明,矛盾突出。在殷商时期,诸侯国对殷王有纳贡和守边的义务,当然也有征伐,不过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矛盾不可调和之后。如果单从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方面来讲,倒更像是西周之后分邦建国式的封建社会了。

生活在3000年前的殷商人早已脱离温饱奔小康,和现代人比拼幸福感

但我们说这个时期中国还处于奴隶社会,是有根据的。主要是在诸侯发生叛乱的时侯,殷王要么亲征要么命令其它诸侯对不听话的部落进行征伐,打仗之后的战俘自然沦为奴隶,但人数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一次战争的战俘多的时候有几千人,少的时候也就十几个,所以照这么看来,殷商绝大多数人还是自由快乐的农民或手工业者。

殷商是父系社会,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人很吃香,如果哪家哪户生了男孩,则被冠以“嘉”的名号,如果生的是女孩,则被叫做不嘉。所以在殷商时代的男人很幸福。他们每天都吃些什么呢?殷商人民大多是素食主义者,烹饪用的器材自然以青铜和陶器为主,青铜一般用来祭祀,而陶器一般作日常生活之用,并且餐具的功能已十分繁多,中国目前较大的博物馆都有它们的身影。

生活在3000年前的殷商人早已脱离温饱奔小康,和现代人比拼幸福感

之所以称他们为素食主义者,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吃肉,而是另有原因。先说五谷,农耕文明时代主食当然以农产品为主,比如大米,小米,高粱,麦子等;牛肉,羊肉,猪肉等肉类和酒都是给祖先祭祀用的,平时他们也不吃肉不喝酒,结果商纣一喝酒吃肉就亡了国了。

然后是货币,他们用贝壳当作货币来交换物品,偶尔也会出现玉石。货币是商品经济交换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可见当时他们的贸易行为已经十分发达。穿的自然也不差,男人穿着布,裘,蚕丝等,短衣和短裙成为男人标准的打扮,而女人已经开始注重头发上的装饰和在脸上涂抹胭脂了,不过那时还不叫胭脂,只是一个抹红而已。

生活在3000年前的殷商人早已脱离温饱奔小康,和现代人比拼幸福感

肉类酒类用青铜器盛装着祭祀,五谷杂粮和原生态果蔬则留给自己享用,殷人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祖先和神灵,把次好的东西留给自己,连年有鱼,怡然自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