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译文看这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佛陀以前在燃灯佛时,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

“没有的,佛陀,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清静具足,没有什么可说,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无法和真如实相相契合。”

佛陀颔首微笑,因为须菩提已领悟了真空无相法的真谛,于是,佛陀接着问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菩萨有没有庄严佛土呢?”

“没有的,佛陀,为什么呢?菩萨庄严佛土,只是权设方便,度化众生,若存有庄严清静佛土的心念便是着相执法,就不是清净心。着相的庄严佛土,便落入世间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庄严佛土,庄严二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权立一个名相而已"

”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像这样生起清静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相生起迷恋,指着,也不应执迷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应该心无所往,令清静自心显露“

”须菩提,比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认为怎样,他这个身材大不大?“

须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不是无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称这身体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丈量,当然不是世间大小分别所能涵盖的。“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数,每一粒沙又成一恒河,这么多的恒河沙数,你认为算不算多呢?”

须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代表一个恒河,恒河尚且无法计数,何况是恒河的沙数呢?”

“须菩提,我现在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宝积满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来布施,他们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道:“非常多,佛陀。”

佛陀又进一步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对这部《金刚经》能够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够将经义向他人解说,让别人也对这部经书生起无限信仰之心,那么,这个法施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的福德。”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译文看这里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