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街車戰神Evolution是如何由盛轉衰的?車迷為什麼不喜歡十代EVO

經歷了前5代的進化之後,EVO從一個無名小卒,逐漸成長為了街車之王,但屬於它的進化卻遠遠沒有停止。

EVO 6,性能和夢的實現

  • EVO 6進化出可調式雙翼片尾翼

1999年第6代EVO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從5代開始EVO就開始著重於空氣動力學的改良了。

但是為了迎合1999年WRC比賽對賽車尺寸的規定,三菱沒辦法了,只好放棄5代EVO上面搭載的大尺寸的尾翼。

不過進化之名不是白來的,為了能用更小的尾翼,然後獲得更好的下壓力,EVO它進化出了“可調式雙翼片尾翼”,而且把霧燈的體積改小,改流線,減少風阻。

  • 冷卻性能的提高也為千匹進化埋下伏筆

除此之外,第6代的EVO也更加註重發動機的冷卻性能,通過加大氣冷式冷卻器的規格,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冷卻性能。

和5代比一比,6代的EVO冷卻性能提高23%,而且耐暴震極限也是大大提高,為接下來的千匹進化算是做了個準備,埋下了伏筆。

  • EVO 6雖然傳奇,但它不屬於世界

6代EVO帶來的,其實不光是性能,還有夢的實現。這話怎麼說,這6代之前的EVO,雖然是令人嚮往,不過這臺車子進化的賽車,它是不屬於世界的。

由於三菱銷售政策方面的原因,6代前的EVO它是沒有在日本以外的市場上賣過的。

所以對於這些歐洲車迷來說,就只能看,算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這種汽車傳奇。我們以前有硬盤女神,歐洲車迷他有硬盤車。

當時的歐洲車迷,就只能在GT賽車這款遊戲裡面來體驗一下朝思暮想的EVO。

為了一睹EVO的風采,GT賽車的歐美銷量達到了驚人的829萬份,佔到全球銷量76%,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驚喜,才是剛剛開始,才說了一點兒。

  • EVO 6小規模出口歐洲,車迷熱情高漲

三菱在2000年宣佈,正式向歐洲小規模、嘗試性、看看運氣地出口EVO 6。

這消息一出來,車迷炸開了鍋,親手駕駛一次EVO成為了車迷終極的夢想。

不過那個時候EVO的到貨量實在是太少了,它是不能滿足廣大車迷的需求的。

車商們就開始做一些生意,讓一部分人先進化起來這麼一個生意,高價出租EVO。

  • 堅定了三菱進軍海外的決心

根據當時的記載,你租一次EVO,要提前6個月才能預約,熱度已經完全超過三菱的想象了。

人家就是想試試看的,這麼一搞就堅定了他們伺機向海外市場全面開戰,大舉進發的這麼一個決心。

EVO 7,市場化探索的開始

這不就是要去探索市場做開發了,就搞EVO 7了。

  • EVO 7的進化讓三菱的冠軍之花依然盛開

那麼EVO 7首次給車子裝上了自動擋變速箱,然後大量使用電子輔助系統,讓車子更容易開。

性能方面,三菱肯定是不會忘記再把EVO給進化一下的,趁著底盤全部迭代、換代的機會,給車子裝上了新研發的ACD中央差速器系統。

新的前後輪扭力分配系統,比以前舊的VCU系統反應速度高3倍。2001年到2002年第7代EVO,依然獲得了WRC 4個分站賽冠軍。

  • 進化重心偏向市場,三菱無心參加比賽

但隨著EVO的進化重心開始慢慢地偏向市場,想要去滿足各種車迷和普通消費者需求的原因。

三菱開始無心參加比賽了,空間上面也開始在不斷地妥協了。就導致EVO7比EVO6重了40公斤,性能上提升也跟不上其他賽車的步伐了。

到了2003年,三菱乾脆決定,EVO暫時就不要去參加比賽或者怎麼樣,先做點生意,我們是企業,要賺錢。

EVO 8,從臺前走到幕後

這就是EVO 7,接著就是EVO 8了,EVO 8算是從臺前走到幕後的這麼一個事兒。

  • 日本金融危機,三菱決定進軍美國市場

屋漏偏逢連夜雨,日本金融泡沫破裂,日本跑車越來越不賺錢,EVO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難,開始為生計發愁了。

恰逢這時候EVO的老對手斯巴魯WRX在美國上市,而且在美國引發了一陣低價性能鋼炮王的銷量潮。

EVO看我自己也有的,四輪驅動、渦輪增壓、誇張尾翼,也同樣是在WRC叱吒風雲的,你斯巴魯WRX在美國混得好,吃香喝辣的,我現在還窮得不行,我當然是要來試試看的。

  • EVO 8朝著進軍海外的目標定向進化

那時候人家就想起了出口生意了,我歐洲出口能大賣,美國肯定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我們需要定向進化一下。

在戰略氛圍下,第8代EVO開始朝著進軍海外市場的方向就進化了。

它為了適應美國市場這種複雜的道路環境,EVO就裝上了Bilstein的懸架系統。

而且為了在“君子協定”之下,讓車子壓榨出更多的性能,配備了17寸BBS輪轂、前橋限滑差速器,手動變速箱也從5速升級到了6速版本。

  • 扶植RalliArt,破格版EVO投放海外市場

不過顯然三菱肯定是不滿日本政府的280匹的“君子協定”的,於是三菱它在海外扶植了RalliArt,開始向市場提供終極進化版的EVO。

在三菱官方控股的RalliArt裡,買家在海外可以買到馬力309匹、325匹、345匹、411匹,4款所謂“破格”版的EVO 8。

這就又有意思了,這些日本的狂熱車迷他們就買不到,國內是有“君子協定的,只有280匹的,國外有400多匹的。

日本的車子出口到國外,這些日本的車迷再把國外的車子進口回來,出口轉內銷。

  • 變態馬力讓EVO 8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411匹的歐版EVO和280匹的日版比起來,與其說是進化,倒不如說是完全不是同一樣東西了。

2升的發動機在官方的調校下爆發出411匹馬力,放到現在也是變態的,要知道這西裝暴徒AMG,新款A45也就380匹馬力,還比EVO 8版的小一點了。

如此豪華的動力配置讓這代EVO算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貝德福德賽場411匹EVO隨便玩,把奧迪RS4、保時捷911、 Carrera 4S全都挑落下馬,猛的。

還有些民間改裝方案,甚至可以讓EVO突破可怕的極限, 1400匹馬力,這簡直就讓EVO變成一臺殺戮機器,開車的人自己都要有心理準備了。

EVO 9,頂峰的絕唱

三菱通過RalliArt在海外大賣EVO,也算是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了。

  • EVO 9馬力驚人,並有13個不同版本

但是三菱是不滿足於這種借雞生蛋的事情的,就決定從幕後走到臺前,不通過改裝廠的幫助,親自賣大馬力的EVO。

第9代它出廠便超越了“君子協定”的匹數,標定馬力直接調到286匹。

實際上真實的馬力可以調到314匹,人家都是賣的時候吹NB,往高的說,它賣的時候謙虛,往低的說。

除了馬力增加之外,三菱還學會投其所好了,根據亞洲和歐洲的用戶不同,分別發佈了13個不同版本的EVO,還包括了一款旅行車。

  • EVO 9全系標配獨門絕技ACD和AYC

9代在保留下8代所有的好東西的同時,還全系標配了三菱的兩個獨門技術,ACD和AYC。

根據三菱自家說,主動式中央差速鎖ACD和主動偏航控制AYC,它是可以幫助車手重新定義轉彎的。

這句話有點大,換句話說就是EVO 9代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準確地掌握轉彎的弧線。

  • 還能為駕駛者量身定製一款個性化EVO

它不光是厲害了,人性化的東西也有,以前你想獲得一款個性化的EVO,你是要找一家信得過的改裝廠,然後和一個願意不停和你叨逼叨叨逼叨溝通的老師傅。

現在第9代EVO不一樣了,三菱官方就提供了個性化調校的選項,由官方廠家直接提供一系列的配件組件。

換句話說就是你哪怕是個普通車迷,也沒認識老師傅,也能體驗到像賽車手一樣量身定製的買車體驗。

“這避震有點硬,調一下”,“輪胎換種類型”,“起步響應的點火調一下”,「哇」這聽起來感覺很好,是不是很有那種氛圍和氣氛感。

EVO 10,進化停止,迎來死亡

好景不長,久盛必衰。

  • EVO 10外觀變得更激進

到了2007年第10代EVO發佈了,大家都期待著EVO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更厲害的東西,畢竟上一次已經是很猛了,但是這一次讓全球車迷都失望了。

作為末代皇帝最後一代EVO,EVO 10,或者叫EVO X,它的外觀是還蠻有顛覆性的,比較誇張的鯊魚大嘴、兇狠的眼神,看起來都比任何一代EVO都要激進。

  • 棄用獨立開發的平臺和4G63發動機

但是狂野的外觀,是沒有辦法掩蓋住停止進化的心的,EVO它沒有使用獨立開發的平臺,是直接用了遠房親戚Lancer的底盤。

除此之外,它最大的特點竟然是棄用了,1到9代上面經典的紅頭4G63發動機,轉而用了一臺全新開發代號為4B11T的鋁合金缸體渦輪增壓發動機。

  • 全鋁缸體的發動機讓改裝潛力大大下滑

雖然最大馬力提到300匹,峰值扭矩也有422牛米,但是全鋁缸體的發動機,讓改裝潛力大大地下滑了。

鋁合金它和我們原來的鑄鐵比,沒有辦法提供改裝上需要的足夠的強度,進一步提高渦輪加壓值的時候它會爆缸的。

  • 雙離合變速箱無法承受改裝後的大扭矩

再加上新的雙離合變速箱又沒有辦法承受改裝之後更大的扭矩,導致原本可以改到上千匹馬力,和邁凱倫P1坐在並排,並豎箇中指,最後誰贏都不一定這麼一臺車子,變成了有先天心臟病的車子。

看到人家「吼吼」,那人家買來就是玩的,你不讓人家玩人家買它幹嘛。

  • WRC賽事也接連失敗,不得不宣佈退賽

另一方面,2002年到2005年之間,三菱在WRC賽事上面又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這糟糕的表現讓董事會不得不宣佈正式退賽了。

在這麼個大背景下,先天心臟有問題的,就變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迫於銷量壓力,EVO正式停產,進化終止

結果來說,2013年的第10代EVO在日本只賣出了621輛,對,後面沒有萬字,這僅僅是EVO巔峰時期的十五分之一。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讓董事會作出了最後的決定,迫於銷售、銷量的壓力,2015年三菱推出完最後的1000臺EVO Final Edition限量車之後,宣告一代王者EVO正式停產。

進化終於走向了終點,三菱Evolution也終於結束了輝煌的一生。

本田為什麼喜歡彎道超車?

EVO雖然走向了衰敗,但它曾經也是輝煌過的。從Lancer到EVO,三菱到底經歷了些什麼,說EVO是不斷進化的車型?

同為日本的車企本田,總說自己是技術的本田,但其實它的起步比其他日企慢很多,甚至人家說你是泥腿子。

技術的本田是怎麼樣從一個豐田的零配件廠商,搖身一變,變成日本知名的車企,

和豐田搶飯吃、對著幹?

買發動機送車子的本田和精益求精什麼都好的豐田,我們撇開技術不談,誰更耐用?

  • 關鍵詞:日本車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日本車」就可以了。

「備胎說車」等你來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