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关于中风偏枯,神医华佗说应当这样治(国医大师翻译给您看)

提起《中藏经》,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书。相传为华佗所著,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

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中风偏枯为例,感受一下千年前神医的智慧。不要担心语言晦涩,国医大师孙光荣为大家作了释译——


提要:本篇着重论述中风偏枯之治法,故题曰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全文分两段:首论中风偏枯之治法为吐、泻、补、发、温、按、熨,且释其义;次论凭脉运用上述诸法而治在求本。

人病中風偏枯,其脉數[1],而面乾黑黧,手足不遂,語言蹇澀,治之奈何?在上則吐之,在中則看瀉之,在下則補之,在外則發之,在内則温之、按之、熨之也。

注:[1]數:瓚本作“浮數”。義長。

人患中风偏枯的病,则病人脉数,且颜面干枯黧黑,手足不遂,语言蹇涩,怎样治疗这种病呢?病在上就用吐法治疗它,病在中就用泻法治疗它,病在下就用补法治疗它,病在表就用发表法治疗它,病在内就用温法、按法、熨法治疗它。

关于中风偏枯,神医华佗说应当这样治(国医大师翻译给您看)

吐,謂出其涎也;瀉,謂通其塞也;補,謂益其不足也;發,謂發其汗也;温,謂驅其濕也;按,謂散其氣也;熨,謂助其陽也。

吐,是使病邪所生的涎痰吐出;泻,是使病邪阻塞的气机通达;补,是使病邪伤损的气血增益;发,是使病邪从汗发散;温,是使湿邪从内逐出;按,是使结聚的气血消散;熨,是使机体的阳气得到助益。

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1]?在求其本。脉浮則發之,脉滑則吐之,脉伏而澀則瀉之,脉緊則温之,脉遲則熨之,脉閉則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可一揆而治者也。

注:[1]揆:同一法度。揆,音“葵”。

治疗疾病的各种方法要与脉候合宜,岂能运用同一法度?终究是要探索疾病的根本。脉浮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脉滑可用吐法治疗,脉伏且涩可用泻法治疗,脉紧可用温法治疗,脉迟可用熨法治疗,脉结可用按法治疗。关键是察明脉候与治法是否合宜,所以不能用同一法度来治疗疾病。

按:本论强调治之各合其宜而不可一揆而治,则充分体现本书辨证求本、施治合宜之治疗思想。

风为百病之长,而中于人则皮肤、经络、五脏、六腑皆可受病,而其治疗之法亦代有出新。本论以部位、脉象为网,列述诸法,以躯体部位区分,有上、中、下、内、外;以脉象区分,有浮、滑、伏、涩、紧、迟、闭,由是可以综合而言之曰:在上或脉滑者,吐之;在中或脉伏而涩者,泻之;在下者(疑脱“脉虚”),补之;在外或脉浮者,发之;在内或脉紧者,温之;在内或脉迟者,熨之;在内或脉闭者,按之。可谓大法备焉。然,原文首言“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其法则阙数脉之治,抑或为脉浮数则发之,故疑有脱漏。

好 · 书 · 推 · 荐

关于中风偏枯,神医华佗说应当这样治(国医大师翻译给您看)

《孙光荣释译中藏经》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此书历来多被认为系后人伪托之作,但其学术价值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全书共分三卷,上卷暨中卷共四十九论,下卷附方实计六十八道。通览全书,若按其内容区划,则可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二十论为总论,第二十一至三十二论为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三十三至第四十九论为论杂病及决生死法,末则附以救急疗疾诸方。上世纪80年代,国家卫生部门从全国遴选中医专家进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孙光荣教授即从先师李聪甫研究员及师兄刘祖贻研究员潜心研究华佗及其《中藏经》,执笔《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为便于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医药古籍之需要,作者结合近年研究心得,予以修订、增删。此次修订,为双栏、繁简混排,左侧是繁体字原书加注,右侧为简体字白话释译。在书后新增释译者专论:揩拭尘封明珠,解读医家宝典——试析《中藏经》其书及其学术成就。(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孙光荣释译》(修订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华佗撰,孙光荣释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