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來巴中,你必須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

來巴中,你必須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

說起巴中,想到的就是光霧山、諾水河、米倉山等這些出名的景區。但是對於巴中的民俗文化活動你又知道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正月十六登高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農曆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傳統的民俗節日活動,源於巴人正月十六遊山走百病的習俗。《帝京歲時記勝》中寫到“元夕婦女群遊,祈免災咎。前一人持香闢人,曰走百病”。據載,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則天貶章懷太子李賢為庶人到偏遠大巴山的巴中,從此年年正月十六,太子都要登臨南龕山、望王山北望長安,祈求回到親人身邊。百姓感念太子重農墾,恤民情,相邀尾隨陪行登山,久之成俗,歷代不衰。

時間:正月十六

地點:巴州區、平昌縣

大酥肉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大酥肉節作為傳統民俗美食節,積澱了濃厚的飲食文化和孝道文化。自2014年開始,已在七彩長灘景區成功舉辦四屆。每屆節慶期間,民俗文藝展演、美食品鑑、土特產展銷等系列互動體驗活動吸引遊客均達20萬人以上。2015年,重達75公斤、長12米的大酥肉成功申報“世界最重最長大酥肉”世界基尼斯紀錄。該節慶活動已成為巴中重要的鄉村旅遊節慶品牌。

時間:11月—12月

地點:南江縣七彩長灘景區

庖湯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吃“庖湯”,是巴中農村地區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庖湯”,即為農村在快要過年的時候,家裡殺年豬時,要宴請親朋好友,把豬的新鮮肉和內臟等煮一大鍋,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侃侃而談,完了熱情的主人一般還要給來的客人送一刀肉,這就叫吃“庖湯”。吃庖湯那天這戶農民家中就會十分鬧熱,大家圍坐一堆,邊吃邊談,既聯絡友情,又互通信息,還會籌劃來年發展,頗有意義,以致這種“吃庖湯”文化,能沿襲至今。

時間:12月

地點:南江縣醉美玉湖景區

巴山年豬文化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按照通江縣的傳統習俗,每到新的一年,農村家家戶戶都開始殺年豬,廣邀遠親近鄰、三朋四友行酒令、嘗血旺、吃肥肉,被當地百姓俗稱為“吃刨湯肉”,共慶一年的收穫,祈福來年能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巴山年豬文化節是依託通江縣風俗習慣和養殖產業,開展的一項旅遊節會,年豬文化節先後開展觀傳統婚禮、品年豬刨湯宴、賞巴山歌舞、購天然土豬肉、遊美麗新村等一系列活動。

時間:1月

地點:通江縣廣納鎮

巴人文化藝術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巴中處於巴文化中心區域,擁有擂鼓寨、陽八臺、月亮巖等新石器時期重要文化遺址,是遠古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巴文化中心、川陝蘇區首府、晏陽初故里。巴人文化藝術節正是巴人聲音、巴人故事、巴人文化享譽世界、走向世界。

目前,該藝術節已成為集中展示泛巴區域在巴文化保護、開發、研究以及成功打造巴文化品牌的重要平臺,是建立區域文化交流協作與共享發展機制,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示範性強、帶動力大、參與面廣、影響深遠的文化旅遊節事品牌。

鄉村文化旅遊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近年來,巴中市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推動旅遊業全面發展和旅遊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田園觀光、農事體驗、農家休閒等為主體的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充分利用鄉村文化旅遊節事活動品牌,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和農民收入大幅提高,達到了以品牌造聲勢、以品牌拓市場的目的。多年來,巴中成功舉辦了多屆鄉村文化旅遊節。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巴中民俗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閒暇時,不妨坐在古鎮老茶館裡,泡一杯蓋碗茶,品咂悠閒自得的時光,感受民俗文化濃濃的獨特韻味。

来巴中,你必须要了解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