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瞭解因環境汙染造成的8大公害事件後,就能體會綠水青山的好

眾所周知西方國家的工業發展繁榮時期要提前我國數十年,但繁榮背後因環境汙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卻鮮為人知。

瞭解因環境汙染造成的8大公害事件後,就能體會綠水青山的好

光化學煙霧事件,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光化學煙霧是大量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份起化學作用而產生的。全市250多萬輛汽車每天消耗汽油約1600萬升,向大氣排放大量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該市臨海依山,處於50公里長的盆地中,汽車排出的廢氣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汙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大街上的電燈在煙霧中若明若暗,猶如黑暗中的點點星光。直至12月10日,強勁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上空的恐怖煙霧。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裡,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5~8日英國幾乎全境為濃霧覆蓋,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約多4000人, 45歲以上的死亡最多,約為平時3倍; 1歲以下死亡的,約為平時2倍。事件發生的一週中因支氣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週同類人數的93倍。

水俁病,1953~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含甲基汞的工業廢水汙染水體,使水俁灣和不知火海的魚中毒,人食用毒魚後受害。1972年日本環境廳公佈:水俁灣和新縣阿賀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從1949年起,位於日本熊本縣水俁鎮的日本氮肥公司開始製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於製造過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劑,大量的汞便隨著工廠未經處理的廢水被排放到了水俁灣。1954年,水俁灣開始出現一種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俁病",患病的是貓和人,症狀是步態不穩、抽搐、手足變形、神經失常、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經過近十年的分析,科學家才確認:工廠排放的廢水中的汞是"水俁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後在體內被轉化成甲基汞,這種物質通過魚蝦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後,會侵害腦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引起腦萎縮、小腦平衡系統被破壞等多種危害,毒性極大。在日本,食用了水俁灣中被甲基汞汙染的魚蝦人數達數十萬。

四日市,1955年以來,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煉和工業燃油產生的廢氣,嚴重汙染城市空氣。重金屬微粒與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煙霧。1961年哮喘病發作, 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殺。1972年該市共確認哮喘病患者達817人,死亡10多人。

多諾拉,1948年10月26~31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該鎮處於河谷, 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大部分地區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加上26~30日持續有霧,使大氣汙染物在近地層積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產物與大氣中塵粒結合是致害因素,發病者5911人,佔全鎮人口43%。症狀是眼痛、喉痛、流鼻涕、乾咳、頭痛、肢體酸乏、嘔吐、腹瀉,死亡17人。

馬斯河谷,馬斯河谷是比利時境內馬斯河旁一段長24公里的河谷地段。這一段中部低窪,兩側有百米的高山對峙,使河谷地帶處於狹長的盆地之中。馬斯河谷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建有3個煉油廠、3個金屬冶煉廠、4個玻璃廠和3個煉鋅廠,還有電力、硫酸、化肥廠和石灰窯爐,工業區全部處於狹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開始,整個比利時由於氣候反常變化被大霧覆蓋。在馬斯河谷還出現逆溫層,霧層尤其濃厚。在這種氣候反常變化的第3天,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幾千人呼吸道發病,有63人死亡,為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10.5倍。發病者包括不同年齡的男女,症狀是:流淚、喉痛、聲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悶、噁心、嘔吐。咳嗽與呼吸短促是主要發病症狀。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臟病與肺病的患者。屍體解剖結果證實:刺激性化學物質損害呼吸道內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組織與器官沒有毒物效應。

米糠油,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生產米糠油用多氯聯苯作脫臭工藝中的熱載體,由於生產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後中毒,患病者超過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過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實際受害者約13000人。

骨痛病,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汙染了神通川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使稻米和飲用水含鎘而中毒, 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