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直方周易》系辞下中,有这么一句:功业见乎变,意思是说,功勋与事业显现在对旧事物的改变之中。改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常说的“创新”和“变通”。

中国有句古话,叫“树挪死,人挪活”。人不能永远固守在一个地方,只有改变才能有新的发展。

一位国学大师就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三等人,分别有不同的成就,而他们的成就,来自于他们的“变”,也即是变通。一个懂得变通的人,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率先迈向成功。

这三等人,是什么人?大家可以来看看。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第一等人:是拥有智慧的头脑,他们能够预见下一步的变化,永远站在改变的前头。

我们总说,思维决定命运。善于变通,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才能成为弄潮儿,成为那只“领头羊”。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皇位,建立新朝,倒行逆施,弄得天下大乱。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子,在兵荒马乱中长大。

作为刘家的后人,汉室江山落入了王莽之手,这是任何一个刘家子弟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是,谁都想重新从王莽手里收回政权,却又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能够成为“弄潮儿”的人都是上天所选中的。据说刘秀出生时,房间里没有灯火,却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刘秀的父亲很是惊讶,找了会占卜的人一问,那人只说了一句:“这是件吉利的事情,不用多说了。”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这就是所谓的天机不可泄露吧。但也由此说明,刘秀生来就是注定要“拯救银河系”的。9岁的时候,刘秀成为了孤儿,只好寄居在叔叔家。他的兄弟们忙着招兵买马,大张旗鼓要光复汉室江山,只有刘秀默不作声,仍然在田间埋头苦干,因此常被他的兄弟取笑,认为他是一个干不了大事的人。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不仅不善待百姓,还变本加厉施行暴政,弄得民怨沸腾。刘秀见天下确实已乱,民生积怨,才是行事的大好时机,于是决定起兵。

史料上说,刘秀“为人多权略,处事极为谨慎”,也就是说,刘秀天生具备领导者的气质的,在谋事方面都能有远见谋略,有随机变通的灵活头脑。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有这么一件事,能够看出刘秀的变通智慧。在昆阳之战中,刘秀斩杀王莽,立下赫赫战功。但此时,他的大哥刘縯居然被更始帝杀死了。按照正常的人来说,长兄如父,刘秀是怎么也要为大哥报复的。

但刘秀没有这么做,并且,他还亲自到更始帝面前,替大哥谢罪,并和大哥的部下都断了来往。更始帝看到这样的情景,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再怎么说,刘秀的功劳还是很大的,于是不仅没有牵连刘秀,还封他为“武信侯”。

此后,刘秀韬光养晦、隐忍负重,为最后成为新主奠定了基础。试想,在一个以武力打天下的时代,如果没有善于变通的头脑,意气用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所以,作为第一等人的刘秀,深谙谋略,善于变通是他的智慧之一。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第二等人:简称为随机应变,就是你变我也变。

第二等人,在智慧上比不起第一等人,所以,这类人注定成不了领导者,但会是比较好的跟从者。

在看到别人有变通之后,这种人会“开窍”,觉得自己也需要变通,才能得到发展。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楼下小卖部的刘大叔。当人们开始使用手机付款的时候,刘大叔是排斥的。因为他是个“老古董”,连微信都不会用,更别说手机付款了。而且,他还固执地认为,那是网络,容易上当受骗。他的小卖部每天营业不多,如果再被骗,不单白干,还会亏本。所以,他只收现金,拒绝手机付款。

但是几天前,我去他那里买东西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收款台上挂着两个二维码,也就是说,你可选择微信支付,也可以是支付宝支付。

我惊叹地说:“大叔,您行啊!原来只收现金,变成一变就多两个啊!”

刘大叔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形势所逼嘛,人家变我也得变啊,不变就没生意做了。”

的确,因为手机的方便,现在很多人出门都不带现金了。大叔说,促使他变通的原因就是有好几个中年人来买东西,也拿手机付款,一听不能手机付款,干脆也不买了。所以他觉得不变通就真没活路了。现在用手机支付,他说生意居然好了很多,他也高兴。

所以说,随机应变,跟着时代走,跟着潮流走,也能得到发展。这是第二等人的智慧。

善于变通,是成功者的重要因素,三种思维方式成就三等人

第三等人:你变我不变,过后才醒悟后悔。

国学大师说的第三等人,是那种固步自封,不肯轻易做出改变的人。这种人,我们通常有个叫法“老顽固”。他们不轻易接受新鲜事情,也不愿意创新发展。

比较典型的是村里的两家家俬厂。一家姓黄,一家姓李,都不是本地人,但在这里办厂也有些年头了。老黄是个比较守旧的人,一直用手工干活。其实最初,两家都是手工活。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老李家的儿子去外面学了电子设备,回来后就把他老爹的厂子全部变成机械化,老李现在只负责设计,其他的就交给机器去做。所以,他的厂里订单多,出活快。

反观老黄,不知道是心疼钱还是思想不开窍,反正一直不主张用机器,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但手工活出活慢是人所共知的,即使你做得再好,大部分的人还是不愿意等。所以,他的厂子一直半死不活的。

看到老李每天活得潇洒,开着车子四处玩的时候,老黄恨得牙齿都咬碎了。此时,他才想到要变通,因为他也想每天开着车四处走走。只是现在,他的变通还是一条比较漫长的路,因为他没有老李那样有前瞻性的眼光,对钱也看得比较重,很是保守。更重要的,他没有一个学电子设备的儿子。所以他的变通之路,都得依靠别人。这样一来,他想“潇洒走四方”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所以你看,不同等的人,有不同的思维理念,而最终,他们所到达的人生高度自然也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