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在《三国演义》里,马超面似敷粉,唇如涂朱,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狮盔兽带,白袍银甲,不减吕布之勇,人称“锦马超”,是有名的武将。在历史上,马超也是“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可惜,如此人杰,最后却郁郁而终。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投降刘备。张鲁无能,不能成大事,迟早被灭,加上其部将杨白等嫉妒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他,马超只好投靠刘备。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建安二十年(215年)元旦,马超小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马超捶胸吐血道:“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马超甚以全家被杀为恨,他并非不爱自己的家人,家破人亡是他内心永远的痛。

当时,刘备听说马超来投,高兴的说道:“我得益州矣!”他派人去迎接马超,暗地里给马超一支人马,让马超率兵合围成都。马超遂率军径直到成都,屯兵于城北。城内所有人都因马超的赫赫威名而惊恐(“城中震怖”),不到十天的时间,成都军民就崩溃了(“未一旬而成都溃”),刘璋随即开城投降。刘备平定西川后,迁升马超为平西将军,并命他总督临沮(今属湖北南漳县)军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刘备派张飞为将统兵作战。马超只为副将,被给予很少的兵力。马超策动了氐族雷定七部等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曹军先锋主力,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战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不十分信任马超。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夺得了汉中全境。刘备称汉中王后,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江阳太守彭羕听说刘备调自己出任远职,私下里很不高兴,于是就去会见马超。马超对彭羕说:“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彭羕答道:“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半生为枭雄,归顺刘备,寄人篱下,常心怀危惧之感,听到彭羕说出这种话大吃一惊,默不作声。

彭羕走后,马超便将彭羕的话如实上报,于是彭羕被收监,很快就处死了(“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羁旅归国,常怀危惧”这八个字道尽了马超内心的苦楚。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刘备在策书中这样说:“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重病,上疏给刘备说:“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马超家人仅剩其一子(马承)一女(嫁与刘理)和堂弟马岱,报仇无望(曹操杀其全家,不共戴天),英雄无用武之地,苟全性命,能不抑郁成疾吗?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
蜀汉开国大将马超抑郁而终,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在三国演义里,马超的身世是非常悲惨的,他全家三百多口被曹操诱骗屠杀。在讨伐曹操失败后退回甘肃,自己的两个儿子又被信任的部将杀死,最后投靠了刘备,总算是见了天日,得到了刘备充分的信任,一直担任着把手汉中的重任,并且被授予了骠骑大将军的显爵,在荣誉和恩宠中幸福的度过了最后的岁月。让不少人在同情他的同时又少感安慰。历史上的马超在投靠刘备后日子过的是非常压抑和痛苦的,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并且处处受到排挤和压制,在惶恐中度过了后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