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今天,我們知道,自閉症是基因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很複雜,無法找到單個的個體來指責,父母的基因與遺傳在許多人的眼裡,就成了新的指責目標。

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研究自閉症的起因,從而尋找治癒的方法,不應該被解讀為責怪父母的依據。在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應該同心協力,而不是相互指責。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以科學的名義,對爸爸的職責

2012年,著名的《自然》雜誌報道了一個愛爾蘭的研究成果,表明高齡爸爸增加了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小組對78個家庭中的爸爸媽媽和孩子進行基因的全測序。在該研究中,特別挑選的爸爸媽媽在精神與智力上都非常正常。其中有44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21個孩子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而其他的13個孩子則是作為對照組也進行了基因的全測序。 這裡面,還有5個家庭,對祖父母也進行了基因的全測序。

測序的結果表明,在媽媽懷孕時的爸爸年齡,與兒童的新生基因突變數目線性相關。 20歲的爸爸平均大概有40個新生的基因突變,而每增加一歲,爸爸的基因就增加2個新生突變。基因的新生突變是指,在父母本身的基因中,沒有突變,但是在精細胞,卵細胞或者早期的胚胎髮育過程,發生了突變。該研究得到的數據表明,兒童的那些新生突變,基本上是來自於爸爸,這些突變可能增加新生兒童的患自閉症的風險。他們還發現其中的兩個基因,CUL3 和EPHB2與自閉症有關。

應該說,這篇文章在自閉症的基因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一步揭示了自閉症的基因基礎。 其結論似乎非常明顯,即“父親的年齡越大,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於是,我們的許多家庭,以科學的名義,從自閉症的遺傳出發,開始了新一輪的指責,認為是爸爸的基因不好,導致了孩子的自閉症。有一位媽媽開玩笑說,自從知道了這句“父親的年齡越大,孩子歡迎自閉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連和婆婆吵架都理直氣壯了。

然而,高齡爸爸就應該為兒童的自閉症負責?我們真的就應該因此而指責父親的基因不好麼? 這樣的結論或許下得過於草率,或者至少說是不嚴謹的。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爸爸應該被指責嗎?

一般認為,由於精細胞和卵細胞的產生方式不一樣,精細胞在男人的一生中都在產生和分裂,因而更容易引起基因的新生突變,並且這個新生突變的可能性和年齡相關。

而卵細胞是在女人剛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了,之後在生命過程中按規律釋放出來,因而其基因比較穩定,產生新生突變的可能性要小。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高齡爸爸增加兒童的自閉症風險是很有科學依據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位新生兒都會繼承很多爸爸媽媽的新生基因突變,但是大多數的新生基因突變是無害的,並不是所有的基因突變都會造成自閉症。有些新生突變在進化學中還有重要意義。 正如該文的作者之一,Stefánsson指出的,雖然高齡爸爸的孩子發生自閉症的幾率會增大,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齡爸爸的孩子都是自閉症,就像並不是所有自閉症的孩子都是高齡爸爸一樣。美國自閉症之聲的Smith博士在評論這篇文章是也指出,這些數據說明爸爸的年齡增加了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而不是說,爸爸的年齡是造成自閉症的原因。

文章的重要結論,即媽媽的基因比較穩定,而爸爸的基因卻更加容易發生新生突變,並且遺傳給孩子,是從小樣本數據得到的。這就是那5個祖孫三代的基因都被全測序了的家庭中得出的。 正如Next GeneSeek 網站指出的,這個理論應該進一步去證實,畢竟,僅僅5個家庭的樣本太小了。在更多的研究之前,在更大的樣本數據出來之前,隨意指責父親的基因不好,不僅不是不科學的態度,也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即使文章得到的結論完全正確,爸爸的年齡問題不能解釋所有的問題。

文章指出,由於教育程度的提高,愛爾蘭新爸爸的平均年齡從1980年的27.9歲攀升到2011年的33歲,這段時間也正是自閉症診斷人數增長最快的時期。然而,該文章同時也注意到,早在1900年,愛爾蘭新爸爸的年齡平均是34歲,卻沒有任何資料顯示那個時候的愛爾蘭,自閉症人數有多高。當然,我們可以說,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認識到自閉症,沒有診斷。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愛爾蘭1650-2100年間,第一次做爸爸的年齡變化

從美國的情況來說,高齡爸爸也不能全部解釋近40年來自閉症的爆發式增長。紐約時報的報道說,自從1980年以來,40歲以上才做爸爸的人數增加了30%,但是,自閉症的診斷人數卻增加了10倍,爸爸的年齡顯然不足以解釋這個爆炸似的增長。

在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過,在愛爾蘭科研小組的論文中,大樣本的數據(78個家庭)的結論是,媽媽的年齡和爸爸的年齡有正相關,如果爸爸的年齡增加了兒童的自閉症風險,媽媽的年齡也可以做同樣的推論。

但是在小樣本的數據(5個含有祖父母的家庭)表明了自閉症的風險只和爸爸的年齡有關。而2014年,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的文章,除了進一步證實高齡的爸爸增加孩子的自閉症風險之外,指出高齡媽媽同樣增加這個風險,甚至更高。

在這份對瑞典出生於1984-2003年之間的417303 兒童調查中,有超過1.137%的自閉症兒童(4746人)。而年齡在40-45歲的高齡媽媽中,自閉症兒童的比例達到1.863%,增加了64%。年齡在55-59歲的高齡爸爸中,自閉症患兒的比例是1.635%,增加了44%。 進一步的分析認為,爸爸的年齡對兒童患自閉症風險的影響,只有在媽媽的年齡小於35歲時才明顯。這個研究表明,不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年齡也會增加兒童的自閉症風險,甚至風險更高。

無獨有偶, 在2012年發表在《流行病學年報》(annalsof epidemiology)的文章中, 對丹麥出生於1980年到2003年的1,311,736名兒童(其中9556名被診斷為自閉症)的研究中,同樣發現,爸爸和媽媽的高齡都會增加自閉症兒童的風險。 在媽媽的年齡小於35歲時,爸爸的年齡顯著增加兒童的自閉症風險,而爸爸的年齡小於35歲時,媽媽的年齡同樣增加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

因而,在年齡的問題上,可能更多的是雙方都有影響,而且雙方共同的影響會有疊加作用,誰的基因都不會更加出色。年齡的增長,造成新生突變增多可能是自閉症的一個原因,其他的原因如環境,父母的遺傳等等都可能造成兒童自閉症。 在自閉症的機理還沒有弄清楚以前,任何的指責都是不科學的。

在年齡的問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份研究來自於瑞典,丹麥,挪威,以色列和西澳大利亞的綜合篩查,結果發表在在2016年《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Psychiatry)雜誌上。 在這個研究中,調查了5個國家和地區的570多萬個家庭, 其中自閉症患者超過3萬人。 這個結果也進一步證實, 高齡爸爸和高齡媽媽都會增加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和20多歲的爸爸相比,50歲以上的爸爸,那新生兒患自閉症的風險增加了66%, 40歲以上的爸爸則是增加28%。 同樣,和20多歲的媽媽相比,40歲以上的媽媽,新生兒患自閉症的風險同樣增加了15%。 需要注意到的是,一般來說,爸爸的生育年齡一般比媽媽的生育年齡要高一些,高齡的爸爸人數會多於高齡的媽媽的人數,這可能也是造成各種數據顯示爸爸的年齡影響更大的一個原因。

稍感意外的是,這篇文章同樣發現,年齡小於20歲的媽媽,她們的新生兒患自閉症的風險比之20多歲的媽媽也增加了18%。 同時也發現,父母雙方的年齡相差大於10歲以上時, 新生兒患自閉症的風險也增加,特別是其中一方的年齡在35-44歲之間,更加明顯。

前文提到,卵細胞的基因相對於精細胞要穩定一些,但是也不能排除,高齡的父母,都會給精細胞,卵細胞以及早期的胎兒帶來更多的新生突變,增加了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 但是,文中報道的少女的年齡和父母的年齡差異造成的自閉症風險就不好解釋了。這個也進一步說明自閉症與父母年齡的關係十分複雜。 需要更多的數據來支持。

自閉症的遺傳——是爸爸的錯,還是媽媽的不對?

所有的研究都表明,高齡爸爸媽媽(35歲)會增加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但是,爸爸媽媽的高齡不是兒童患自閉症的原因。從現有的數據來看,也無法確定到底是高齡的爸爸還媽媽讓兒童患自閉症的風險更高。我們不能基於某一篇科研文章,就武斷地下結論,是高齡的爸爸造成兒童自閉症的風險,或者是高齡的媽媽讓孩子的自閉症風險增加。

任何斷章取義的結論都不是科學的態度,都可能成為指責父母一方的依據,從而影響社會對對自閉症的認識,影響家庭的團結和穩定。 自閉症家庭,無論爸爸媽媽都承受著區大的壓力,這種無謂的指責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在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應該同心協力,而不是相互指責。

當然,我們也不是去否定這些科研的成果, 高齡的父母的確會讓兒童患自閉症的幾率增加。 但是風險的增加,並不代表高齡父母的孩子一定會患自閉症。即使文章提到的極端情況,50歲的父母,自閉症的風險增加1倍,總體來說,幾率也僅僅是2%,大多數孩子都不是自閉症兒童。 就像流行病學家,Sven Sandin指出的,雖然風險增高,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患自閉症。 高齡的父母僅僅因此而放棄生育的權利,也是沒有必要的。

從科研的角度來看,這些論文都很嚴謹,雖然並沒有得到完全一致的結論。 這些大量的流行病學數據為進一步對自閉症的生物機理,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的研究提供了基礎,為環境與基因相互作用而造成自閉症的風險提供了參考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