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曾仕強:“對”有屁用?!


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對”有屁用?!

現在不少人在學習西方人的是非判斷標準,認為:“對就是對,錯便是錯。”所做之事往往是達成“對就好了”。

美國的小孩子一做錯事情,爸爸一定要問誰對誰錯,然後只罵錯的,不罵對的。

但是在中國,爸爸一定會說:“對,你只知道你對,誰不知道你對?但是,對有什麼用?告訴你,對是沒有用的。”說難聽一點,對有屁用?!

我有兩個兒子,他們一吵架,我就兩個都罰站。我首先教他們兩個,對是沒有用的,不要以為你對就沒事了。等到兄弟兩個站了五分鐘以後,我就把弟弟叫來,對他說:“今天你沒有錯,就是哥哥一個人的錯,不要以為爸爸糊塗。可是既然你沒有錯,我為什麼罰你站?”弟弟說:“這樣比較好。”我說:“你不高興就說不高興,不用拍爸爸馬屁。”他說:“我真的沒有不高興。”我問為什麼,他說:“有一次不曉得為什麼,你只罰哥哥站而沒有罰我,結果事後我被哥哥打得好慘。

”我說:“哥哥打你,你就告訴我好了。”他說:“不告還好,告了打得更慘。”我說:“那我要怎麼樣呢?”他說:“就像這樣好了,不管我有沒有錯,都罰我站,事後我會安全些。哈哈哈哈!這其中的道理,很多外國人一輩子都想不通。

然後,我又把哥哥叫來,問他:“今天是誰的錯?”他說:“是我的錯。”我又問:“弟弟有沒有錯?”他說弟弟沒有錯。我說:“你這不是知道得很清楚嗎?”他說:“當然了。”我又問:“那為什麼我還要罰弟弟站?”他說:“你是給我面子。”我說:“開玩笑!我幹嗎給你面子?”他馬上說:“你是要我以後更加愛護弟弟。”我就說:“你知道這些就好了。”這樣一來,兄弟兩個今後會減少很多的爭執和不快。

在公司裡也是一樣,業務人員很對,把顧客氣走了。部屬的意見很對,卻將上司氣炸了。總經理的決策很對,各部門經理都氣得不願意接受。這樣我們才明白“對,沒有用”。老實講,有時候你不對還好,相反,你越對越得罪人!

很簡單,你說你對,對方就覺得那就是說他的不對嘍。他就跟翻臉,跟你沒完沒了。

再比方說,上班你要出門辦事,剛要出門你碰上領導,他見你要出門,心裡就很不高興的說:“你要去幹嗎?”你說,“出去辦事。”領導更不高興了,“家裡的事情誰幹?一天到晚往外跑!”你就覺得很委屈,找誰去評理?你不信,我們反過來看看,你上班碰上領導,領導問你:“在幹嗎?”你說:“處理手頭的事情。”領導馬上很生氣的說:“天天待在公司偷懶,外面的事情誰幹?”你有錯嗎?沒有啊。但是,跟領導講理,你永遠講不過他。這時候,你就要想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領導一見到你就不高興?看問題要想到它背後的東西。其實,領導根本不在乎你在外面還是在裡面。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你急也沒有用,罵也沒有用。你必須面對,把問題化解掉,說明一下,對問題,不可以解決,問題是解決不了的,越解決越麻煩;只能化解,我們中國人最厲害就是這個“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化的無影無蹤,一點痕跡不留。

既然,對沒有用,難道可以錯嗎?你看,這就是西方的兩分法,不對即錯。這其實就是把“對”和“錯”完全對立,不是“對”便是“錯”,反過來也是如此,天下事是這麼簡單的嗎?再說了,在中國,連“對”都沒有用,你還敢“錯”?

因此說,我們的答案是:對沒有用;不對,當然不可以。因為任何事情發生差錯,總會帶來若干不便,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甚至導致重大的傷害。不對,大家都不高興,沒有人會認同。然而對呢?若是傷害了某些人的面子,就會引起這些人的反彈,甚至於惱羞成怒,造成情緒化的反應。

可見僅僅對是不夠的,我們不可以就此滿足的。對是前提。在對之外,必須考慮到所有人的面子,不傷害任何人,不致產生這樣那樣的後遺症。當中的藝術,有待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好好去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