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

滨州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清朝末年由滨城西关村邢振海初创,故又名"邢家锅子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滨县县志、滨州地名志以及山东省志中都有"邢家锅子饼"为滨州地方名吃的记载。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寺大清河入海,使北镇这一交通要道成为商员云集的较大的贸易集镇。商员们在择食方面多要求快捷、实惠,食饼是他们首选之一。老凤凰城(滨州故城)西关熟食业户邢美珍夫妇率邢振普、刑振山、刑振江、邢振海四子,以经营包子、千层饼等面食为业。以后为了食客方便,把炒菜拌匀后卷入饼内,再切为两段,薄饼卷黄馅盛盘入席,香气扑鼻,顿开胃口,深受顾客欢迎。

滨州锅子饼滑酥多馅,咸鲜适口,香而不腻薄如宣纸、韧而不硬,香气扑鼻,集面食、菜肴于一体,其馅料吸收了炒菜的精华和特点,可根据食者的不同口味和要求添加辅料和选择主料。制作需经过和面、烙饼、炒馅、煎熟、成形几个步骤。

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

1954年,惠民专区举办名吃展览,"邢家锅子饼"一举夺魁。1991年10月,邢彰、邢荣代表滨州市供销社参加省供销社系统的风味小吃比赛,荣获山东省地方名吃优秀奖。2007年10月,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滨州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3月,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