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汪中求:茅台不是一喝就懂的


汪中求:茅台不是一喝就懂的

最早参与对茅台的讨论是2012年写的《茅台,请等一等你的灵魂》,对茅台提出“不要把品牌做乱,不要把品种做杂”。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但其中很多地方有些不明就里,凭直觉做出了诸多判断。

系统性研究茅台始于2014年11月,应邀给茅台集团中层以上讲课,提前几天做了包括骨干访谈和现场观察在内的调研,对茅台的管理提出了几条中肯的建议。时任董事长的袁仁国当场赠诗,最后一句“好景常在心也忧”让我动了进一步深入茅台的初心。

2015年4月成为茅台集团的管理顾问,每月同茅台人一起工作两周,对茅台集团的产业结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茅台酒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成本核算和销售模式也有了系统的认知。

四个月后与现任董事长李保芳相识,意识到茅台将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说酒界领袖季克良为茅台创立了一个品质时代,为茅台组织起第一支销售队伍并形成“九个营销”理念的袁仁国为茅台展开了一个品牌时代;那么,完全没有酒业经历但思想更深刻、眼界更高远的李保芳将把茅台引进一个文化时代。

►茅台的文化时代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茅台文化”,企业文化需要改造升级,不仅要引领企业管理进步和茅台人的成长,还要努力与新时代新环境相适应,更要与历史沉淀下来的落后思想作斗争;

二是“茅台+文化”,茅台酒产品要与文化并行,走向社会,走进消费者,即完善文化营销并持续创新;

三是“文化茅台”,既然有“国酒”之誉,企业的作为需要有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对内倡导行业竞合、绿色发展、勇于担当,对外弘扬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卓越的思想理念,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为民族中兴竭尽全力。

2015年国庆前夕的一个晚上,住在茅园宾馆的李保芳书记听说我正在收集资料准备写一本关于茅台的书,严肃认真地提出:“真正弄清楚茅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茅台的成功到底取决于哪些关键要素?

茅台怎样才能持续好下去?

茅台的品牌延伸的边界在哪里?

世界的一切都在变而茅台只要坚守工艺就行吗?

如何为茅台的下一个百年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我知道,写好茅台,难度极大。

在茅台呆了两年多之后,某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赵书跃则这样说我:“现在,你是最了解茅台的人了。茅台人了解自己比你详细,但未必理性;跟你一样理性的专家学者,又没有你对茅台的调查研究这么深入。”

我只能在心底承诺:“当仁不让。”


汪中求:茅台不是一喝就懂的

于是,《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这本书足足写了3年,收集了700多万字的资料,访谈了274位茅台人,当然也喝了不下200餐的茅台酒。而成稿交付出版社开机印刷之前,我正式地向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通报:

我不想把这本书写成茅台集团宣传部的风格,更不会写成媒体的有偿约稿。我既不劳驾茅台的领导题写书名,也不找茅台的高管作序。而且,出版之后,让子弹飞一会儿,先交给社会检验。

得到开明的领导认同之后,就在市场先走起来。很快,日文版也紧跟其后出版,韩文版也已完成翻译,法文版、英文版和繁体字版正在洽谈中。

文化学者聂圣哲说:“这是中国最浮躁的时候最宁静的一本书。”

我想,现在可以“待晓堂前拜舅姑”了,但评价“画眉深浅入时无”的不只是茅台,更是读者。


汪中求:茅台不是一喝就懂的


《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足足写了3年,收集了700多万字的资料,访谈了274位茅台人......

汪中求:茅台不是一喝就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