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閒來無趣賦新詩,筆墨縈懷欲語遲。

長向書中尋錦句,人間風月兩相知。

上一篇,情書闡述了寫詩詞如何立意,如果說意境是詩詞的靈魂,那麼藝術手法便是它的軀體。詩詞就如同人一般,深邃的內涵加上華美的外表,自然會更加引人注目。

情書下面就簡單介紹幾種創作詩詞常用的藝術手法:

一、直抒胸臆

不需要鋪墊和渲染,直白的表達情感,這種方式應當是初學者最常用的。它的優點在於簡單明瞭,不繞彎子,淺顯易懂。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過於直白,缺乏藝術感,讀之無味。在某些特定的情景,這種表現手法卻有它的獨到之處,運用得當,也能為詩詞增彩。比如大家熟悉的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雖然直白,但卻寫出了雄渾的氣勢,也不失為好句。

二、借景抒情

詩人喜歡將情感寄託於景象,溫婉含蓄的表達心中所想。稍微有點詩詞文學功底的人都會這種手法。它的優劣在於你所選擇的意象和要表達的情感是否得當。比如李白那句“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楊花”落盡點明瞭時間,“子規”啼,不如歸,離別之意躍然於紙上。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三、託物言志

古代詩人大多壯志難酬,仕途顯赫的太少。都說文人自帶三分傲骨,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們在表達志向的時候也比較委婉,善於藉助外物的特性烘托自身的理想或志向。詩詞創作者我可以借鑑這類方法,比如那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借用了石灰的特質,以物喻人,不畏艱辛,清清白白。

四、動靜結合

有一定詩詞積累,創作嫻熟的人,慣用這類手法。以靜襯動,以動襯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它最大的優點便是能激發讀者無窮想象,生動有趣的點綴情感。比如那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就是典型的以靜寫動,寂靜的空山,遠處傳來人說話的聲音,描繪的很清晰形象。又比如那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動襯靜。月光灑向山林,鳥兒驚醒,這應該是一幅多麼寧靜的畫面。學會這類表現手法,會為你的詩詞增色不少。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五、虛實結合

世間情感無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怎樣將情感在詩句中完美的呈現?必須要學會以實襯虛,以虛寫實的技巧。“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句詞就用了以虛襯實的手法,以樂景寫哀,更顯其哀。又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詩人將“愁”化為具體的意象“江水”,滔滔不絕,連綿不斷,更顯得愁思婉轉。

六、妙用問答

自問自答或者問而不答,都會留給讀者遐想的空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詩就巧妙的運用了問答形式,上句設問,下句應答,搭配的十分巧妙。用心的讀者不難看出,這句詩還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春風”比作“剪刀”,正好呼應了前句的提問。所以說好的詩句通常都不止採用單一的手法,都是融會貫通,交相輝映。一個好的詩人,也應當熟悉運用這類手法。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七、一語雙關

這個手法特別巧妙,通常運用諧音字來表達,別有一番風味。比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詩中“晴”字同音“情”,讀者便會不由自主的聯想。這類手法比較難以掌控,構思有一定的難度。

八、巧用誇張

詩詞需要一些張力,誇張並不是所謂的誇誇其談,需要張弛有度。“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採用誇張的手法,渲染出愁思連綿不絕。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九、巧用對比

把兩種相對的事物進行比較,讓形象更加鮮明,加強意象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句詩就是採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梅花的超凡脫俗。

十、白描

白描是情書特別欣賞的一種表現手法。用最樸素的字詞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面,不加修飾,看似平凡卻意境深遠。其實詩詞創作切忌用生僻字,讀起來拗口,讀者很難理解作者的心意。例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用最簡單的字詞卻勾勒出這麼形象的意境。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當然,詩詞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比如化用典故、開門見山、首尾呼應等等。要想寫好詩詞,會這些技巧還遠遠不夠,下一篇情書再來陪大家聊聊詩詞創作中的煉字技巧,也就是所謂的“詩眼”,持續更新中~

【第二篇】淺析詩詞創作十大藝術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