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名著導讀《傅雷家書》

文體:家信匯編而成的家書。

作者概況: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並翻譯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大部分作品,一生譯作豐富。

主要內容:《傅雷家書》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寫給兒子傅聰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家訓。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主題思想:用現身說法,教兒女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人物性格:傅雷:長者的形象,人生閱歷豐厚,善於說教,慈祥仁愛,愛子深切,有很深的藝術造詣和文化底蘊。傅聰:熱愛音樂、執著追求理想,熱愛祖國,不斷努力奮鬥的年輕藝術家的形象。

精彩名句:

​1、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2、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時候往往佔大多數,此時心中的苦悶該如何排解,是任由鬱悶的心情侵蝕自己的生活,還是用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

3、一位純潔、正直、真誠和靈魂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汙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群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芒不能永遠湮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4、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5、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6、慢慢的你會養成一種心情對付過去事:就是能夠想到了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

藝術特色:家書中涉及的藝術領域相當廣泛,談到了美術、音樂作品,及談到一些表現技巧,藝術修養,整個的家書真情流露,表現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文字生動優美、感人至深。

精彩片段

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峰頂。

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閱歷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母親的關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於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摻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休慼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樂理學習

你出國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難,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對所在國的語言程度太淺。過去我再三再四強調你在京趕學理論,便是為了這個緣故。倘若你對理論有了一個基本概念,那末日後在國外唸的時候,不至於語言的困難加上樂理的困難,使你對樂理格外覺得難學。換句話說:理論上先略有門徑之後,在國外念起來可以比較方便些。

語言學習

我特意跟你提,為的是要你別把俄文學習弄成"突擊式"。一個半月之間唸完文法,這是強記,決不能消化,而且過了一晌大半會忘了的。我認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點,學得慢一些,但所學的必須牢記,這樣才能基礎紮實。貪多務得是沒用的,反而影響鋼琴業務,甚至使你身心困頓,一空下來即昏昏欲睡。

《傅雷家書》讀後感

這可能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而是一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靈對話。

此書始於1954年,終於1966年文革爆發,共186封。傅雷,中國著名翻譯家,與妻子生下兩子,傅聰長子,著名鋼琴家;傅敏,傅聰胞弟。

“車一開動,大家都變成了淚人兒,呆呆地站在月臺上,等到亢長的列車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1954年傅聰到波蘭參加比賽並留學,全家到火車站送別傅聰。這是本書的第一句話,故事就這麼開始了,長達12年的通信也就這樣開始了。

朱梅馥,傅雷妻子,傅聰母親,這個被譽為成就傅雷一生的女人。對傅聰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相比傅雷對兒子的關心,是那種各個方面都給兒子幫助,亦師亦友,而母親就是一個純粹的母親,純粹到跟眾多母親一樣,簡單地只想關心在海外的孩子。

信中提到“你走後的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等到空下來,或是深夜,就老是想著你。”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滿滿的母愛。母親寫的信,其實很好區別於父親寫的。最大特點,不管與傅聰聊什麼,最看重的都是他的身體,他的家庭,他的生活。母親寫的信,總會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脫穎而出,眼前一亮。當然,母親也並不是不提及傅聰的音樂生涯,但女人畢竟是柔軟些,教育方面自然是遠遠不及父親傅雷。對待傅聰蒸蒸日上的鋼琴事業,母親也只是在背後默默支持。

傅雷夫婦總是叮囑著傅聰,工作再忙,也要休息,也要抽出空來寫寫家書,聊聊日常,不是因為有所託才寫信,他們想要表達的只是“家書抵萬金。”

“我差不多無時無刻不在唸著你!這次的信隔了而是天才收到。知道你病了今天,媽媽更加心痛了。不能照顧你,真有些難受,為了我們也要特別當心。”看到這,實打實的被這種母愛所打動,看起來最平凡的語句,確是最不平凡的愛意,晚燈低垂眼神愈發深邃,字句模糊到純粹。

“平日沒有一天不想到你,只是痴痴的等你的信”傅雷的關心,永遠是那麼博大,好比父愛是山,母愛是水,所謂山翠水綠,百轉千回只是擔心兒子出門在外不放心罷了。

關心你飛的高不高,飛的遠不遠的是父親,關心你飛的累不累的確是母親!母愛給生命,父愛給尊嚴,閃爍在奔流不息的河。

傅雷與傅聰在藝術方面總會有不一樣的獨特見解,他們總會通過各種討論去商定一件事情的正反面。對於在外的孩子,他總會想盡辦法知道關於他身邊發生的的一切,在必要的時候總能給出自己的建議:比如知道傅聰為了演奏會,一天要練八小時的琴,這時,他告訴兒子“一個非常敏感的演奏家,由於神經的高度緊張而導致悲慘的結局,屢見不鮮。”同樣傅雷也會毫不吝嗇地指出傅聰的不足之處,甚至於彈琴上的一些小細節。而當傅聰獲獎的時候,傅雷夫婦總能興奮好幾天,在比賽期間,也跟著一起緊張著,每天都伸長頭頸等著好消息的到來。

傅雷夫婦的愛永遠是那麼無微不至,他想成為兒子能傾訴的對象,而不是所謂的名義上的“父親,母親。”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新時代代表的我們,卻與父母會因各種小事而鬧出可笑的矛盾,父母只是想我們更好,只是太怕我們走錯了路,選錯了地,才會有所謂的“強迫”所言,試問,何錯之有?

在文革鬧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傅雷夫婦卻還能在書信中對兒子絕口不提自己的艱難處境,還心心念念著兒子與兒媳誕下的兒子,該取什麼名字?他們還沒有見到他們唸了好久的凌霄(傅雷夫婦為孫子所起的名字),僅在凌霄兩歲生日的時候,離他們走上不歸路,也不過三週時間,傅雷夫婦留下了最後一封信

“我們在等凌霄兩週歲的照片,假如能寄一張他的正面照,我們一定會很高興。”

這是我們值得令人敬佩的一本家書,令人讚歎的一次教育過程,令人肅敬的一段父子情,母子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