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不仅要为贫困户“输血”

更重要的是“造血”

通过发展“造血式”扶贫产业

为贫困户增收致富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又是一个丰收年,产出的红富士又脆又甜很可口,年年收成都好,1000多株苹果树都挂满了树枝,采摘的苹果就等着销售了。”昨(18)日,记者在泸定县烹坝镇黄草坪村看到,60岁的村民张发元和他的爱人正在地里采摘苹果时说,泸定苹果具有色鲜、肉脆、化渣、细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等特点和糖酸味浓、品质优良、口感好、耐储藏的优势,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确定了“112318”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建设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农牧林产业带,并将大力发展泸定苹果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目前该县苹果面积约0.8万亩,年产量4000吨,年产值2000余万元,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县委、县政府已将苹果产业纳入泸定县2018-2020年农业产业规划,支持海拔1500米以上适宜地区集中连片发展苹果,力争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以上。

走上幸福的“致富果”

沿着国道318线烹坝段,经交叉路口,顺着一条S形蜿蜒而上的通村公路往上爬,从山脚来到山顶,穿过云层,再向上行,就来到了泸定县烹坝镇黄草坪村。抬头,是白云缠绕着青山,俯首,是果树掩映着的村庄,远处,是横断山脉与大渡河相依,近处,是灰瓦白墙二层小楼相连,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在眼前铺展。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黄草坪村

黄草坪村位于泸定县烹坝镇北面,幅员面积19.8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至2000米。全村有58户173人,可利用土地面积625亩。和张发元一样,该村大力种植、培育苹果,家家户户都在向阳山坡上种满苹果树,使苹果享受充足的日照,累积了较多的甜份,村民通过细心的浇水施肥,使果树的长势更好。到了苹果出产的季节,总有人慕名来到黄草坪村购买苹果,用于赠送亲友,或储存到过年时食用。该村苹果备受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青睐,已经成了泸定的著名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近年来,泸定县黄草坪村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特别在2003年以来,黄草坪村委牵头成立了“泸定县黄草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全村农户以承包土地、经济林木作为股本加入到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率达100%。通过IPM技术管理,并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黄草坪苹果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黄草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先后获得了由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一村一品”证书,由国家科协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泸定县烹坝乡黄草坪苹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荣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甘孜州知名商标等10余项荣誉称号。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截至目前,该村发展苹果基地1000余亩,年产150余万斤,年产值400余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31人脱贫致富,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种植苹果2000亩。同时,黄草坪村将销售渠道从线下销售发展到线上销售,2019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苹果300吨,销售额达200万元。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享誉全国的“樱桃谷”

“我家主要以种植红樱桃增加经济收入,这是靠近年来泸定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自一年一度泸定樱桃节举办以来,不仅打响了杵坭红樱桃品牌,还为村民增加收入、走上致富路创造了条件,感谢党委政府为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喜笑颜开地杵坭村种植户冷俐说。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位于泸定县城南17公里的杵坭乡,二月樱花开,三月桃花盛,四月红樱桃,五月水蜜桃。观光旅游环线贯穿全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乡仅杵坭村、金鸡坝村就连片种植樱桃400亩、水蜜桃500亩。近年来,杵坭乡以花为媒、以果为介,精心举办红樱桃节、四季节庆活动,全力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旅游目的地、康养度假集散地,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产村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2018年,杵坭乡抢抓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机遇,申报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按照“做实产业强里子、发展旅游补面子”的思路,补短板、强弱项。坚持规划引领,编制《杵坭片区精品村寨规划》、《杵坭片区乡村振兴规划》;坚持项目驱动,实施重点项目22个;引入社会资本——泸定县四人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资600万元建成二郎山地质博物馆,一期流转土地30余亩,打造集民宿、科普基地、农场为一体微田园综合体,三舍民宿成为全州第一家全智能民宿酒店;提档升级改造农家乐16家,游客接待中心、观光旅游步道、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连续九年举办“红樱桃节”,拉动旅游消费,累计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2018年杵坭乡人均收入达12000元,率先成为全县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乡镇。“如今农家乐越办越好,游客也逐年增加,多亏党委政府多年的关心支持,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尝到甜头的杵坭村老宅山庄刘万莉深有感受地说,真心希望远方朋友多来泸定一游。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杵坭村老宅山庄 刘万莉

短短几年,杵坭从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为生态、高效观光立体农业;从以往无一家餐馆发展到现今具有休闲、住宿、餐饮的乡村酒店36家;从一个贫穷落后,发展成为为现在“赏花品果 修身养性”就到杵坭的乡村旅游名片,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全域化得到体现,交通四通八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新村面貌得以整体提升。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牛背山下瞧“和平”

“以前主要以外出打工挣钱,维持全家的生活。去年通过村委会的努力,广东援建项目资金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帮扶,让我们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去年开始种植黄精中藏药材,为老百姓收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措施。”兴隆镇和平村村民黄明有欣慰地告诉记者。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兴隆镇距泸定县城东部26公里,所辖和平村是通往牛背山的“必经之地”,也是牛背山徒步登山的起点。牛背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和平村、下马厂村作为驴友和自驾游大本营的区位优势。和平村作为“牛背山下第一村”,已引导发展以网红——“邓军长青年旅社”为代表的农家乐23家,每天接待游客几十人至1200余人不等,发展旅游民宿成为兴隆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势之举。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2018年,和平村以广东援建资金367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入股泸定县致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3户农房打造旅游民宿,推动民宿接待提档升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下马厂村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村小学,投资100余万元打造牛背山别院,带动周边投资200余万元发展4家民宿,形成精品民宿群抱团发展。同时,为解决旅游淡季客源不足、收入减少问题,兴隆镇引导农户学会“两条腿走路”——旅游旺季搞服务、旅游淡季抓生产,依托蒲江对口援建打造贡嘎雪桃基地150亩、发展贡嘎中蜂200箱,依托广东援建打造中藏药材基地350亩,提质增效核桃、花椒等干果1000余亩,让乡村发展了产业、留住了人,保障了旅游服务。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过去以花椒、大白豆、苹果和青脆李为主,去年人均收入3000元,今年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通过去年转产,现在以种植黄精中藏药材、贡嘎雪桃为主,海拔一般在2000米均可种植,野生黄精在3000米也能生长。”和平村一组组长李进志这样说,目前黄精种植共有300多亩,三年后就有收成,到那时每亩收入就能达5000至6000元左右,由于签订了回收合同,销路不用愁。

泸定产业致富有门路,鼓起村民钱袋子

△和平村一组组长李进志

信息:康巴传媒

主 办 :中共泸定县委宣传部

泸定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 :刘 珊 杨祖军

监 制 :莫 蕾

编 辑 :杨子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