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美食

舌尖上的芜湖

一座城市标志性的小吃,必然是得到了大众认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做出名气不难,难的是一直保持初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在芜湖这座人杰地灵的江边小城里,很多真正有名的特色小吃,都藏在街头巷尾、毫不起眼的小摊中,大隐隐于市。


精选上好的粉蒸肉

滋味香咸,不肥不腻

晶莹剔透的糯米饭

圆软香黏,粒粒分明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褐色的渣粉

金黄的豆皮

银白的糯米在蒸笼中交相辉映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

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早在上世纪末,渣肉蒸饭就已经来到了芜湖人的早点中,芜湖最有名的几家渣肉蒸饭老店,最早都开在老一中附近。

每天一到饭点尤其是清晨,这里便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学生、老师、白领、大爷大妈,都聚集在这里等候一碗热气腾腾的渣肉饭。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外地的人不用尝,光是看这长长的队伍,便能知晓美味的存在。时至今日,许多漂泊在外的一中学子,逢年过节依然要绕回到这里,打包一碗渣肉蒸饭回去。

童年、美味、记忆、情怀,在这一刻交织在了一起。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在小笼的最下层放上豆皮千张

上面铺一层香糯米饭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将猪肉切成厚薄不一的片后

调料腌制裹上渣粉

一片一片地盖在糯米上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浇上酱汁,盖上盖子

揭开蒸笼

渣肉、米饭、豆皮的香气扑面而来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蒸饭的精髓在于渣粉几乎完全将糯米染成了渣肉的颜色,而豆皮同样吸收了渣肉和糯米的鲜香,看似油腻,实则不然。

一块渣肉,一口米饭,一杯豆浆,一碟小菜,或许还要加上烧麦、豆腐脑、小笼包,这,便是芜湖人的早饭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说起渣肉蒸饭的起源,这里面也是有些故事的

话说宋朝时有个姓朱的地方官,横行乡里怙恶不悛,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位做饭师傅灵机一动,将猪肉切成片裹上粉条,意为“把猪(朱)绑来吃”,以此表达对贪官憎恶。于是,这道菜一传十十传百流转开来,成为了江南美食的一部分。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作为芜湖有名的老字号,老一中门口的小金、小高渣肉蒸饭至今屹立在那里,数十年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因为这一份对初心的坚持,才让这些童年时的美好延续至今。

这一碗地道的渣肉蒸饭,是多少芜湖人关于美食最初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