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新年伊始,被命名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人傳人疫情正在蔓延中。目前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播途徑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那麼,個人在防控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強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加強鍛鍊,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是個體重要的防護方法。原本埋頭996的生活被打破,人們忽然也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大健康時代或許會全面來臨。

1.認識人體的免疫系統

在我們的認識中,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是殺滅病菌。其實免疫系統遠不止這點作用,它有三個功能:免疫防禦、免疫監視、免疫穩定。

免疫系統的構成和作用

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武裝部,產生源源不斷的兵員;胸腺:訓練基地,分選、培訓士兵;淋巴結:兵營和戰場;

免疫細胞:包括天然免疫細胞(如NK細胞)和特異性免疫細胞(T細胞)等等。

免疫分子:主要由 T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受抗原的刺激後產生。這些分子主要包括抗體、細胞因子、補體等,我們可以理解為士兵要戰鬥時的軍械物品,如槍彈、炮彈、手榴彈等。

免疫防禦即識別和清除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細胞;免疫監視即識別和清除體內表面抗原發生的變異的細胞包括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細胞。免疫穩定即識別和清除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其實免疫系統就像是“軍隊”構建了完備的防禦系統、監視警示系統和攻擊系統。一個人的免疫系統較強,那麼他不容易被病毒感染。

2.中老年人容易中招與免疫細胞息息相關

此次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被感染人群主要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這也說明一個問題:人體隨著增齡的過程,免疫器官逐漸萎縮,免疫細胞的成熟和發育也逐步退化,NK、T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比例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從20歲到60歲人體免疫力會下降約60%,其消滅細菌、病毒、癌變細胞的能力也會減弱,容易導致癌變細胞聚集,產生各種疾病,甚至引發癌症。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生產免疫細胞的“工廠”胸腺也在不斷退化萎縮,免疫細胞數量減少的同時,細胞的功能活性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機體防禦力被削弱後,傳染病的易感性大大增加,病程也會因此而延長。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科研人員和專家對新冠病毒的致病原理和病人的病程進一步研究,針對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法也在迅速更新中。幹細胞是一類具有歸巢效應和多向分化潛能,並具有免疫調節能力的始祖細胞。多數人都覺得幹細胞跟“萬能王”一樣,可以修復治療多種疾病,那麼它在此次新冠肺炎種種治療中如何作用?

4.免疫力制勝,幹細胞先行

病毒之下,我們發現了免疫力才是病毒戰爭中最大的競爭力。然而,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需要的是穩定的體內環境和源源不斷地強大修復能力。這個提供遠遠不斷地修復再生能力的“發動機”就是幹細胞。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幹細胞分裂,幹細胞作為一種具有增殖和分化潛能的“萬能細胞”,在體內可以分化為各種免疫細胞,調節免疫系統。美國的專家在研究的時候發現,幹細胞可以讓免疫系統裡面的細胞再生,只需要將一小部分的幹細胞移植到體內,就能夠快速的修復體內的免疫系統。

在美國一項二期臨床試驗中,UCLA的研究人員通過修飾患者自體幹細胞成功治癒了9名完全缺乏免疫力患兒,使他們過上正常人生活。由此可見,幹細胞真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未來幹細胞一旦被普遍使用,那麼人類的身體將會變得更加的強壯,人們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也將會更加的從容不迫。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因此,免疫功能高效運行,重點就是有一個強大的“發動機”。免疫力提升,幹細胞先行。而作為人體內種子細胞的幹細胞,這個時候就成為了我們對抗未知病毒的一個殺手鐧或者說是一匹黑馬。這也就是為什麼幹細胞在這次對抗病毒的角色中,異軍突起。一方面,通過補充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補充免疫細胞的軍庫儲備,在避免過度免疫的同時,加強免疫系統對敵軍的敏銳探索,有效打擊,實現的了免疫系統的雙向調節。另外一方面,針對已經被累及的臟器,比如我們的肺部,幹細胞進行特定修復,將被病毒毀滅的家園進行重建。

5.歸巢效應,修復損傷器官

幹細胞“巢”作為一種特殊的微環境,是幹細胞存在的基礎,可以給幹細胞提供養分,向“家”一樣保護著它;“巢”還可以通過不同信號途徑調控著幹細胞的行為,使幹細胞的生長、更新和分化在生理條件下處於穩定平衡狀態。歸巢是幹細胞臨床有效治療的關鍵。接受幹細胞治療後,病患身體哪裡有損傷,移植的幹細胞就往哪裡遷移,類似於紅十字會,哪裡有疾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及時修復受損的細胞,同時激活休眠中的幹細胞。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2月2日,李蘭娟院士提到了將針對重症病人使用幹細胞,以減少重症死亡率。在2月3日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也點名提到了各地科研機構對幹細胞用於新冠病人治療的科研項目。

李蘭娟院士在採訪中提到:“很多重症病例的死亡有可能是因為體內腸道消化系統和其它器官受損引起的。”因此,她的團隊通過為重症患者進行腸道微生態治療和幹細胞的體內修復,可以很好的排除此類死亡原因,大大減少病死率,也可減少治癒後患者的器官損傷性後遺症。

大敵當前(病毒),誰能挺身而出(幹細胞),免疫力制勝

神奇的幹細胞,成為我們在疫情陰霾下治療修復的福音,它的神奇之處遠不止這些。

細胞治療前景廣闊,未來細胞治療產品有望成為超越單抗的新一代活體藥物。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生物醫學正以驚人的速度帶給人類一個又一個的科技突破,讓更多患者受益。

注: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網絡用於知識分享,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