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于丹算是国学大师吗?

敏学


何谓国学?何谓国学大师?

国学者,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经过后世二千年的补充完善提炼,并加以细分而产生的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领域的统称。

国学是与西学相比较而产生的学科,也可以称之为东学,是与西学平等的学问。当然在中国历史五千年的长河中,由于中国皇帝们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认为除中国之外的人全是蛮夷化外之民,中华文化课代表了先进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西方文化是落后文化,导致中国国学失去了和西学交流融合进步的机会,并且快速满后于西学。

何谓国学大师?

所谓"国学大师"者,指人们对在国学学问上有很深的造诣者的尊称。具体说有三个维度:立言、立功、立德,三位一体称之为大师。

公认的国学大师大概有这么几位: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从中不难看出,没有于丹于大师的名字。

真正的大师,是有自己独特见解在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并且是学问和品德方面之典范。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大师应该有自己严谨认真一的学术态度,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要有客观公正的立场。

比如说研究论语和庄子,就要回到历史上孔子说论语和庄子写庄子的年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来谈论语和庄子才有意义。就象我们引用别人的话,脱离当时的语境,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一句话、一个思想都是不科学的。

研究国学,既不是推崇拔高国学,也不是贬低国学,只是客观公平的评价国学,从中找出来可以融合进现代文明的思想,为建设一个民主科学新中华文明而做一些总结积累。

有些人评价历史和国学,就不是一个科学态度,因为他认为金国的人和土地现在是中国的,所以岳飞就不是民族英雄。评价一个人物一个思想,如果不能回到历史原点,站在当时的朝代背景下看,都是脑子进水的表现。

而于丹大师就是这样的人物,脱离当时的背景去谈孔子和庄子,扭曲事实,不尊重事实,更是一种媚俗,更客观一点说就是鸡汤。

我一直认为写鸡汤就去写鸡汤,这东西在中国是有市场的,没什么对错。但你非披上国学的外衣,那就是在污辱国学,那就是你的错。

还是遵照上边写的如何解读国学的态度,我们来分析一下孔子的论语。

孔子的年代是春秋中后期,当时正值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纷纷争霸,吞并小国,天下大乱。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天下大治开药方,孔子也是其中之一。

孔子认为,当时之乱的根源在于礼崩乐坏,周礼受到了破坏才导致尊卑失序,天下大乱。因为孔子开错的药方,所以在当时孔子的学说根本得不到重视,最多被当成花盆做个摆设,不会得到重用。

有人说,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当时山东鲁国的地方,最开始居住的是东夷人,东夷人尚武好斗,不管是前朝的商人还是后来的周人都非常头痛,因此周公制定周礼,周公的小儿子成了鲁国首任国君。他在鲁国强制推行周礼,硬是把尚武的山东人变成了循礼的呆子。丧失了血性和斗志的鲁国始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国,尤其是身边的齐国相比,齐国人也是山东人,但不大相信周礼,保持了尚武习性,因此成了大国。

到了孟子的时候,孟子还是在强调周礼和仁义无敌论。结果一个小国的公子来向孟子学习百里之地取天下(孟子吹牛说,只要讲仁义,就算只有区区百里之地的小国也能取天下,他举例说周灭商就是如此,当然这不是事实)的真理,孟子马上就不装逼了,告诉他,国有百里,能存活尚且不易,何来取天下。说明孔孟之道是多么不靠谱和不得人心,这时的人是指当时的社会上层,不喜勿喷。

孔孟之道只是到了皇权专制时代,成了皇帝愚弄人民的工具,才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披上合法的外衣。其实就是到了皇权专制时代,皇帝们也是内法外儒。也就是说,你如果听话我给你讲儒家仁义,你如果不听话我给你国法伺候,本质还是以法治国的内核。

历史上的儒家和皇帝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儒家得其名,皇帝得其利。皇权专制时代是极其独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明明是从别人手上抢来的江山,又怕被别人抢去,就说是自己仁义,上天赐给我的。别人来抢就说别人是不仁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这难道就是儒家思想吗?

于丹大师讲的论语有什么问题呢?

于丹和皇权专制的皇帝一样,根本不懂儒学,当然他们也不想懂儒学。

他们只是想借助儒学的外衣来讲鸡汤,挂羊头卖狗肉而已。《论语》只是载体而已,她要做的只是政治学术的投机者罢了。她是学术沦落的成功获益者,也是当今大学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

周星驰说,我是个演员,因为他真是演员。而于丹说自己是国学大师,其它她也是一个演员,一个特别会装逼会包装的好演员,我相信她一定认真读过《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名著,要不然何以演的如此投入,如此逼真,差点连她自已都信了自己所说的东西。

读国学,学文化,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板登要坐十年冷,没有速成的可能。 为什么慧能说人人可以顿悟成佛,马上成了大师。就是因为这么说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速成的问题。没有人有太多耐心花时间去学习一个东西,能不费劲的学懂某样装逼知识,用最低廉的价格(付出最少的脑细胞)买到文艺青年的感觉」,才是大家的需要。

作者:孙天任
真是不怎么懂。她的论语心得,交稿的时候(递交了演讲稿)是远远达不到出版要求的。中华书局(国内最好的古籍出版社)为了做于丹这本书,专门组织了一个编辑团队,从章节体例设计,遣词造句,到每一处引文的核实,都做了大范围的修改。当然,结果是皆大欢喜,书卖了数百万册,版权销售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并不是什么内幕秘密,我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某出版社社长(一位很不错的出版人)给我们做编辑应用文讲座时,编辑方案一节就基本摘录了论语心得的编辑计划,显然,他认为这是很出色的一次出版行为。图书编辑对稿件进行大修是很常见的事(当然,组织编辑团队还是不多见的),很多出名作品的背后,都有编辑的心血。对论语的诠释引申,两千年无数人可有无数心得;但古文文字的讲解,并非什么情怀鸡汤,而是有客观对错标准的。中华书局接到这部稿子,努力加以修葺,以符合出版要求,并赚取更多市场利润,是符合编辑之道的。同样是讲论语,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大量事实性错误都没有纠正,这才是编辑的失职吧。论语心得的热销,给中华书局的经营带来较大的改观(学术出版社总是不太宽裕),让中华书局有更多底气做一些注定冷门的古籍和专著。我觉得对历史爱好者,这也是一件好事。看不上于丹,不去看就是了。

为什么于丹能讲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我顺便告诉大家,于丹是艺术传媒学院的老师,搞策划包装是本行,营销方面是有天分的,于是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国学大师,也是大概率事件。


新知传习阁


不论于丹,还是余丹,不论是张王李赵等的,首先国学大师咋个算法咋个评法,俺是不得而知,是以做不了裁判评论,总不能各抱一怀,各家爆各家的大师。终究是你争我夺,大师花开谁家,为谁家添光加彩,这么看想法未免鄙陋些。

耳闻,有国师一说,国师大家不陌生吧,学点历史,或看过古装历史剧的,再或看过古典文献、小说等的。首先大家,得搞明白,中国古代是没有国学大师一说的,但是,国师是的的确确有得一说的。国学大师一简称可以是国师、国大师吗,当然不能了,国师那是皇帝之师,挨不着一般人瞎评论的,

其实,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这个倒有根据的,据说,最早提出者是章太炎,后来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这大概较早较时髦的解释了。但是,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其一。

综上,吾不知谁谁谁,算不算什么国学大师不大师。但是,多少往学问(就算所谓的国学)上真研究,总比评头论足好吧......dudu


质跃


题主提出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如果于丹可以被成为国学大师,那么,各大高校中国古代哲学这个专业就可以取消了。

对于丹的印象是从当年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开始的。于丹讲论语,彻底火了好久。从客观上讲,在当时国学还没有像今天这么炙手可热的时候,于丹在央视讲述她读《论语》的心得,这无疑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普遍化。

好多不知道《论语》的人、没有读过《论语》的人,因为受到她的影响,开始读《论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于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于丹的问题不在于她讲《论语》有什么问题。因为读书,每个人读出的感悟、体会都不同,搞文学鉴赏的有一句话“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塔”,每个人的经历、阅历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内容也不同,所以,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到内容是不同的。这是我们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以及个人思考能力决定的。

《论语》这本书,怎么读都可以。可以作为哲学书来读,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还可以作为教育书籍来读,这些都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这样读出来的内容只是我们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读书体会”,我们可以拿出来和朋友分享,但是用这种“读书心得”来解读《论语》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是要解读《论语》,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据可循,经典流传下来不易,不能在我们手里、嘴里把经典走了样、变了味。《论语》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内容远非一锅心灵鸡汤所能解释阐明。作为一名专业学者,如果是要解读原文,首先要尊重原文的原意,只有原原本本把内容弄懂了、吃透了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做学问必须的也是基本的原则。

于丹讲《论语》,如果只是在分享“读书心得”的层面上和观众交流,是值得欢迎的,但是,如果把她放在“国学大师”的位置上,是会羞煞人的。尤其是当本人也自以为配得上这一称谓的时候,更是让人汗颜的。

“术业有专攻”,作为一名学者,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发奋刻苦,更应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

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繁星国学,和我们一起走进经典之门!


繁星国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跟随笔者来了解一下于丹其人吧!

首先,于丹的年龄也不小了,她出生于1965年,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导,还是北师大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院长,还是国务院研究员和媒体策划人。此外,她还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讲授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在海内外掀起了广泛的热议。她还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等书,销量好几百万册。

从上述履历看,于丹也算是一个才女了,但是社会对其定义只是知名文化学者,而不是国学大师,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对传统文化解读的深度不够

于丹虽然通过电视媒体的方式向大众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她普及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传统文化,不能深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含义。而且其解读已经被不少专家和网友发现存在错误的地方,这就比较尴尬了哈。

2、资历和学历不够漂亮

于丹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其学历和一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教授相比较,显得太LOW了,而且其任教的学校也不是国内顶尖的高校,因此,很多北大和清华的教授对其学问是不认可的,包括一些热爱、了解国学的网友对她也不买账。

3、学术成就不是太突出

除了对《论语》、《庄子》等基本传统文化进行浅显解读外,在国学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进一步的成就,还是停留在仅仅进行表面解读的阶段,这并不是真正研究学问该有的样子。反观其出名了之后,穿着暴露,反而社会事务参与的比较多,开始追名逐利起来了,为真正的学者所不齿。

综上笔者认为,于丹只能被称为知名文化学者,而不能被称为国学大师。


梦归秦淮




可以肯定地说,于丹根本算不上国学大师。

国学包含的范畴太广博了,凡是跟中国学术有关的学问,都可以称作国学,如,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天文地理、伦理学、中医学、考古学、宗教学,等等。

国学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根基和财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

在这些文化学术体系里有极高造诣和突出成果的专家,才会被冠以“国学大师”的称谓。



国学大师总是凤毛麟角,上个世纪,也仅有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钱钟书、马一浮、郭沫若等人被称作国学大师。

而当代,至季羡林、南怀瑾前几年去世后,再也没有人有实力够得上国学大师的称号。

于丹研究过《论语》、《庄子》等学说,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通过电视栏目把它们讲解出来,由于她的口才不错,善于调动听众情绪,并且讲得通俗易懂,一时间,吸引了极高人气和关注度,普通老百姓一下子被她的气场唬住了,就想当然地认为,于丹极有学问,是大师。



如果仔细分析于丹的讲解,会发现,漏洞和错误很多,根本原因还是她研究得不够透彻,没有领会这些学说的要诣。现在回过头来看,于丹10年前的讲解,更像愚弄全民的骗局,是她有的放矢的结果,她为自己聚了人气,同时也敛了财,说明她是一个极会为人处世的聪明人。

在其它领域,于丹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涉猎过,把她冠以“大师”就更说不过去了。

如果把于丹放在我前文提到的这些人中间来比较一番,就会发现,于丹在他们中间,就像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在一群才高八斗的博士生之间,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小学生只能仰视这些人,她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鸿鹄迎罡


刚刚,于丹卸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的新闻刷了屏,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已经澄清于丹卸任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但依旧阻挡不了大家的热议,总觉得她的罢免有些不同寻常,甚至不少声音是“于丹出事情了”。


一个人事调动带来这么大的热议,同于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对于丹的评价由她在《百家讲坛》时期的全民热捧,到不少专业人士对她所讲内容的质疑,她自己一系列雷人的语录,像雾霾严重时期她的鸡汤疗法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到如今大众对于丹的印象已经是负面居多。


在于丹讲《百家讲坛》的零八年前后,如果说于丹是国学大师,一部分极度喜欢她讲的内容的观众可能会同意,现在说她是国学大师,恐怕连那一部分观众都不会同意。

于丹肯定不是国学大师,她只是电视文化节目兴起初期的一个文化明星,她讲的方式合乎观众读者的需求,但她所讲的内容,像讲解《论语》就有很多知识性错误,并且会有单一化鸡汤解释,对读者观众的影响很难说是好还是坏更多一些。

你对于丹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先来说说国学是什么。

一门学问,若不是为了和外来的学问做区分,就不必冠上一个“国”字。

日本也讲国学,勃发于江户时代,正是为了与“兰学”等外来学问相对应,突出本土文化的主体性,有时国学即指国家神道,有时则指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日本古典学问的学问。

明治时代的国学运动,就是在西方文化、学术的强烈冲击下,萌发的保卫本土文化的思想潮流。

中国的情况与之类似,也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诞生了挖掘本土学术方法、资源能和现代学术相适应部分的思潮,章太炎、梁启超等人说国故也好、国学也罢,用意就在这里。

这里必须要指出一点,西方学术之强势,是无法绕开的,罗志田等思想史学者都发现,历史上的崇尚国学也好,文化保守主义也罢,用的还是西方的路子,纯粹的国学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根本就没存在过,乾嘉学派不会自认是国学,学术视野、方法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所以就可以知道,国学是一个有语境的词语,必须放在中西对比的大背景上,它才有意义,它指的就是对在中西文化大交流开始之前,诞生于本土的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继承和传承。它一定聚焦于对传统的方法,传统的研究视域,中国(华夏)的问题的研究。

明白这一点,就很好判断一个学者的学问是不是国学。钱钟书的《管锥编》是国学,训诂、考据的传统方法,研究诗词,说钱钟书是国学大师毫无问题。

季羡林,用德国语言学、宗教学的方法,运用吐火罗语等死亡的外国语,研究域外的文化,说他是国学大师,意思是印度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话说回来,于丹是不是国学大师?她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她研究的是什么?她继承和发扬的是什么?都没有,看不到的。

经史子集,自汉以降,解读论语是经学家的事,有一套考据、注解、索隐、辑佚的办法,于丹有继承吗?你猜。

既然有方法,自然有成本大套的文献放在那里,《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于丹能讲解,能发扬吗?你猜。

经学也是有传承的,师傅传徒弟,有诗人喊出“一经何足穷”,反过来证明一本经是很难穷尽的,师傅传徒弟,一学很多年,尚且无法精通,一个搞影视学、半路出家的,有传承吗?你猜。

所以于丹是不是国学大师呢?我这么说吧,都是弄《论语》,杨伯峻先生是大师,传统方法门儿清,对经文考据、注释之细为一代典范,还有师承,杨树达、黄侃,百度一下,看看这两人是什么地位。对比一下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于丹心得》、《于丹感悟》,自然会知道。


锻彰趣义


于丹是国学大师。高晓松是当今大儒。如果说,现代中国人把一些聚光灯下的走穴明星捧得如此之高,那只能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我们天天嘴里说着弘扬传统文化,绝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提起大师这两个字,最起码应该是神圣的。都说民国出了很多学术大家,那我今天就举个现代的例子吧。

姜亮夫先生,我国著名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学、历史文献学专家,从师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等文化巨擘,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谨严、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



姜先生毕生从事楚辞学、敦煌学、古汉语、古史古文献研究,共有27部专著和近百篇论文传世,尤以楚辞和敦煌研究成就突出。《楚辞通故》一书,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在敦煌学的研究中,姜先生不仅在国内,而且远渡重洋到国外,收集散失的敦煌卷子,撰写出250多万字的著作,为祖国保留了宝贵的学术价值极高的文化遗产。

2002 年,皇皇24 卷的《姜亮夫全集》出版,内容涉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楚辞学、敦煌学、历史学、地理学、古文献学等诸多方面。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一千二百多万字的篇幅,都是老先生用毛笔、钢笔手写成的。



这样的学人才配的上大师的称号。如今,知道姜先生的名号的人越来越少了,实在是令人悲哀。


大先生的故纸堆


于丹算国学老师,但国学大师,实在谈不上,这是非常客观的讲。

刚来北京的时候,因为家在小西天附近,工作之余,也慕名到北京师范大学去蹭过于丹的课,那是2006年中到2007的上半年的时间段吧,于丹的课和语言,都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也很生动,是属于绝对的好老师那一种的,在讲课上很下功夫,如果不是这样,她也不太可能后来通过讲《论语》大火特火起来。

但可惜的是,虽然能够容纳二三百人的教室,跟所有老师讲课一样,同样稀稀拉拉,听课的人,能够坐满中间的三分之一,就很不错了。这个确实不怪老师,逃课缺课的学生,实在太多了。

但综观于丹的讲课和著作,对国学,尤其是论语的观点,仅仅停留在讲解和诠释,引申三方面,这跟翻译,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而要成为国学大师,还需更进一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能够从中国国学中,升华总结出来一些东西。显然,于丹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董江波


您说呢?101岁高龄的饶宗颖先生仙逝之后,估计华人世界堪称大师级别的人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吧!随着季羡林先生的过世,更是白云千载空悠悠了。

曾经有报道说,季羡林先生生前就国学文化范畴内,都不承认自己是国学大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教书匠”,当然也是先生自谦,但按这个逻辑思维方式来判断,有了前车之鉴,那么我想还有谁敢大言不惭,自封大师呢?

饶宗颖先生辞世后,还有大师吗?饶先生生前曾与季羡林齐名,和钱锺书并称,他与钱锺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

饶先生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造诣深不可测,著作等深。作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文字,还精通梵文、巴比伦古楔形文字等“天书”。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诗、书、画、乐的造诣也极为高深,学贯中西。

他自己曾经说过“三颗心理论”:第一颗是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凭借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凤凰网曾经称他为“开启生命智慧的百科全书”,并在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上,授予他“国学终身成就奖”。他所提倡的“保持自在,为人休学”的治学态度,为世人所敬仰,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高低长短,通过对比我们大概应当有一些认知了吧!于丹老师不知有何感想?另外,就学术成就方面暂且不论,治学态度的严谨务实上也略见一斑!虽然饶先生身为香港知名学者,但为人处事低调不张扬,作为大陆的很多人也是在先生去世后百得以知晓。不由得感叹,自古以来的大学问家,只有能耐得寂寞才能沉下心来参透学问体验人生,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相比之下,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正是做学问最大的忌讳!

这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敬请关注交流,留言评论转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