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01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位年輕的母親開車送孩子到學校時,對她說:"媽媽沒有時間陪你,但媽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將來送你到更好的學校學習,你懂嗎?"

女兒說"我知道",但接著她又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賺很多的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母親聽後一腳剎車停在路邊放聲大哭。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孩子真不孝,竟然想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可是,按照這位母親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來看,媽媽認為賺錢送女兒去最好的學校就是愛,女兒認為送媽媽去最好的養老院,何嘗不是對等的愛的表達方式呢?

我們總以為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了,卻不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很多父母總是說,現在的社會競爭這麼激烈,除了要應付工作和應酬之外,還要時刻準備充電,不讓社會淘汰,哪有時間帶孩子?

可試想一下,當你的孩子對你說將來要送你去養老院,你心裡是什麼滋味?肯定也不好受吧。

錢買不來所有東西,你認為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看到了錢,並沒有愛。

春晚小品《真假老師》中,賈玲曾說過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孩子需要的不是錢,而是陪伴。

02

可說到"陪伴",許多父母會說,就是多陪孩子唄,我已經做得很好啦!即使再忙,每天也會抽出時間和他呆在一起……但與孩子"呆在一起"就等於陪伴嗎?

那不過是低質量的陪伴,除了消耗時間,還磨損了彼此的感情。

比如和孩子坐在沙發上,他玩他的ipad,你玩你的手機,這不是陪伴,僅僅是陪同,你們雖然離得很近,心裡卻很遠;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比如對於孩子的一切,你事事親為,怕他摔,怕他疼……這不是陪伴,僅僅是照料,後果就是家裡多了一位"小皇帝",衣來伸手,天下我最大;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比如孩子考試不及格或者哪方面做得不夠好,你花了幾個小時對孩子進行"指導糾正"……這不是陪伴,而是說教,不過是讓孩子壓抑自我,害怕與你面對;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

這些陪伴,都是無效的,它就像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樹立了一堵厚厚的高牆,即使彼此就在身邊,也看不到對方的心底。

而所謂的陪伴,不是陪伴本身有多重要,而是陪伴過程中的愛、溫暖、體貼等正面的情緒能被孩子感知到和學習到。

但很多父母的陪伴,僅是保證了孩子的安全,滿足了孩子的吃喝,加強了孩子的黏擾及依賴……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03

高質量的陪伴,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卻能最大限度讓父母和子女建立美好的親密關係,幫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強大的安全感。

比如放下手機,走進孩子的世界,瞭解他們喜歡什麼,培養他的興趣,增進彼此的距離;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比如讓孩子學會穿衣吃飯,不必事事照料,培養他獨立自強的好習慣,不再事事依賴你;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比如孩子亂髮脾氣、蠻橫無理時,不要說教"糾正",而是和顏悅色地告訴孩子要有禮有貌,做個知禮、懂禮的小紳士或小淑女;

孩子最需要什麼,我們是給ta很多很多的錢,還是很多很多的愛!

……

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真誠的接納和欣賞,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它不是單純地陪同,不是過度地照料,更不是嚴厲地說教。

它需要父母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細緻入微地觀察,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04

曾經看過一句話:

"孩子99%的成功源於父母1%的改變",說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高質量的互動與陪伴,用溫暖、有愛等教養方式,幫助孩子成長,達成"人生最好的禮物"。

值此六一之際,希望各位父母給予自己的孩子一些高質量的陪伴,這是你們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不要說"工作太忙沒時間",等你忙完了,清閒了,孩子已經長大了。

龍應臺曾說:"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不要等到孩子都長大了,才想到,"哦,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陪陪孩子。"可那時,孩子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它已經過了"有效期"。

所以,當你不知道珍惜的時候,上帝自會將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

明天就是兒童節了,好好的陪陪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