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明朝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为什么有一个太监的陵墓?

明朝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为什么有一个太监的陵墓?

崇祯皇帝思陵

明十三陵是北京一个重要景点,里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但是就是在这个皇家陵园内,崇祯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个太监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陵墓属于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因为王承恩在明朝灭亡之时仍能忠心于崇祯皇帝,受到世人尊重,被安葬在崇祯皇帝身边。

明朝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为什么有一个太监的陵墓?

王承恩剧照

王承恩于明朝万历年间进宫,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身边照顾,陪伴着朱由检一路成长。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王承恩也是魏忠贤势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贤要迫害朱由检的时候,王承恩选择帮助朱由检,最后在朱由检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半辈子,任司礼监太监,但是从来不弄权,一心帮崇祯做事,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人。

明朝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为什么有一个太监的陵墓?

崇祯、王承恩上吊自杀剧照

公元1644年明朝大厦将倾,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大学士李建泰、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臣勋贵纷纷投降;武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人空有数十万兵马却狼狈而逃;江南地区的文武大臣已经抛弃崇祯,谋划另立新君。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皇帝生死相随,提督北京兵马和李自成大军拼死作战,最终和崇祯皇帝一起吊死于煤山之上。

明朝十三陵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为什么有一个太监的陵墓?

王承恩陵墓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际,世受国恩、享尽荣华的文武勋贵纷纷投降,几十万兵马未战先溃,最终只有一个出身卑贱的太监王承恩誓死保卫皇帝,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却突显出了王承恩忠贞性格,受到世人称颂。因此当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顺治、康熙两代清朝帝王还亲手为王承恩撰文立碑,称颂这位太监的忠君节烈、不事二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