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上月初到茅台镇转了几天,跟人家谈点事儿。招呼我的是茅台镇一个酒厂的老板,酒厂在赤水河谷旁的山腰上,离茅台镇有几公里不说,上坡的山路又窄又弯,到临进厂区时还来了个二百多度的大转弯。不是熟路的司机,是没法把车子开到厂里的,酒厂已经开了二十多年,连老板娘都未曾开车进过厂。所以,除了特意安排我们在镇上吃了两顿著名的合马羊肉和黄辣丁外,其余几餐就在厂内解决。

菜是在酒厂里的小厨房做的。这个酒厂年产能近千吨,每年九月九开始投料始,就有一百多工人在厂里忙碌,专门有个厨房给工人们做饭,请的是外面的专业厨师。但老板在办公楼里还设了个小厨房,专供自己一家人吃饭、宴请。做饭的人不是专业厨师,却是自家亲戚,两位远房阿姨,她们不会弄什么花样,做的是精致可口的家常菜,却吃得我眉开眼笑,好似上人家家里做客一样,真有宾至如最之感。有些餐馆小老板发誓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效果是菜做得和他老婆做的一样难吃,服务员的脸色和他老婆的脸色一样难看。我不是这种感觉,而是一种平时到好哥们家吃饭的感觉,菜好吃,气氛也舒畅,关键吃的真是私房菜。

现在做餐饮生意,什么点子都有人挖空心思地想出来。标榜家常菜甚或私房菜,就是一种举国上下常见的做派。家常菜家家都做,但未必都做得家家好吃。很多人回忆起来说,班里某某同学家的菜好吃,一个班四五十人,能让人说他家菜好吃的不过几位同学。以前邻里邻居往来较多,一个大院、一条街上,哪家做菜好吃,也都是有口皆碑,比例也不会高,不会整条街上的人家做菜都好吃。标榜家常菜,只不过小餐馆为自家做菜味道差、菜色恶劣而打的预防针。

同样,私房菜原指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在别人家里吃到的拿手好菜,通常属于“三无”,对外无店面招牌,无固定菜单,无专职服务员,但菜的烹调技法往往是祖传的,有独特风味,而且限量供应,餐馆无法吃到,多源于古时的深宅大院,位置比较偏僻,各具特色,相对低调。其起源于当年高官巨贾们“家蓄美厨,竞比成风”,他们和自家所豢名厨共同推动,形成了一道道名菜。如民国时北京的谭家菜的鱼翅,广东的江太史公的“太史蛇羹”,由于极具自家特色,因此形成了私房菜。现在满大街的私房菜馆,不但有招牌执照、菜谱和服务员,还使劲吆喝,人声鼎沸,唯恐别人不知道,高调得很,吃多少都供得起、麻婆豆腐、水煮肉片随便点。他们祖上并没有发达过,请的厨师也多是三脚猫,往往连味道和菜形都巩固不下来,随便乱炒一通。所以,标榜私房菜的都是小馆子,中档以上馆子都没脸说自己做私房菜。三两个人临时解决一餐可以,决无任何让人留恋之处。要请那些不怕得罪的客,尽管去私房菜馆订一桌好了。

我在酒厂里吃的这几天,当然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房菜。我拿私房菜或家常菜的名义来指代,原因是这两位阿姨确实只给老板一家人做饭,做的菜也不是哪个餐馆常见的大路菜,而是采购当地优质食材,加上自己种的,按照在家做菜的办法,也就是本地通常做法来整治。说私房,是别人吃不到;说家常,她们没专门学过厨艺,在家做菜就是这么做,不过在厂里做的更精美、细致一些,餐具、卫生也更讲究一点。

茅台镇所属的仁怀市为遵义市所辖,遵义菜属黔菜一大分支,贵州素有“吃在遵义”之说。黔菜系本身形成较晚,但发展较快,名气不小,以烹制山珍野味及鸡鸭、猪、牛、蔬菜豆腐出名,有烹调精湛、菜式繁多、菜式美观、风味独特之誉。较有名的黔菜有二百五十余种,味道有别于两广的鲜香、北方的清香、川味的麻辣,其特有风味为辣香味浓,尤其是咸和辣,很多特色菜肴都与辣椒有着密切关系,香型分辣香、咸鲜、糊辣、酸辣等十余种味别,辣、麻、酸是其突出风味,糟辣脆皮鱼、宫保鸡丁等都是黔菜的代表性名菜,香鲜醇厚,味美可口。

然而,对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来说,他们印象中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诸省市的菜,味道都是麻、辣、酸,这里面虽然有着重重误解,但不如本地人能够那么细致分出具体是哪个地方口味,是必定的。比如遵义菜虽属黔菜最大分支,但由于地域上紧挨重庆不远,其口味和其他黔菜又大有区别,或者说更接近于渝菜。但说遵义菜和重庆菜一个口味,更不对头。在味道上,重庆菜喜欢走极端,耍酷。辣就辣晕人,麻就麻翻人,酸也要让人酸掉大牙,做起菜来下料胆子大得很,火锅、汤锅类的菜,干辣椒一斤两斤地放。总的来说,遵义菜属于黔菜主要分支却有明显区分,味道受川渝影响较大口味却轻得多,更易于被域外接受。

遵义山水交错,“水田皆宜稻”“高山宜包谷”,“麦之类五”“豆之类十”,物产丰富,灌溉便利,既称“川南富地”,也叫“黔北粮仓”,历史上商业和运输业繁荣,是古盐运故地,餐饮、住宿业因而得到推动,推动了遵义菜的口味改造与适应。糟辣鱼、盐菜扣肉、汤杂烩,都是遵义人熟悉的本土菜,红白喜事上尤其少不了。看似普通却有着久远黔北历史饮食中的“八大碗”,起源则可追溯到明朝时的土司菜,这是当时是黔菜里的官府菜、宴席菜和绅士菜,集中了扒、焖、酱、烧、炒、蒸、熘等烹饪技法,逐渐成为遵义当地的传统席面。百姓人家遇年大典,多以“八大碗”宴请。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记录的这座长征队伍经过和占领的最大城市,有“遵义城中的酒肆均为川菜口味,有回锅肉、辣子鸡及各种泡菜等,价格便宜,非常受江西、湖南籍红军将士的喜欢”的印象。作为一位职业革命家,紧张战斗空隙间的一场美食,让他如此深深记住,说明了遵义菜确有不凡之处。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烧牛肉,这是个费时间的菜,但每一顿都做,接我们那天,顺便带回了十几斤预订好的漂亮牛肉。遵义一带的牛、羊肉肉极好,肥嫩味足。但牛肉不好做,刀工、腌制、火候都很讲究,稍不慎便易过火,炒得硬帮帮的,嚼半天还得吐出来。讲究吃鲜味的两广人,吃牛肉多是生炒,但一般厨师或家里掌厨的,大多炒不好,只有靠多做才能留些经验性的手艺。所以,全国大部分地区吃牛肉,多采取卤或炖的方式,做成熟牛肉,西南各省尤其如此。著名的牛肉面,就是把熟牛肉切片铺在面条上的,而两广的牛肉粉,多是下鲜牛肉直接煮成。而这种加了大量香料慢火细炖的牛肉,吃起来味道丰厚,不但牛味十足,而且口感颇适合,少有咬不动或发柴的感觉,原因在于这汤把温度和味道控制住了。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猪肚白果汤,这汤看着也浓,但绝对好喝,而且味道浓郁,香鲜味冲鼻。猪肚也是极讲清洗和火候的食材,把握不当动辄就烧老了,照样如啃皮鞋。川渝爱吃火锅,禽畜下水烫火锅烫,味道、口感皆惹人爱,但肠、肚多是先焯水至半熟,否则下锅就老,要吃非得炖在锅里,到最后才吃得上。我吃川菜火锅,一看到肠、肚是焯过水的,再馋也不点。在茅台吃的这个白果炖猪肚,却是直接生肚下锅,快起锅时才加点盐和白胡椒粉,味道很鲜,肚丝吃起来仍有生脆的口感,耐嚼。吃不了麻辣味的人,在西南各省,有这道汤也不至于饿死了。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回锅肉,由川菜传至全国,几乎成了中低档餐馆里的通用菜谱,发胖的姑娘可以拿和回锅肉共同的一个特点,来委婉掩盖自己的弱点——肥而不腻。每地做法大同小异,但在茅台吃的这份,是加了不少干腌辣椒做的。这种辣椒,不是寻常用盐水泡出来的,而是切碎后加盐和少许酒拌勺密封而成,酸、辣、咸味都很重,解油腻的好味道。加在回锅肉里烧,这三样味道和肉香味交织一起,吃得人心旷神怡。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烧鱼块,两餐做法不同,一是用红烧的做法,二是加汤来烧。两广人吃肉菜,喜欢鲜嫩,尽量保持原味,西南诸省却喜欢浓香味道,多采用这种红烧做法,重油盐,喜香料,擅麻辣,吃起来确实也是另一般境界。这道红烧鱼,看起来装盘就是满满地浮着油,但吃起来不会觉得油腻,倒是觉得鱼香醇厚。讲起来,两广人要吃本味,那须得鱼好而新鲜,但用这种做法,则大概什么鱼都可以一网打尽。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卤肉还是叉烧?考虑到西南各省并不太喜欢叉烧,而且这东西吃起来口感要比叉烧厚重得多,不似叉烧那种细嫩口感,所以断定还是卤肉,川渝黔都喜欢把大量禽畜的肉和下水卤来吃,葱、蒜、香菜拍碎或切段拌在一起,肉一点儿油腻感都没有,而且口腔内的刺激感觉丰富,也是一道清爽的下酒好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红烧鱼,颇似川渝的干烧鱼或豆瓣鱼,也是大肆宣扬麻辣咸味。但整条红烧,吃起来就不如直接烧鱼块来得爽。劈成鱼块来烧,容易入味,焦香的口感也比较均匀。整条红烧,外皮差不多焦硬了,内里的肉却还有没熟的感觉,要蘸着盘里的汁水吃。让人可以击节之处,也就是整个菜的味道杂合起来,让人觉得非常香。我的好些吃惯清蒸鱼的老乡,遇上这样做鱼,会觉得又委屈又愤怒的,怎么可以这样糟蹋一条鱼呢?当然,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口味,清蒸鱼确有可取之处,改改口味吃个红烧的,也可以吃得很嗨的呀。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凉拌皮蛋,是全国都有的著名小菜,做法、吃法稍有不同,但大多腌得整个蛋近乎墨绿色,外国佬再馋,看到也畏惧。在茅台镇吃的,腌得非常发,颜色艳丽,蛋心几乎红得透亮,蛋白也有一种通透的感觉,简直是喜气洋洋。垫点菜叶子在底下,把切成瓣的皮蛋铺在上面,再加上用酱油、陈醋、姜末和花椒下热油锅煎成汁水,浇上去,吃起来可真有一种辣手摧花的心痛感,下酒极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豇豆汤,豇豆这东西全国都有,叫法不同,在两广称为豆角,可净炒,也可加各种肉料来炒,最好吃的是腌成各式泡菜,极为开胃下饭,广西的米粉店大多摆有一盘辣椒炒酸豆角,免费供食客自行添加。但单独拿豇豆来打汤,从未见过。这汤水也不见得有什么引人的清香味道,反而有点儿“臭青”,喝起来颇为寡淡,连豇豆味都闻不出来,而且几乎不加油盐。但是,吃着一桌重口味的菜,喝着酒,很快就会觉察出妙处来。去油腻、清口舌、散酒气不说,真有一股荡涤肠胃的感觉。在西南诸省咸为主调的菜味中,出现这么一道菜,让人耳目一新。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还有一个汤,是豇豆加小南瓜一起打的。是那种很嫩的青南瓜,连南瓜味都还闻不出来,做成汤一样很淡。那几天,每顿饭都有这么一道汤。这是跟主题截然不同的一种神来之笔,衬托得很巧妙。妙的是,这南瓜、豇豆以及我们各餐吃东的空心菜、苕尖儿、油荬菜、西红柿等诸般素菜,都是在厂里开荒自己种的,用的肥料是废酒糟的渣,说原生态也好,绿色食品也好,吃起来就有一股鲜明的菜蔬味道,不似城里菜场买的瓜菜,不睁大眼睛辨认,还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这南瓜也做过清炒,切成片加辣椒、花椒和蒜来炒,味型还是麻辣咸,这南瓜本来还没长出南瓜味来,如此调制,吃到嘴的是西南菜的基本味型,就像在东北拿黄瓜蘸酱吃,吃的是黄瓜的口感,尝的却是东北酱的味道;或在广西蘸酱油、陈醋、辣椒调成的汁水,尝的就是广西味道了。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番茄炒蛋,全国再不会做菜的人,都以为自己起码可以做个番茄炒蛋。这道全民家常菜,每个地方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的,不少厨呆子,往往为先炒蛋还是先炒番茄手忙脚乱。有些地方炒出来,已经近乎西红柿鸡蛋汤,有的地方却煎成了西红柿鸡蛋饼。在酒厂吃的这道,属于炒得比较干的,但妙在鸡蛋是土鸡蛋,番茄是自己种的,味道浓烈,虽然没沁出多少番茄汁把鸡蛋泡着,却有一股炒得极香的鸡蛋蘸番茄酱吃的浓烈味道。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折耳根(鱼腥草)拌炸花生。折耳根是西南各省都备受欢迎的食材,有一股强烈的鱼腥味,出了西南地区,要不是川滇黔渝馆子顺带推广,绝不会有人吃一口。其实,现在能吃到的折耳根多为大田人工栽种,以前村头地角到处都是,还属于野菜,那味道可是强烈多了。拌折耳根是川滇黔渝馆子的常备凉菜,吃起来耐嚼,要多嚼几口,图的是那股特殊异味;炸花生则是全国人民尤其是酒鬼都喜欢的小菜,下饭下酒均让人心满意足,口感却是极其酥脆,几乎入口就给嚼成末,欣赏的是那种饱含油脂带来的浓香。奇怪的是,这两种口感、味道都截然扯不上关系的东西,怎么就勾搭到了一起,而且每顿都有,都属于会吃完的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炖牛杂碎,虽然被满满一钵汤盖着,我可不敢说是牛杂汤。这是加了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大火烧滚改小火长时间炖的,味极重而香腴,肉炖得很烂但略又有点弹牙的感觉,尚有嚼头,口感糯糯的。八角、桂皮以广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但广西人除了做卤菜,基本上不会用来入菜,而且西南地区的菜式大多油重盐多,这一钵子汤,在我眼里就是一钵油。所以,肉是吃得有滋有味,但没把油当汤喝。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烧鸡肉。是按西南红烧做法烧的,麻辣咸三组合的经典味型。西南各省的鸡,肉质普遍要比两广的好,大概饲料、养殖方式仍还传统,并且山地里环境影响。两广人吃鸡,除了煲汤,几乎就是白切,把鸡囫囵煮熟斩块,调以各式蘸料蘸着吃。对两广人来说,这样能吃出鸡新鲜的原汁原味,但这没用什么手艺和配料来妆扮过的鸡肉,对肉质要求很高,两广很多吃货,都以能遇上一只土鸡为幸,但那概率比遇上一位好老婆还要低,就算农民自己养的鸡,也是喂饲料。我有一些西南几省市的朋友,到广西工作生活,是一直讨厌白切鸡的,他们还是怀念这种红烧的吃法。红烧的手段,无非多加辣椒、花椒和油盐等配料一起烧,这种烹饪手法其实做出来的味道对人就是一种吸引,因而很容易掩盖食材的欠缺,倾巢之下,不管你肉是否新鲜,鸡是否土鸡,都会给那股浓重味道盖住,所以他们吃鸡肉,应当不像两广人找媳妇般艰难地寻找土鸡,但反而拿肉质那么好的鸡来红烧。要是倒换过来,相信大家都会满意。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洋芋烧排骨,土豆在西南地区大多被称为洋芋,很受欢迎,当饭当菜都行。拿来烤或者油炸,真是能香死人。洋快餐里的炸薯条,其实就是炸土豆条,备受欢迎。这东西含有丰富的淀粉,拿来配很多肉菜都是绝,比如牛肉、排骨、腊肉、鸡块,都能让人吃得兴高采烈。排骨本身是一种含油稍少的肉菜,怎么做有人喜欢,像这般干烧后,肉里的油脂更加给火力逼了出来,土豆块则趁机吸了进去。这样,不但排骨嚼着有股浓香,土豆的美味也绝不下于炸薯条,起到了一个相互提携的作用,这也算是西南地区常见的家常菜了。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烧豆腐,茅台的豆腐豆香味儿浓,口感也好,烧熟后是有些嚼头的,虽然达不到外焦里嫩的程度,但豆腐皮烧得焦酥,豆腐芯却甚是滑嫩。自然也是加了辣椒、花椒、葱蒜来烧,恍惚想到了麻婆豆腐。贵州的豆腐,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岩豆腐,青岩是贵阳不远一个古镇,青岩豆腐顶顶有名,吃起来竟然有脆的口感,下酒极妙。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我记得,那几天在茅台镇那家酒厂吃的菜,大约有三十道,有些材料、做法大致一样的,就不一一枚举了。这些都是真正的家常菜,食材都不算很贵,但主人挑选食材较为精致。这些菜原本都是没有菜名的,我按食材及烹饪办法马马虎虎起了个名字。这些菜,和遵义、仁怀市区里餐馆的菜也不太雷同,说白了就是茅台两位乡下阿姨按自家方法,给我们烧了几天菜。从大体味型和烹饪手法来说,都是西南地区比较通行的菜式和口味。但相对来说,麻辣咸酸都没有川渝滇那么重,比较起来相对清淡。前面说过,遵义菜更接近重庆菜,在味道轻重上才可以区别得出来。重庆人做菜,喜欢走极端,麻要麻翻人,辣要辣哭人,酸要酸掉你大牙,下盐也绝不客气。我见过重庆厨师做菜,一个菜放一两斤干辣椒眼都不眨,尤其是火锅。相形之下,遵义菜就要温和很多。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茅台镇酒厂的私房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