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1、小乘佛教:自利求羅漢果解脫

2、大乘佛教:利他修菩薩行成佛

小乘只承認釋迦牟尼一位佛,大乘認為大千世界有恆河沙數的佛。

3、大乘部分教派+帶有秘密性質的某些婆羅門教=密教(密宗)

4、古代南亞次大陸佛教三大派系:小乘、大乘、密教

5、漢化佛教:在中國中原以漢族為主體的地區逐漸傳播,並主要是經由中國傳入古代朝鮮、日本等處的,稱為北傳佛教,也稱漢化佛教,教義以大乘為主,雜取小乘、密教一部分,經典屬於漢文系統。

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地區逐步形成的,後來也在蒙古等地區傳播,教義是佛教(包含大量密教成分)與當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的混合,而以佛教特別是密教為主,經典以藏文為主。

南傳佛教:傳入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東南亞一帶,並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傳播,教義以小乘為主,經典屬於巴利文系統。

6、一種宗教,從形成到發展,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教義

崇拜對象

組織、信徒

根據地(寺)

7、三藏:釋迦牟尼佛所說理論的“經藏”,所說清規戒律的“律藏”,後代闡釋佛說精義的“論藏”。

8、佛教是多神教,有“佛”、“菩薩”、“羅漢”、“諸天鬼神”等一系列龐大複雜的崇拜對象,因圖像繁多而且是信徒的主要膜拜對象,所以又常常被人戲稱為“像教”。

9、七眾:出家二眾: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不可當面稱呼)

年幼候補:沙彌(小和尚)、沙彌尼(小尼姑,不可當面稱呼)、式叉摩那(學戒女,由沙彌尼向比丘尼過渡期中受兩年考驗者)

在家二眾:優婆塞(居士)、優婆夷(信女)

10、三寶:佛、法、僧

11、鳴器:報時器+唄(bai拜)器

唄:讚歎,諷誦經文時和曲調相配合

12、五明:是指工巧明(工藝學)、聲明(語言學)、醫方明(醫學)、外明(天文學)和內明(佛學)源於古老的象雄雍仲本教。

13、《高僧傳》卷十三曰:「自大教東流,乃譯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語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中國佛教音樂,最初起源於陳思王曹植的“魚山梵唄”。

魚山梵唄:

產生於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作者曹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十歲善文藝,私制轉七聲。擅長詩賦文章,是「建安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既精通音律又善於論著,喜歡讀佛經。據《歷代三寶記》卷五載:他曾參加以月支人支謙為首的《太子瑞應本起經》的翻譯工作。漁山,又叫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曹植於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相傳他遊覽境內的漁山時,聽到巖洞內有梵音的歌唱,便擬寫音調。刪治《太子瑞應本起》始著《太子頌》,後人因曲調產生於漁山,故稱之為「漁山梵唄」。《法華玄贊》卷四曰:「陳思王登漁山,聞巖岫誦經,清婉遒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又《高僧傳》卷十三曰:「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音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漁山之神制,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其中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個曲調聯奏。這種「漁山梵唄」已經出現與印度佛曲相異的形式,產生了華夏化的趨勢。是中國漢化梵唄標準的原聲,屬印度聲明學的中國漢化唸經方式,這種解決漢梵單奇、重複唱誦的體系叫梵唄,也叫魚山梵唄。

漢化佛教的梵唄使用的三種儀式:朝暮課誦、講經、做道場

14、夏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長達三個月,佛陀乃訂定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之期,在此期間,出家眾禁止外出,聚居一處精進修行,稱為安居。因為一者雨季期間,草木、蟲蟻繁殖最多,恐外出時誤蹈,傷害生靈,二者,天氣炎熱,婦女穿衣不莊嚴,僧眾託缽乞食出入村莊,為防世人譏嫌,因此禁止外出。安居分為夏安居、冬安居,夏安居為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冬安居為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安居的地點並無一定,小屋、樹下、山窟、聚落等處皆可。據《五分律》規定,不可在無救護處、冢間、空樹、露地處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類的侵襲。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圓滿結束之日,稱為解夏、過夏。結夏安居是僧眾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舉行一定的法會儀式,以公告安居開始。元代以來,安居儀式都在安居開始前一天舉辦,由長老大德講解各項禮儀,以令僧眾於安居期內能專心精進修道。近代安居儀式大多訂在四月十五日當天舉行,先行「受籌法」,其程序為:一、灑掃敷座;二、晨齋預白;三、鳴鐘集僧;四、入堂恭攝;五、受籌羯磨;六、行籌白數。受籌法圓滿後,第二天為安居正式開始(四月十六日),也須舉行一定的儀式,如受籌法一樣,要灑掃敷座、鳴鐘集僧、行籌白數等,然後大眾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別屋,互為答問,敘說安居事宜,其餘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處說安居之事;說畢返回大殿,等所有僧眾作法圓滿,共同禮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開始。

安居旨在嚴禁無故外出,如遇下列情形,始可遷移,否則犯戒。即:一、起火燃燒;二、毒蛇騷擾;三、水淹;四、國土不準處;五、盜賊;六、眷屬騷擾處;七、有女難處等。

安居圓滿則稱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據《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載,安居結束時應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後一晚,大家仍齊聚一堂,檢討各人在三個月期間,言行有無違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對方的錯失。若有犯戒者,則要當眾懺悔,這一天就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

另外僧人出家時間的長短可以依據受戒之時起算,如“戒臘某歲”;又有以參加過幾個安居為計算依據,如“夏臘某歲”。如果在某次安居期間,違反戒律,導致不能安居,則當年不能計入夏臘。

佛世時,弟子略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常隨弟子,或因本身還無法獨立,必須時常跟隨佛陀學習;二是菩薩弟子,自己修學有成,能夠住持一方,弘揚佛法,但仍須不斷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參加夏安居,隨佛陀共住三個月,聽聞佛陀說法,與同參道侶互相切磋,交換修行心得。在這段期間,嚴禁無故外出,以防離心散亂。因此,夏安居是一種自修自度的觀照工夫,也是養深積厚,自我沈潛的修行。

中國古代的叢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以前,禪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禪門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禪,因此可以說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學院的生活,每日閱藏讀經、禪修唸佛,實質上也就是一種的安居修行生活。

15、引磬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執引磬方法:拿引磬時,將引磬對口,故名對口引磬。手平胸,左手執引磬棍下端,右手抱住左手。(此種拿法又稱對口引磬)

打引磬方法:一種是左手執引磬,右手執小棍擊之,技巧性不高;另一種是保持執持時兩手合抱原狀,並用右手食指與大指向上勾擊。

磬的種類:

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大磬),匾磬,小手磬(引磬)等三數種。

圓磬,有如缽狀,多用銅鐵等金屬所造,大者徑約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徑約半尺,高不足半尺。唸誦所鳴,維那主之。凡主持或尊宿施護等禮佛,皆鳴三下。

匾磬,石造的,形似雲板,懸方丈廊外,有客見主持,知客鳴三下。

小手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手枝為柄,以小鐵桴(fu)(槌)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現今的引磬,已改用木柄,貫以銅線。有柄用手可舉,禮佛誦請,皆鳴之,為起止之節。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磬是犍椎中的主腦,在寺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用它指揮大眾的進退起止,號令贊誦。

在大寺院,大叢林裡,維那管用大磬,悅眾持用引磬。上殿時:悅眾一人或數人,站在維那(一人)身後,悅眾等於是維那的部屬。維那起腔,悅眾接腔;維那轉腔,悅眾跟腔。他們必須聲聲響朗、字正腔圓,以防大眾高低失準,參差不齊。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問訊、轉身、禮拜】、以及其他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食時,行者的動作等。大磬大抵用於指揮腔調,引磬則用於指揮動作,大磬並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引磬在不敲鐺鉿(ke)鈴鼓時,在必要時配合木魚作為敲打板眼之用。

16、木魚: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兩種:放置在臺座上的大木魚和手執的小木魚,主要為大小差別。

執持方法:雙手當胸平捧,稱為“捧心魚子”。打木魚的魚椎放在木魚之外,尖頭水滴形的椎頭向左。雙手食指與大指夾住魚椎,其餘六指托住木魚。敲擊時左手執魚,右手執椎,都是用大指、中指、食指(輔助)拿住。木魚魚口向上,與肩部略平。魚椎頭和木魚頭相對,

17、鐺子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鐺〔dāng當〕子的樣子是:下面有一個把柄,把柄上鑲有一個大圈,圈上勾掛一面銅鑼形狀的凹凸銅響器。凹面為反面,凸面為正面。用一根平頭棋子形椎頭的鐺椎敲擊。執持方法是:鐺子與鐺椎一併執於左手,鐺椎在外,鐺子反面向外。右手抱住左手。雙手平胸,鐺子的頂部齊口。敲擊時,左手五指執鐺子,正面對準自己的臉,猶如照鏡一般,所以稱為“照面鐺子”。右手大指、食指、中指一起執住鐺椎,敲擊鐺子正面。

18、鉿子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鉿〔hā哈〕子是兩面小銅鑼,比伸展開的人手略大一些。執持的方法是:兩手合持,兩大指與食指壓在扣合的鉿子上面,其餘六指託在下面,平胸,所以稱為“平胸鉿子”。敲擊時,左手五指抓託,右手五指抓鉿頭扣擊。要求扣擊時上下鉿子邊相差幾分,那樣,聲音比較響亮。附帶說一句,凡銅質響器,均用中國特製的“響銅”製成。此種制銅和製造響器的技術為中國傳統手工藝,日本和東南亞一帶地區寺院採購響器,都得到中國來。

19、手鼓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大殿中的僧人同時擊木魚和磐



手鼓,又稱法鼓,是一種扁平圓形的鼓,大小與鉿子相仿。鼓椎是一根木棍。執持的方法是:兩手捧持,平胸。鼓椎橫在鼓外。兩食指將椎和鼓扣在一起,中指托住,其餘六指託在下面。這種姿勢稱為“捧月手鼓”。敲擊時,左手大指、中指託鼓,食指襯托,平胸,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執椎,從外向內擊鼓。

20、金剛鈴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金剛鈴是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鈴。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稱藏鈴。為督勵眾生精進與喚起佛、菩薩之驚覺所振搖之鈴。即於修法中,為驚覺、勸請諸尊,令彼等歡喜而振搖之。 [3]

修法時所用的法器,代表佛的善巧、方便,以及大慈大悲。它也有「覺醒者」之意,鈴聲能讓有情眾生在無明的睡夢中甦醒過來。眾生因無明執著而致輪迴不已,貪嗔痴三毒由是而生,故用鈴聲警覺之。金剛鈴由鈴身、鈴柄、鈴舌三部分構成。鈴身外形似鍾,響銅鑄成,圓口,邊緣齊平,頂部和周身均飾有精美花紋圖案。鈴舌銅或鐵製,呈棒棰形,懸掛於鈴身內腔頂部。鈴柄銅或銀製,長於鈴身,裝飾繁縟,中部多鑄有文殊菩薩頭像,頂端多鑄成中空結構。金剛鈴的鈴身和鈴柄多為分別鑄制,後用銅、錫焊接或鉚接而成。規格大小不一,大者通高25.2釐米、柄長16.2釐米、鈴口直徑10.8釐米;小者通高14.8釐米、柄長8.8釐米、鈴口直徑7.4釐米。

21、受歲日:南亞次大陸僧人修滿九十天的夏安居而增長法臘一歲的那一天,漢化佛教亦遵行之。

22、鍾(梵鍾,清淨梵剎之鐘;洪鐘,聲振而遠之鐘;鯨鍾)

鯨鍾:蒲牢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為龍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宋代以下的寺院中,殿堂一般為山門和天王殿之間為一個小院,院中左鐘樓、右鼓樓。如按面南背北方向,則東鍾西鼓。

暮鼓晨鐘:清晨先敲鐘再打鼓,傍晚先打鼓在敲鐘。寺院朝暮鳴鐘以一百零八下為準,象徵破除“百八煩惱”。

《百丈清規》記載鳴鐘手法:引持鍾杵宜緩,擊鐘揚聲宜長;分三通, 各 36 杵,起止三杵稍緊。這三通又名‘三轉’ 。

幽冥鍾(半夜鍾):後半夜鳴擊,為救拔地獄亡靈而夜作。《增一阿含經》記載:若打鐘時,願一切惡道諸苦,並皆停止。若聞鐘聲,及佛經咒,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3、三具足:佛教用語。指香爐一具、燭臺一對、花瓶一對。按種類為三,故稱“三具足”;按個數為五,則稱為“五具足”。這一套擺在佛教寺院供桌之上的供器,民間稱為“五供”。

24、木魚(梆):

《漢化佛教法器與服飾》讀書筆記(一)

又稱梆木魚,外形雕刻似長魚,有口、眼,禿尾,通體 飾以魚鱗、雲紋等圖案花紋(圖)。一般體長100釐米~150釐米、高25釐米~40釐米,最大者體長近300釐米、高80釐米 。普陀山普濟寺的木魚長216釐米、高28釐米。這種木魚多使用桑木或椿木製作,為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所專用,常用鐵索吊掛於佛殿前廊右側的廊柱上或專用的木架上,用於僧眾聚集 或齋飯時敲擊。木棰用圓木棒製作,棰長100釐米~150釐米、直徑2.5釐米,棰頭直徑4釐米。手抄本《清寺規戒》中載:“梆木魚,懸院廊,由燒火僧司叩。早齋三三四 ,晚齋四四三。善人居士功德法事改齋口,則叩三三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