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祕!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彌勒人對米線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

用彌勒話來說,一天不吃米線,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彌勒米線的命名多以米線上的“帽子”來命名,帽子的種類多種多樣,滷雞、酥肉、羊肉、牛肉、燜肉、雜醬、毛驢肉、肥腸……

除了以帽子命名的米線,還有小鍋米線、三鮮米線、臭豆腐砂鍋米線、過橋米線、涼米線。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的米線,哪個才是你的最愛?

其實彌勒的米線,帽子只是一個襯托,靈魂還是在於湯和米線本身。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彌勒的米線湯除了滷湯和涼湯,其餘的都是用相應的骨頭熬製而成的。

牛肉米線、羊肉米線分別是用牛羊肉骨頭熬製三五個小時,直至湯色偏白,骨頭和肉的精華都凝聚於此。

牛羊肉米線的高級吃法,就是得先用小碗盛一碗湯,撒上少許的韭菜,喝下這碗暖胃湯。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三鮮米線、過橋米線、小鍋米線、臭豆腐米線這些的湯一般都是用豬骨頭熬製而成。

筒子骨、帶肉的豬大骨、有的還放雞一起煮,慢慢熬製3~4小時,鍋裡看到的就是滿滿鈣和膠原蛋白。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滷湯更不用多說,正宗的滷雞需20餘種香料煮制而成,滷雞剩下的滷湯,兌上一定比例的開水煮沸,這才成了滷雞米線的湯。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至於酥肉米線,可放滷湯也可放清湯。然後還多了一勺香氣十足的雜醬。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彌勒的雜醬,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咽口水。選適量肥瘦適宜的豬肉剁成肉末,從瓦罐裡挖一大勺醃製的醬料。

肉和醬先分開炒,肉末炒制略顯金黃即可。然後將醬料和炒好的肉末一起翻炒,火不可太大,不然容易糊。

醬料裡已經有很多鹽和其他調料,無需再放入調味品。噴香的雜醬配上酥肉米線,又是味蕾的一次昇華。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最後來說說彌勒的涼湯。

一般能夠嚐到的涼湯是滷湯冷卻後再經過加工,一般是放入蒜末、薑末、兌上一定量的黑米醋。(小編所知道的家常涼湯)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而更為高級的涼湯是用油菜泡成的衝菜酸湯,或者是用白蘿蔔泡成的蘿蔔酸湯。夏天的時候,一碗酸酸涼涼的涼米線下肚,整個人都可以清爽不少。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說完了湯,再來說說彌勒的米線。

米線上桌,需要經過7道工序。

彌勒的米線俗稱幹漿米線,口感爽滑、筋道十足。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從大米到米線的蛻變,需要經過4道工序。

大米經過浸泡淘洗,再到磨成粉末,放入少許水和成面,之後進入機器壓榨,米線的原型得以呈現。

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將米線的製作過程說完,可其實米線的製作過程是極耗費時間和耐心的。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彌勒大大小小十幾家米線作坊,每天凌晨兩點開始就得開始運作,一直到清晨五點,才可以煮制好的米線送到預定好的米線店裡。

米線成型到上桌,又得經過水煮,漂洗,最後瀝乾水分備用。

客人來了,抓上一碗米線,麻利的過開水燙開,放佐料,切帽子,放湯,一氣呵成。

雲南彌勒米線靈魂大揭秘!本地人為何對它愛的深沉?

就是這樣平凡而不簡單的食物,在彌勒人中傳承了多年。它的食客繁多,從小孩到老人,無一不對它愛的熱烈而深沉。

彌勒這些種類繁多的米線,你最愛哪款?歡迎留言呀!

更多雲南彌勒吃喝玩樂敬請關注智趣彌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