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米粉,湘人好之。

粉面、高汤、码子、辣油乃一碗好粉必备,

将一碗米粉做至尽善尽美,可称其为里手也。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米粉之于株洲人,

就好比火锅之于重庆人、热干面之于武汉人。

一个血统纯正的株洲人,不能一天不吃米粉,

他的血液里,流淌的是码子与辣油。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十三年前,老板小李在红旗广场的东都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米粉店,叫做无名粉店。小李秉承了湖南人恰得苦、耐得烦的精神,在2017年的年末在河西拥有了自己的第二家店,给其取名为:粉里手。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对待制作食物,就像是给自己家人做饭一样,因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越来越多的株洲人把河西粉里手当做自己家的厨房,导致经常排队到门外。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所以十三年后,在河东家乐福又开了第三家店,依旧叫做粉里手,也还是那个家的味道。十三年,将小李熬成了老李,时间变了,但他想做好这一碗粉的初心却始终没有改变。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老李说:其实也没别的,我就是想做出好吃的粉,让株洲人能便宜的吃到饭店级别的味道。如此简单的心愿,他就这样踏踏实实践行了十三年。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想要做出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一讲究原料要佳,二是汤头要够味,三自然是码子得“够硬”。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个从小到大被米粉喂饱的湖南人的胃。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下粉这件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若是慢了,米粉则会煮老,口感不劲道。店内的圆粉每天自“米粉之乡”的津市运送过来,而扁粉则皆由石磨手工制造,口感有韧性,入口十分Q弹。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每天早上,店内的员工忙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一碗好粉的灵魂:汤底而忙活着。筒子骨与老母鸡相辅相成,熬制五小时,炖成了一锅鲜美又营养的高汤。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码子,更是一碗米粉的点睛之笔。厨娘随手一舀,就是一大勺新鲜土猪肉制成的肉丝,厚厚的盖在米粉上,似乎让人忘记了这是个猪肉价格疯涨的年代。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肉丝粉,湖南粉面中最传统的种类,却经久不衰,依旧受人追捧。在粉里手,经典的“里手肉丝粉”一直是店内的招牌,传递出的本味,让最简单的成为了最好吃的。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肉丝皆为长条状,甚者几近小拇指粗。口感不干不柴,肉香浓郁,吸尽了汤汁后的肉丝,入口即是满满的幸福。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作为一个正宗的株洲人,嗦粉的“标配”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剁椒、榨菜、酸豆角、香菜,各类小菜夹进碗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口感的丰富程度也随之大大递增。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一碗最简单的里手肉丝粉,传承的不仅仅是口感,更是包含了十三年里手人做粉的匠心。因为每一碗,皆用心。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如果说肉丝粉柔,则牛肉粉为刚。而麻辣牛肉粉,既香又麻,满足了一众湖南人的口味,或许也只有它才配得上湖南人心中的米粉神话之称。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牛肉采用的优质牛腱子肉,经过炸制后的牛肉非常脆,麻麻辣辣,越嚼越有余香。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每日专程从米粉之乡津市运送过来的津市圆粉,不同于扁粉,它久煮不易老,口感十分Q弹柔滑。吃圆粉,才是正宗的“嗦”粉之道。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与麻辣牛肉的做法不同,红烧牛肉整体没有那么偏辣,更加保留了牛肉最原始的醇香口感。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红烧牛肉采用炖制而成,收汁后的牛肉鲜香浓郁,肉香满溢。牛肉搭配些许牛筋,切成了方块,一口一个,十分惹人喜爱。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米粉对于湖南人而言,或许已经超出了“吃”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碗果腹的食物,更是世代相传的手艺,是链接古与今、家与生活的那一抹暖意。发自内心的幸福,这才是人面对食物时最真挚的情感。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在家吃饭,一讲究温馨感,二讲究一个干净卫生,但忙碌的工作却也让人时常没有在家落脚吃饭的时间。老李决心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城市的快餐脏乱差的现状,让每一个繁忙的都市人,在商场饭店里,也能吃上一顿好饭。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在粉里手内,一日三餐,可不光是只靠粉面解决。简简单单的一菜一汤,才足以让我们繁忙的漂泊生活得以着陆。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若是说湘菜典范,脱口而出的定是:辣椒炒肉。青椒、猪肉、大蒜籽,最简单的原料,最纯粹的肉食体验。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最聪明的株洲人一定知道的辣椒炒肉吃法,自是淋上些许油汤在米饭上,加上两片肉,治好了每一个不爱吃饭的调皮小孩。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都市人下班后给自己的犒劳,通常是一顿令人心情愉悦的晚餐。而这一份土豆烧牛腩,是我保持快乐的致胜法宝。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牛腩炖的较为绵软,但却又弹牙多汁,而土豆则十分软糯香甜,搭配在一起简直不要太下饭!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有粉有饭,小食自是不能少。经典的里手生煎包,皮酥汁浓,轻轻咬上一口满嘴肉香、油香、葱香,全部在口中弥漫,经久不散。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食,不仅靠味觉上的享受,还要求吃的放心、舒心。在粉里手半开放式的明档厨房里,看得到厨师们的一举一动,瞧得见食物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在这一隅小小的天地里,方可窥见里手人对待食物浓浓的技艺和情感。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虽身处繁华的闹市中心,但复古的新中式装潢,竟让人不免产生在家的温馨感。粉里手带来的不仅是餐食,更是一人、一家、一日三餐。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里,人和食物的变化也愈加快。但是不论人的脚步如何匆忙,食物的变化如何繁复多样,粉里手总保持着这样的一种味道,以一日三餐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勿忘归处,保持本心。

十三年匠心传承,只为做好这一碗粉的一日三餐

地址

【家乐福店】芦淞区平和堂家乐福入口处

【河西招投标店】天元区长江北路16号

营业时间

【家乐福店】09:00-21:00

【河西招投标店】二十四小时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