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司马狂/文

在我记忆中,每到岁末的时候,父亲自岩寺归来,总会带上一些荸荠。那时候,对于此物,总是直接生食。山涧引来的自来水,冲洗一遍,哪里还会顾忌什么谦让。连削皮的流程都省却了,直接用自己的板牙,学着松鼠那样,啃掉表皮,对着白皙的果肉,大快朵颐。那时候年纪小,牙口也好,那么冰冰凉的玩意,入得腹中,竟然没有丝毫的不适。如今想来,倒也挺佩服自己的。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吾乡在歙南,多山地,少良田,以良田种植荸荠,实为奢侈无比。而歙西多良田,此间实属歙县最为富足的所在,乡人们也多有闲钱,能用于购置荸荠这样非果腹的食物。孩提时代,吃一次荸荠实属难得,如今在城里定居下来,一到年底,就总能在菜市场的门口见到很多卖荸荠的农人。一个人,一杆秤,一只香烟,一个熟人,一个上午,就在人来人往中过去了。因为工作缘故,春节回家比较早,每每看见卖荸荠的,我都会忍不住买个几斤。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本以为,家里的小朋友会如我一般,对荸荠喜爱无比。没料到,吃了两个以后,再也不愿意继续。而家中双亲,也对荸荠没有浓厚的兴趣。看着家里一堆的荸荠,有些后悔不应该盲从售卖长者让我多买几斤凑个整数。母亲看着我如此模样,接过荸荠,去皮切片,要用来做菜。顿时,我宛若发现新大陆一般的兴奋,没想到此物竟然还能用来做菜。或许真是应了亚圣的那句“君子远庖厨”,在我心目中,荸荠向来是生食的介于水果类的玩意,没想到竟然是做菜的食材。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荸荠切片,佐以腊肉,辅以青红椒和大蒜叶,一盘腊肉荸荠出得锅来,香气四溢。我刻意将炒完的荸荠拍图发在朋友圈,嘚瑟着让朋友们猜猜这炒的是什么。原本我暗自揣测着,基本上不会有人能猜出来。始料不及的是,朋友圈的人,大多都能一眼瞧出端倪,几乎参与猜测的人都能猜出来。如此看来,以荸荠为原料做菜的人,大有人在啊。那么问题来了,荸荠它到底算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我虽是学的中文,但“荸荠”这两个字,我始终是无法准确读出它的普通话发音。因为在我的脑海中,顽固的叫它“pu ji”,这是父亲在我小时候告诉我的名字,于是衍化成普通话的时候,我总想打成方言的读音,却发现压根不是那样读的。或许,这就是从小在徽州长大,骨子里遗留下来的“徽州基因”吧。每一样东西,用徽人熟稔的词汇去读出来,那才是徽州的记忆。每一种食材,用徽州人的工艺去制作,那才是徽州的味道。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很奇怪的是,在杭州城里,我自己去菜市场买菜,几乎见不到荸荠的踪影。间或在水果店,偶然能遇到荸荠的踪影,但基本上也是无人问津,于是老板又匆匆将其下架。很奇怪的是,登堂入室了的荸荠,在水果店显得高大上起来,而我却没有丝毫的购买欲望。唯有回到歙县,唯有听着乡人那熟悉的乡音,我才会不由地买上一些,虽然我也不见得能吃几颗。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这个春节,你回家过年吗?回家的话,若是能遇到卖荸荠的乡人,还是卖上些许吧。当做水果吃,也可以;当做休闲零嘴,也不错;用来炒菜,也是极好的。重温一下,少年时候,对荸荠最初的那份悸动,一起回味这腊月里才有的新鲜美味,比起常年在异乡吃的山珍海味,或许别有一番风味吧……


舌尖上的徽州(86)荸荠:长在水田里的美食,是水果还是蔬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