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散戶的自救法則:只需做到兩點


散戶的自救法則:只需做到兩點


Q:老師您好,想請教一下商品週期的問題,就是之前推送有過主動去庫被動庫這些概念,您也說過每個商品所在的週期位置。想麻煩您再講一下週期的判斷和每個週期的策略。


庫存週期是經濟學裡面的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中爭議很大,之前好像李迅雷還是誰寫了一篇報告,意思是說中國根本不存在庫存週期這麼一說。當然,也有一些私募機構的老闆也特別煩感談庫存週期,因為同樣是去庫,有時候價格跌了,你才知道是主動去庫,有時候價格漲了,你才知道是被動去庫,他們事先搞不清楚是主動還是被動,所以比較煩感談這個東西。

另外,我說過的每個版塊所在週期的位置,是沒有任何理論依據的,你可以說我是胡謅八扯,但是我有自己的判斷方法以及我自己相信的東西。我覺得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類似於春夏秋冬四季一樣:春生,就像是價格觸底反彈走出低谷;夏長,就像是價格爆發式增長至高位;秋納,就像是價格從高位開始回落;冬藏,就像是價格不斷跌到谷底

所以,我簡單講一下,我是如何判斷各個板塊所處週期的位置,其核心主要是根據價格位置和趨勢來判斷的。


01 判斷商品所處的週期位置

我之前畫了一個簡單的圖,圖中標明我認為的不同商品所處的週期位置。其中,貴金屬處於右側上漲週期,農產品處於右側底部,能化處於左側底部,有色處於左側下跌偏低位置,黑色處於左側下跌偏高位置。

散戶的自救法則:只需做到兩點

(來源:www.jiaoyifamen.com)

我以黑色系和貴金屬為例,從黑鏈指數月 K 線圖來看,它的價格從最低的 50.69 迅速到了 145.75,上漲了將近 2 倍的幅度,然後一直開始在高位震盪。首先,從位置上來看,它是處於高位的,至少是夏天或者秋天;從趨勢來看,如果它有可能再往上漲,那它就是處於夏天階段,如果它沒有可能再往上漲,那就是處於秋天階段。

我個人認為,黑色系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所以排除了夏天的可能性,而把它定性為秋天,只不過現在價格比較堅挺,跌得不順暢,這就像是秋天有時候也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叫做秋老虎。所以從價格未知+盤面趨勢綜合來判斷,我把它放在左側下跌的位置。

為什麼這麼難跌呢?主要是因為這個行業壟斷程度變得更高了,一切都要從供給側改革之前說起,那個時候鋼材跌到了 2000 塊錢一噸,任何民營的煤礦、鋼廠基本上全部都出局了,但是國企不一樣啊,只有國企可以從銀行拿到貸款,而且是低息貸款,所以可以硬撐下來,最後這些民營的要麼出局,要麼被國家隊完成了控股,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壟斷進一步加強。所以導致了現在黑色系,上漲沒有驅動,缺乏空間,下跌又跌不順暢,總是在高位震盪。

但是,我始終相信一點:春天過後是夏天,夏天結束是秋天,秋天過後是冬天,我沒見過秋天過後又回到了夏天,所以你行業壟斷,你經常搞秋老虎,但該跌的遲早會跌,我相信自然法則,尊重自然規律,不相信人定勝天。

散戶的自救法則:只需做到兩點


我們再來看貴金屬的情況,首先從 86.29 的低位啟動,一波上漲到了 120.70,然後開始回調到 99.57 的低點,底部大幅提升了,然後價格進一步上漲,從趨勢上來看,它是上漲趨勢。這種趨勢能夠得以延續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各國不斷降低利率,有利刺激黃金進一步上漲;一個是通脹預期以及地緣政治不穩定性加劇。

再從啟動的空間來看,從 99.57 這個位置開啟上漲,這個起漲點並不是在高位,而是相對偏低的位置,現在已經達到 139 了,距離歷史最高的 177.87 還有一點距離。所以從趨勢上來看,貴金屬顯然處於右側,從價格位置來看,其實現在也處於均值以上了,所以我把放在了右側偏高一些的位置。

其他的品種判斷方法也是如此,就是利用它現在所處的價格位置以及其盤面及未來的趨勢判斷,從而得到一個它的價格所處的週期情況,這個價格週期背後往往也是產業的週期情況。


02 關於庫存週期

經濟學裡面有很多週期,有商品的庫存週期,設備投資週期,建築和地產週期,人口及科技進步週期等等,只有庫存週期是最短的,偏中觀一些,那些週期都比較大,偏宏觀一些。正常來講,庫存週期分為補庫週期和去庫週期,補庫週期其實分為兩個小的階段,一個是被動去庫階段,一個是主動補庫階段,這兩個階段價格都是上漲的;去庫週期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被動建庫階段,一個是主動去庫階段,這兩個階段價格都是下跌的

當然,這個是比較理想的情況,理論來說這個週期大約持續 40 個月,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四個階段,但是在我們國家其實並不明顯,所以李迅雷之前發過一篇報告,就說中國沒有庫存週期這麼一說。

其實,很多時候,下游補庫、去庫節奏切換的比較頻繁,有太多個小的補庫和去庫,而且也取決於貿易商心態。比如,貿易商高價接了一些礦石現貨,現在盤面礦石開始不斷下跌,貿易商心態恐慌,不斷拋貨,港口去庫,這個時候價格是下跌的,很多人看庫存下降,就去做多,但是現貨的價格也在落,這個時候盤面肯定也是跌的。

相反,貿易商看到下游鋼廠庫存比較低,開工率未降低,預期未來鋼廠要補庫,這個時候開始主動建庫存,這個時候庫存增加,但是價格也在上漲。所以你需要去了解貿易商的心態,他們如果前期高位接了一些貨,盤面價格又在跌,基本上心態上偏恐慌,急於拋貨去庫;如果手中的貨不是很多,現在價格不斷下跌,鋼廠庫存偏緊,開工未降,這個時候貿易商可能偏樂觀,敢於主動接貨。

很多時候,研究員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數字,對參與者的心態、壓力以及狀態不是很熟悉,盲目在那裡胡亂推演平衡表。我自己審過很多企業的貸款,基本上都是國企和上市公司的,民營基本上太難了。我也去過很多企業去實地查看,說實話,當我看到那麼多企業資料和財務報表時,我基本上沒有概念,當我去企業看一下的時候,那個感受完全不一樣,那麼大廠房,那麼多庫存,那麼多工人,你和他們的老闆或者財務聊天,你能感受到他們資金壓力多麼巨大。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從事後來看庫存的變化與價格關係,有時候去庫上漲,有時候去庫下跌,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接觸到產業前線,只從數據那裡看不到真實的參與者的心態,不太好做判斷。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擅長判斷趨勢,那麼我們就利用其絕對值。就像傅海棠老師說的,做期貨找價格處於歷史高位和歷史低位的品種做,價格處於歷史中間的不看。庫存也是一個道理,我們也可以這樣看。

你可以把庫存理解為槓桿的支點,槓桿的一端是價格彈性,槓桿的另一端是供求關係。你會發現,下圖中的區別主要在於,高庫存的支點離價格較遠,從而導致其價格彈性弱,低庫存的支點離價格較近,從而導致其價格彈性大。假設在供求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庫存高的漲得慢,庫存低的漲得快。所以,你沒必要去判斷庫存週期,就利用絕對庫存的高低做判斷。低庫存的情況下,做多進可攻退可守。

散戶的自救法則:只需做到兩點

(來源:www.jiaoyifamen.com)

但是,我們現在渠道比較弱,沒辦法跟機構相比,我們所看到的庫存週報的數據包括網上流傳的小紙條,都是嚴重滯後的,很多分析師推演的供需平衡表一般都是月度的,有的可能做到周度的, 但是盤面交易資金,做的都是日度的,庫存都是日度的,出來結果的時候,有渠道的資金和機構早就消化了這些消息,散戶再看到這些消息就已經很晚了。說到這裡,我就在扯一些資金收割散戶的手法,以及散戶應該如何去做交易。


03 散戶的自救法則

如果你關注交易法門網站(www.jiaoyifamen.com)上的持倉數據,你會發現很多席位都是雙邊開倉,雙邊開倉的好處在於可以做局,你做預期,它可以講現實;你做現實,它跟你玩預期,靠得就是雙邊開倉

比如,某席位在螺紋上多空都開 10 萬手單子,這個時候現實出現較大的利空消息,散戶開始紛紛做空,站在現實這一邊,這個時候雙開的席位就開始玩預期,利用媒體優勢,散佈各種利好預期,然後利用資金優勢開始收割散戶,第一步空單加倉,多單加倉,盤面拉漲,基於現實做空的散戶一臉懵逼,紛紛止損。

當價格拉到高位的時候,所有人都相信預期的故事了,散戶又開始做趨勢,追高了,這個時候資金再去平多單,加空單,又告訴你距離交割的時間不多了,要從預期迴歸到現實,再次收割散戶一次。這就是為什麼很大席位雙邊開倉那麼多,放出那麼多影響市場的報告,就是收割散戶,散戶最大的死穴在於,散戶如浮萍,導出隨風飄,盤面一漲或者一跌,說啥他都信。

所謂的思維盲區,很多時候是一撥人拿著另一套邏輯和大量的資金來攻擊你,給你洗腦。所以說,人人都相信的東西,千萬要小心,極有可能是騙局;人人都不信的東西,千萬要小心,極有可能是一個重大機會。我並不是教你特立獨行,我只是勸你獨立思考

另外,散戶做期貨想要賺錢,要麼你快如閃電,要麼你不動如山短線賺錢靠概率,中線賺錢靠技術,長線賺錢靠眼光。如果你能夠具備機構的渠道優勢,有各種先人一步的信息,或者你短線炒單勝率極高,那你可以去嘗試利用快如閃電來賺錢。但是我認為大多數人不具備這個優勢,所以大多數人的出路在於不動如山。

如何才能做到不動如山呢?第一,你買的品種處於冬末春初,你賣的品種處於夏末秋初,即你買在歷史低位,賣在歷史高位,位置上具有極佳的盈虧比;第二,你永遠不知道冬天有多冷,夏天有多熱,所以那個時候不要重倉,你可以用少量的倉位獲取巨大的價差,從而最終獲得不錯的盈利。

做商品期貨最好的狀態就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吊兒郎當的現貨貿易商,沒有資金壓力,沒有庫存壓力,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選擇一個好的標的(價格歷史低位、歷史高位);第二,耐心。如果你的交易做的好,這兩點足夠了;如果你的交易做的不好,你會總結出 4 點、8 點、...、128 點、256 點....最終成了磚家。

我可能扯得有點多了,最後說兩句話,一起共勉:

1.認識行情的無常,踐行交易的無我,接受自己的無知。2.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你說出來就會迷失你自己,高人都只行不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