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師30年不評職稱,說“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對此你怎麼看?

姑蘇講堂


是一個好老師,是真正的人,是純粹的人,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樣的老師不多,大多數也就隨大流,把學生放在次要位置,把自己職稱放在重要位置。為這樣的好老師點贊。


彥輝看天下


我比不上他,但我也是憑良心教育教學我的學生,三十一年了,沒主動去為職稱而鑽營,至今比同級別的人每月少拿千元左右。拿到高職稱的,都在養生釣魚打牌,而我還奮鬥在一線!但我的汗水彌補了我的損失。他們有自己的幸福感,我覺得用勤奮掙來的錢更有分量,尤其,我離不開講臺,和可愛(有時也可氣)的孩子們!孰是孰非,得失成敗,自在人心。希望國家反思!


mglcm


華中科技大學楊漢文老師,從教30年,卻沒有參加過教師職稱評選,8月12日,55歲的楊漢文確診為肺癌後躺在病床上對記者說:“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楊老師的情況引起了《人民日報》等諸多媒體的關注。

從騰訊網上信息瞭解到, 1964年出生的楊漢文,19歲從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進入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從教,一直在教學一線工作,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工程學院力學系講師。今年8月2日他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後,在病床上依然牽掛自己的學生,坦言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為了一心一意搞好教學,甚至不申報職稱。楊漢文老師36年如一日紮根教學一線,教書育人,深受學生喜愛。

這件事引起諸多媒體的關注,網友們紛紛留言高度評價楊漢文:不為名利,勤勤懇懇,教師中的表率!這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楊漢文老師和現在教師隊伍中的一些教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些為了職稱評聘,打的頭破血流的老師;那些為了私利違規補課辦班的老師;那些上完課就走人的“佛系教師”.... 這些教師和楊漢文老師相比較,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才是教師的“不忘初心,淡泊名利,默默無聞”,什麼才是人民的教師,什麼才是教好學生就是最好的老師。楊老師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無私的奉獻。這才是真正充滿含金量的教師,楊老師沒有到處去講座,沒有到處去宣傳自己的教師,只是在三尺講臺上做好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是楊老師不缺錢嗎,他為什麼就能把名利拋在腦後,專心於教學工作呢?因為他享受於教師這個工作的本身,據學生們評價,楊漢文老師講課生動有趣,深入淺出,“他不是那種上完課拍屁股走人的教師,講課樂於分享,是那種師傅帶徒弟的真誠互動。”每節課寫滿了4塊黑板板書。三十年如一日,認真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上好每一節課。現在的教師隊伍真的需要千萬個像楊漢文這樣的老師,以德行服人,以才學服人,我想有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質疑,楊漢文老師這樣不注重名利的人太少了,特別是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哪位教師都會經歷過職業倦怠,更還何況還有個別大學教師居然做一些為人所不齒的事情,同樣都是大學的老師,差距卻是如此之大?為什麼這樣兢兢業業的好老師卻沒有被評上相應的職稱,現在又有多少評上職稱的人真的就和這個職稱相配呢?

能夠坦言把學生教好就行了老師又有幾人呢?這種境界,我覺得真的是做為教師的最高境界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50多歲患癌症,真的有些令人惋惜,愛護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有更長的時間工作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如果把身體透支了,那麼,什麼理想,什麼抱負就都成為泡影了,做老師這一行不容易,能做一個讓大家都為自己點讚的老師更不容易,2019年這個夏季,在網絡上,我們認識了若干個 因為各種事情而曝光於網絡上的老師,有正能量的,有負能量的,在為楊老師點讚的同時,也希望楊老師身體能儘快地康復,能夠參評今年的職稱,因為我們都覺得,楊老師是百分之百的有資格勝任所評職稱的稱號。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楊老師36年不評職稱,一直在一線教學,他的學生都評上教授博導了,而他還只是一個講師,是初級職稱。他說“教師只要把學生教好就行了”,直到病重。看了楊老師的遭遇,我想說:令人敬佩!一聲嘆息!呼喚改革!



令人敬佩!

楊老師幾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雖然也有論文課題,卻不去評職稱。他是真正把名利視如糞土的人,須知講師與教授工資待遇差得可不止一千兩千啊,更不用說其他諸如項目、頭銜之類的經費了。



一聲嘆息!

一個把所有心血都獻給學生的教師,一個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無論教學水平和效果如何好,現有體制都不會認可他的勞動和付出,甚至有人還認為他傻。把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付諸行動的人,得不到認可。這樣的體制,無奈,一聲嘆息!



呼喚改革!

現在的教師職稱制度弊端多多,要評職稱,得有論文、有課題、有表彰、有交流、有支教、有師徒結對、有班主任經歷,唯獨與教學工作量和成績關係不大。再加上評審不公開,那些混在教育管理階層裡面,根本沒有教過幾年書的領導們,一個兩個都評上了高級職稱。而像楊老師這樣只會埋頭教書,不會拉關係,更不會抄襲論文的教師,只能守著講師清貧度日。職稱改革,快些來吧!


教壇吳語


這讓我想起來今年網上熱傳的哈工大“掃地僧”王曉琮老師,也是工作了幾十年卻從不評職稱,一心只為上好每一堂課,至今還是講師。

這樣淡泊名利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但卻並不提倡普通老師效仿。

一、教好書和評職稱並不矛盾

評職稱和教書好壞沒有必然聯繫,甚至可以說能評上職稱的老師一般都是教師隊伍中的優秀成員,在教學成績上往往比較突出。我們能說這樣的老師教不好書嗎?顯然很荒謬!

用心教書,無心評職稱,這是某些老師個人的意願,我們不應該一味的褒揚,也不能堅決反對,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老師的選擇。

二、如何正確看待評職這件事?

當前我們國家實行的是職稱制度,這是教師職業晉升的正常渠道,職稱制度就像高考制度一樣,雖然時常會引發一些矛盾,但是哪有盡善盡美的制度呢?

職稱制度就如同硬幣的兩面,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現有的政策框架下,遵循教師職稱制度,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同時我們也期待職稱制度的改革創新,讓更多老師能夠順利晉職,提升職業幸福感!


師說新語


以小人之心說說個人看法。

從教36年,30年不評職稱。那麼還是評過職稱的。一個20多歲的人,一上班就不想評職稱,這肯定是有問題的。工作第6年,應該是有參加評省的,根據年限應該可以評副教授。只不過沒評上,這裡面有什麼故事?這裡面有什麼心路歷程?不足與外人道也。後30年沒有再去評職稱,個人只看到後面的傷心與死心。

這件事不要去神化,也沒必要貶低。見過很多生病堅持工作的老師,見過很多累死在講臺上的老師,見過很多病死在講臺上的老師,也見過癌症治療時連工齡都沒被認定的老師,病情控制住了繼續上班。因為沒有達到退休的年齡,因為一家老小還要等著他的錢吃飯。

一個活生生的人,才是生活!


司馬衝


首先我敬佩這樣的老師。因為在現階段,能放棄榮譽不爭名奪利的老師太少了。

放棄職稱。可能也是被職稱寒了心。職稱不是隻寒了你一個人的心,而是寒了千千萬萬老師的心。

作為一線老師,我來講一下什麼樣的老師不太容易評上

第一:教學能力成績中下游。這類老師也很敬業,但業績不突出,教學成績老處於下游,評優表先幾乎沒有。怎麼評?

第二:缺乏積極進取之心。

有些老師對工作缺乏激情,得過且過,公開課不想講,課題不想弄,嫌麻煩,怕出力。結果該評職稱了什麼也沒有。怎麼評?

職稱雖然有很多弊端,但在能力尚可的情況下,還是要爭取一下的!

評職稱與教好課實際並不矛盾。不是說你不評職稱就一定比別人教的好,也不是說你評職稱了就一定教不好學生。兩者完全可以同時開展,同時做好!

一項制度的確立與廢除都不簡單,誰也不敢輕易決定。職稱也是這樣。

你能徹底放棄不評,說明你真的大徹大悟了。名利金錢皆浮雲,只願學生在我心中。同時也說明你是位非常優秀的老師!

一場比賽,什麼都齊了,運動員不幹了,是喜是悲?

吾輩凡人,依舊在職稱的道路上苦苦追尋人!

無論如何佩服你!


人生如夢LLH


純屬騙人的鬼話!

1.你一個高校教師不科研、不學術,如何教育引領學生科研、學術;

2.自己不科研、不學術,如何提高自己科研、學術素養,如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此誤人子弟,如何堪任大學老師;

3.國家規定對高校教師依據教、學、研成就晉升職稱,不科研、不學術,顯然有對抗體制之意,如此壞的做為,會對學生有何影響;

4.給學校丟臉,我不想提學校名字,用如此學渣來誤人子弟,有何臉面敢稱大學;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大學老師不思進取、懶惰、昏昏噩噩,竟然能找出如此多的理由,還有人深表同情,不知這世界這麼了?

臭不要臉的越來越多嗎?


潘發明


淡泊名利,不評職稱,只能說是個人選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這是所有人的權利,在這件事上,誰都可以任性一把。我敬佩這位楊老師,但我不覺得該向他學習,更堅決反對號召教師向他學習!

只是一種自我選擇,如果選樹成典型會很荒謬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把不評職稱就當作正面的典型,這種思維方式是不正確的。如果按照這種邏輯,全國一千多萬的教師,99%的人都是評職稱的,是不是大家都錯了呢?這本身就很荒唐!

所以,應該以平常心看待不評職稱的老師,只能看作是一種自我選擇,如果選樹成典型,就非常荒謬了。

教師評職稱一點也不羞恥,是執行國家制度

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到不評職稱的楊老師們,也要以平常心看待評職稱的眾多老師,不評職稱是自我選擇,評職稱也是自我選擇,這種選擇都應該得到尊重。不能有一個不評職稱的,就否定那麼多評職稱的,那麼,還要職稱制度幹嘛?

教師實行職稱制度,參加職稱評審,是執行國家制度,沒有一絲一毫不對的地方。決不能用不評職稱的所謂典型,來否定評職稱的絕大多數,這是謬論,是邏輯混亂。職稱,不是大奸大惡,如果是,國家早就廢除這樣的制度了,怎麼可能實行到現在呢?

我們看到,很多德高望重的學界至尊,都是評職稱的,都是有很多頭銜的,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成為專業領域裡的領袖,相反,正因為他們成果豐碩,才有了頂級的職稱和榮譽。

評職稱與否,跟教好書沒有一絲一毫的因果關係

再說教好書,這跟評不評職稱是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評職稱的就沒有教好書,不評職稱的就教好書?是不是荒唐透頂!如果真是這樣,全國教好書的教師也就寥寥無幾了。教師隊伍裡的95%以上的老師,都認真履行了教師職責,都教好了書,跟評職稱根本就扯不上。如果一定要扯,那就是胡扯!

從來就沒有盡善盡美的制度,我們只能選擇適應

任何社會都是有規則的,任何制度都如一枚硬幣,都有兩面。作為教師,現在實行的是職稱制度,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只能適應這個制度。在教師待遇還比較低的情況下,評個職稱,起碼還能漲點工資。何況,職稱或多或少也還是能代表水平和成績的。

憤世嫉俗有個性值得稱道,但不值得作為典型讓他人去學習。作為教師中的一名,我是支持所有老師評職稱的。在職稱制度沒有廢除之前,都應該這麼做。


當代師說


其實教育行業像楊老師這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教育人還有好多,給楊老師點贊,更對目前的教師職稱評審政策深深地擔憂。楊老師並非不想評職稱,而是感覺自己不符合評職稱的條件,自己又不想因為刻意追求職稱而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在學生和職稱之間,他選擇了學生,選擇了理想,選擇了高尚。職稱應該是指揮棒,應該是所有教師工作努力的方向,是每一位教師通過認真教學就可以順利到達的目標。可是,如果一個始終把培養學生放在首位的優秀教師都無法正常晉升職稱,這種職稱評審政策就需要認真反思了。我不是校長,也不是學校中層,連班主任都不是,更要命的是我不喜歡溜鬚拍馬投機鑽營。所以,多年以前我也像楊老師那樣放棄了評職稱。不是不想評,而是按照目前的職稱評審政策,你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要求!哀莫大於心死,堅守農村教學一線近30年卻無緣高級職稱,這是個人的悲哀,也是職稱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各地都在實施農村教師職稱新政,這究竟是福利還是大餅?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