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农商银行所处的农村金融市场生态面临哪些影响?

农商银行蜕变于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格局的新生物,先前的信用社背负着向农民、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政策改制之后,农商银行的客户主体、经营领域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它的市场定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农商银行继续坚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坚持市场为中心的定位,发挥竞争中的优势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经营,农商银行的业绩、声誉和知名度都受到了前所有的提高。

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产值不断增加,农商银行业务范围拓宽、经营实力加强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但是,从农商银行开始建立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到今天要全面改制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也不是单一的均衡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变革”,私营企业和股份经济已经大幅度增加,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小微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以及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推进,城市中的农民已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并且向城镇集中,第二、第三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当地农村的主体。从服务对象上看,除了小规模的经营农户外,还增加了有专业生产水平的农村中的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的业主,他们的金融需求和传统的农户融资需求相比较要求更高、范围也更广。

随着营销理论的深化和银行业“以客户为中心”这一营销战略的形成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部分农商银行在市场营销观念、营销组织体系、产品定价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变现在的营销现状,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商银行坚持以农村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资金的资源优势通过营销手段组合,以可嬴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实现农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管理,全方位拓展业务,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和扩大服务范围,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嬴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市场营销目标。

1

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

从农村金融机构来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农商银行产生重大影响。农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和促进金融服务与农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是作为服务“三农”金融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发挥着重要的支农作用,其经营稳健性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同时,长期从事支农业务也带来较重的历史包袱,是风险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在重点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下,未来农村金融机构将同其他金融机构一起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管。农商银行需要逐步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重点防控新增大额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同业业务风险。同时,适应监管要求,需要加强公司治理和股东股权管理。特别是在农信社改制进程中,股东资质、关联关系、入股资金来源等将会得到重点规范。

2

精准脱贫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可以看出,精准脱贫在此次会议上继续作为一项硬指标。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来看,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于农村区域,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成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力量。适应精准脱贫的要求,监管机构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实行相对宽松的准入政策,这为农商银行提供了服务空间拓宽、服务深度加强的机遇,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开展贫困地区的金融业务并不容易。要真正能够实现持续有效的金融扶贫,就必须在贫困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注重脱贫的内生动能,既保证业务有效开展,又能防控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未来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定位和强项,寻找金融支持精准脱贫的契合点,创新适合不同贫困人群的产品和融资模式。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调节市场供需和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党的十九大重新定义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滞后,是制约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提升,引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将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金融服务于乡村振兴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不只限于我们所熟知的“小额信贷”。农村金融机构熟悉农村信用环境,并通过多年服务“三农”,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积累了认可和信任,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未来在传统“存、贷、汇”业务基础上,围绕农业产业链农村新型消费群体,农村金融机构将大有可为。打通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将农村基建、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纳入融资项目,开发适应新型农村消费群体的新业务,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做大做强。此外,发达地区的农商银行在把控风险前提下探索投贷联动业务,也将构成新的盈利。具体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上,订单融资、大众型理财产品、新型消费金融产品,以及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林权质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等担保方式,都在金融创新方面值得进一步发掘。

4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后提到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城镇化战略的重点是“城市群”建设,强调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功能的划分和协调互补。预计未来会出台更多有关城市群的规划,以后区域协调发展将建立在城市群各项资源链接和城市间连接网络基础上。会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覆盖区域全面、牵涉领域多,将必然涉及大量投资和资金配置。城市群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吸收,将意味着产业对接与协作、大量企业跨区经营和人员跨区流动,以及伴随发生的消费活跃、消费升级和个人财富积累。农商银行是我国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这一战略将为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广阔的潜力市场和业务机会,同时也对其资金供给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提前研究和布局,结合区域特色和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并拓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5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注入新活力

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农商银行更加注重网点转型和创新产品带来的利益,用比较低的成本来对银行的产品进行创新,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控制金融风险将是农商银行的主要关注点,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提升数据获取能力,引入更多数据维度,整合内外部收集的各类与客户相关的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将数据分析与客户行为相关联,促使风险决策从“主观经验”向“客观数据”转型,从“被动风控”到“主动风控”转型。借助大数据平台,将典型的风险行为,从数据采集存储,到分析与挖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可以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免疫能力。同时,数据将成为农商银行的重要资产,立足大数据应用,帮助银行完成贷后风险管控。通过风险预警大数据平台,银行可实时、动态地获知客户的的资金流向,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能并以此判断其信用情况和风险托底能力,将风险牢牢锁定在数据的铁笼中。

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节选自:农商银行转型研究课题组《新时代农商银行网点转型研究》作者:黄震、吴红军 等。

如果希望阅读本书更多内容,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在当当网直接购买纸质书哦!

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黄震:技术、市场和监管三位一体趋势下的农村金融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