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三女,母亲贵人徐氏。

王献之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习字,父亲趁其不备,从后面猛然抓起他的笔往上一提,笔被他抓得很牢——这表示他小时候写字就遒劲有力。

王献之为人高迈,家里又不缺钱,不靠卖字赚钱养家。求他一字很难,全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东晋的丞相和皇帝都十分喜欢他。有一次,王献之和哥哥们去拜会丞相谢安。王家兄弟走后,别人问谢安:都说王家兄弟出色,你觉得哪个最好?谢安说:“最小的那个最好。”问原因,他说:“小的那个说话少。——王献之为人沉静,并没有说多少话,就被看出是最有料的。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新安公主的弟弟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也把王献之当着选婿的标准。他叮嘱替皇家物色女婿的人说:“王敦、桓温算什么东西?一旦得势,就要干预皇家的事。你替我选女婿,就拿刘真长(刘惔)、王子敬(王献之)做标准就最好不过了。”

理想丈夫王献之,早年已经与表姐郗道茂成亲。郗家也是名门望族,郗道茂本是王献之母亲的外甥女,比王献之大一岁。长得美丽贞静,和王献之从小就很熟。到了婚嫁年龄,王献之赶紧央求父亲去求婚。王羲之就写了一封求亲的书信,客气地说:“你家女孩有没有中意的对象?(如果没有),就和我家小郎结婚,那是再好不过了。希望你考虑一下!”

郎才女貌,这桩婚姻在时人眼里,那可是天作之合。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人人没想到的是,公主司马道福却半道插了一杠子。

司马道福初封余姚公主,嫁给权臣桓温之次子桓济。桓温死后,将兵权交付弟弟桓冲,南郡公爵位则由幼子桓玄袭封。世子桓熙不服,遂与叔父桓秘、弟弟桓济谋杀桓冲,结果被桓冲发觉,都被流放长沙。

桓济被流放,金枝玉叶的司马道福当然不能和他同行,就离了婚。王司马道福恢复自由身,再嫁的对象就圈定了王献之。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大概在新安公主看来,郗道茂虽是明媒正娶,但是一直没给王献之留下子嗣,只生了个女儿,也已经夭折。妇人无子,就是可以被休弃的,自己以金枝玉叶的尊贵身份和他结亲,王献之一定欢喜。于是,她苦苦向皇太后央求。

皇太后也很喜欢王献之,就做主让孝武帝下旨诏命王献之为驸马。

一封令王献之休妻再娶的圣旨,打破了王家的平静。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王献之变成了跛足,他竟用艾草烧伤了双脚,落下终身残疾。

王献之低估了新安公主对他的决心。她听到消息后,说即使他瘸了,她也要嫁。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郗道茂被休回去不久,郁郁而终。王献之被伤心愧疚折磨了一生,到死也没有原谅自己。魏亚八卦大全《世说新语》上说:王献之临终前,道士前来作法,问他:“子敬,你这一生,可有过错?”王献之说:“不觉有余事,惟忆和郗家离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大概是王献之最沉痛的临终遗言了。

新安公主费尽周折抢到手的婚姻,并不幸福。后来,王献之又纳了一房小妾桃叶,整日里和她情意绵绵,我简直怀疑王献之就是专门做给新安公主看的。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现在南京还存有“古桃叶渡”的石碑,成了他们情意的千古见证: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献之四十一岁那年,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神爱。两年后,王献之去世。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他们的女儿王神爱后为晋安帝司马德宗(司马道福侄子)的皇后。

新安公主逼婚王献之,王献之为何要用艾草烧残自己?

为什么王献之要用艾草自残呢?艾草是端午节插在门上之物,王献之用它,大概有以下原因:一是艾草易燃,古人把它作为引火的重要材料;二是艾草从先秦开始,就是表相思之物,《诗经采葛》里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吟唱;三是古人认为艾草的芳香可以避邪、去瘟、驱毒。难道王献之是把公主当邪魔外道了吗?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