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阿里終於放大招!美團“不死之身”要破了?

口碑和餓了麼終於在一起了。

8月23日晚,阿里巴巴披露,他們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將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持有餓了麼和口碑兩大業務。

此舉直接瞄準美團,口碑要對戰大眾點評和美團,而餓了麼則是出擊美團外賣。

美團和阿里,本來就有宿仇,現在又看上了同一塊蛋糕。自美團宣佈IPO以來,賽場上阿里開啟燒錢補貼戰同時加速搭建生態體系,賽場下關於美團“缺錢”、“估值遇冷”、“毒角獸”、“騰訊流量紅利失利”等論調不斷被拋出。

阿里終於放大招!美團“不死之身”要破了?

究其原因,是這一市場的格局還沒有完全確定,誰都不想認輸。

要說美團缺錢,那可真是說到了王興的痛處。你算下美團這些年的融資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在一級市場上融資上百億美金,能拿的錢都拿過了,但還是不夠花。

實際上,王興第一次創業,就是吃了沒錢的虧,在用戶暴增的情況下沒有錢買帶寬和服務器,他只能200萬美元賣掉了五年後市值近百億美元的校內網。從此,“富二代”王興知道了錢要省著花。

屢敗屢戰的人身上不只有韌性,還有經驗。被資本坑過的王興,是沉下心來好好研究過怎麼和資本打交道的的。

2011年美團為了活下來,拿了阿里的錢和資源。現在合併了點評,相當於改投了騰訊做靠山,美團再也不用擔心被未來會被編入《阿里巴巴快速入門—從投資入股到全資收購》了。不像張旭豪的餓了麼,最終還是成為了下一個“UC優酷”們。

餓了麼要成為“餐飲淘寶”的夢想只實現了一半,做成了“淘寶餐飲”。95億美金的收購價格,阿里巴巴是在為自己“買單”。BAT三家企業,只有騰訊是通過投資參與O2O,親自入場參與圍獵的百度和阿里都吃了敗仗。

阿里是有機會靠自己取勝的,那樣今天的95億美金代價也就無從談起了。淘點點上線三個月就成立了單獨的事業部,很快就成為餓了麼、美團之下的行業第三。阿里對淘點點寄予厚望,連多次在公開場合說“不喜歡阿里大規模燒錢”的馬雲,都給淘點點批了2014、2015年“3.8當天吃飯不要錢”的補貼預算。

但淘點點最終還是銷聲匿跡了。

很多餐廳老闆抱怨“做餐館就夠累了,無力再管一個網店,希望第三方幫我搞定”。

美團的地推何其兇猛,由阿里出身的幹嘉偉帶出的三萬多地推大軍,比阿里巴巴整個集團的總人數還多。餓了麼的自建物流在當時則根本沒被阿里重視,更沒有想到餓了麼這次轉型“重資產”為日後的95億美金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50億人民幣扔進去,沒替淘點點砸出一條康莊大道,反倒讓阿里的財報數據變得不太好看。

創業者的公開言論是件值得揣摩的事。2010年7月,有一篇文章叫《“狗日的”騰訊》,把騰訊批的夠嗆。其中王興的一句“還有什麼業務是騰訊不摻和的嗎”引起了許多創業者的共鳴。時過境遷,王興與騰訊化敵為友,又給出一句 “如果阿里能更有底線的話”激起一地雞毛。

阿里當年投了美團之後,關掉了蔡崇信親手買回來的口碑。後來王興不從,蔡崇信又親自掛帥口碑跟美團對壘,頗有些為自己鳴不平的江湖味道。

王興第一次創業也很聰明的只要100萬美金,但他們的團隊卻沒人能說服投資人只投一百萬。投資人回到美國撤回投資意向書後,沒時間找融資就燒沒了資金的校內網被陳一舟買走了。若是王興也有一個“蔡崇信”,可能第一次創業就成功了。

術業有專攻,王興漸漸意識到團隊有“短板”。美團增長很快,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能,王興和王慧文都感到力不從心。兩個人商量後,決定不遺餘力請人才。王慧文主動讓權請來陳敏銘,王興“六顧茅廬”挖來幹嘉偉。

負責在線營銷的陳敏鳴,財務總監郭強、負責移動的陳亮、客服總監楊濤、COO幹嘉偉。美團的人強烈感覺到,每來一個人,公司就上一個臺階。雖然這也為日後盛傳於江湖的“內鬥”埋下了伏筆。

靠著走正路出奇招,餓了麼活了下來。早期印刷宣傳冊,張旭豪從理髮店和4S店拉到了贊助。為了把業務放到互聯網上,他幫飯店老闆拼裝電腦,並且每週上門去幫他們殺毒拷電影。想把“漢唐餐飲”發展成獨家客戶,張旭豪投其老闆所好:假裝在泡澡時偶遇,混熟了還總請人家去搓澡。

王興毫無疑問是個愛讀書的人,他一開口,你就能知道最近他又讀了什麼書。

美團是靠著阿里的投資挺過團購大戰,成為團購行業第一之後才做O2O的。此時作為股東的阿里,還經常曖昧的在宣傳上把美團納入“阿里系”甚至阿里旗下。投資美團之後,阿里就關掉了自己的口碑;之後做O2O成立的淘點點也沒太重視,同時全力扶持兩個“孩子”讓他們打打殺殺有意思嗎?由此看來,淘點點的失利也是有這方面原因的。

很快百度就收購了糯米,親自下場逐鹿O2O;緊接著騰訊就入股了大眾點評,在O2O賽場有了自己的代言人。果然,百度、騰訊給糯米、大眾點評網帶來的是資金與流量很快就打的美團叫苦不迭。

按理說,美團該向阿里求助了。但王興是個商人啊,看重的是利弊得失。他一琢磨:阿里想控制美團,風險太高;阿里還不像騰訊能給自己提供流量,利益太少。

王興對阿里可以說是處處提防。有一本《九敗一勝》是寫王興的,出版時美團阿里還是一家人,王興特意叮囑作者李志剛在書中標註“。

所以與其處處提心吊膽怕成為傀儡,不如投奔更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騰訊。

之後一兩個月,阿里就開始和餓了麼接觸。美團和餓了麼就這樣一路“打”到了今天。阿里和美團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越釀越深,到了激發的邊緣:阿里重啟了口碑,蔡崇信任董事長;全資收購餓了麼,以前的淘點點負責人王磊成了餓了麼CEO。

相比於新口碑的不設提成,美團對商戶的提點抽成卻一直居高不下,冠絕行業,這或許與他們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有關。餓了麼宣佈拿出30億做補貼,美團也沒有一絲回應,高掛免戰牌。這樣的舉動,頗有些“彈盡糧絕”、“開源節流”的味道。

美團目前在市場份額上佔據優勢,但是面對認真起來的阿里還是需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