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在早前颁布的第二届广州米其林指南里,有一家餐厅终于打破广州二、三星从缺困局,就是传说中的「江由辉」。

这是文华东方酒店集团第一次以厨师名字命名酒店中餐厅。

但,其实师傅既不姓江,也不叫由辉,而是叫黄景辉。江湖流传「江由辉」名号,只因误读了餐厅全名:江 - 由辉师傅主理(Jiang by Chef Fei)。行政总厨辉师傅从业 30 年,16 岁入行,26 岁就升任总厨,自 2012 年开始执掌广州文华东方酒店中餐厅,至今 7 年。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Pic from https://www.mandarinoriental.com.cn

江获米其林二星消息一出,朋友圈就炸开了,有祝贺,有吐槽,更多是淡淡的心照不宣。和朋友相约滚了遍菜单,整桌菜吃完,远远算不上难吃,但无惊无喜,没留下任何味觉记忆点,服务甚至让人有些诧异,这就是二星该有的水准吗?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难怪有朋友调侃颁奖礼上写错的英文,

「可能米其林评委们心里也觉得江只值一星吧。」

经理推荐的两道前菜,江南酱鸭舌、老醋拌海蜇头,味道平平。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和乐蟹蒸手打肉饼,蟹是好的,看蟹钳肉质尚算饱满,处理也到位。可惜肉饼粘盘且过薄,虽为手剁仍缺乏口感。先不说肉饼和蟹两者味道分离,最致命的是调味过于重手,就像给清纯女化上大浓妆,没能彰显蟹肉的鲜甜。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冰烧三层肉,利苑招牌名物。做法繁复,先腌制、松针、风干,反复烤数次,最后刮去表层黑沙,才能集脆皮香酥、瘦肉柔嫩、肥肉松化不腻 3 种完美状态于一身。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唔……当天这块烧肉吃起来,脆皮部分有明显焦糊味,不太是这个价位餐厅该有的水准。

再给烧腊部一个机会。叉烧,酱香风味主导,肉质有些干硬,依然不算令人满意。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炒菜又如何呢?姜汁芥蓝,不过不失;干炒牛河,尚有镬气。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但 ¥138/盘的炒牛河,没这个水平也说不过去吧……

咕噜肉,备料之工整值得一夸,酸味也是柔和内敛的,可惜酸甜酱下仍难掩肉臊味。问服务员用的什么肉,她表示要询问下经理,最后经理告知是土猪肉。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咕噜肉上装饰了糖丝,朋友打趣起了个名字:特朗普咕噜肉。「哎,怎么这次特朗普的头发稀疏了这么多?」

乱入一道酸菜鱼,怎么讲,比经历了 7 年之痒的夫妻生活更平淡,了无生气。我努力说服自己这或许是高级餐厅的处理手法,试图细细感受风味层次,最终宣告失败。

好吧,我承认是受人蛊惑,以致于做出在粤菜馆点川菜这等脑子进水的举动。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点菜时经理

建议我们换 ¥400+/斤的笋壳鱼,口感会更嫩,之所以比龙趸还贵,因为是马来西亚进口野生货。我寻思了一下,酸菜鱼搭上这种级别的食材,总感觉大材小用。吃完第一口以后内心想法是:还好没换……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黑天鹅酥卖完了,没吃上,换萝卜酥。哇!一口石油味儿,黑松露油侵略性未免太强,萝卜本身的清甜荡然无存。吃完这顿饭之后整晚,我连打嗝都是石油味。

为了证明我不是高级黑,夸一下全场最喜欢的两道。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有机娃娃菜虾干煮手打鱼腐,自制鱼腐极耗时耗力,跟市售品完全不是一回事,未经油炸,口感如棉花般蓬松绵软,饱吸淡雅鲜甜的高汤,回头想多夹一块已经没了。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亚麻籽烧鸡,也得到一致好评,不愧是餐厅当家头牌,端上桌时香气逼人。论脆皮程度也许有能与之比肩的(比如香港的营致会馆,澳门的胜哥私房菜),但论鸡质和综合食味,这家出品我却更喜欢。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羊肚菌烧自制豆腐也收获了很多拥趸。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如果说出品中规中矩,那服务呢?

点菜经理除了复核菜单时有点磕巴显得不太灵光,其他都很好,问及推荐菜和原料对答如流,还会及时提醒「你们好像点了挺多猪肉类菜式的,需要换一个吗?」,足够贴心。

但一般服务员培训则明显不足,一问三不知,添茶基本靠喊。最尴尬的是包厢常常找不到人,也没有呼叫服务按钮。包厢内如此,可以理解是为客人留出私人空间,但在大堂点 ¥68/位的茶位,也依然没人添茶水。

这比同桌朋友上次来的体验已好了很多。收走骨碟和刀叉却没换新的来、上菜直接甩上桌导致摆盘全毁、茶水放得东倒西歪,种种基础性失误,堪称大型车祸现场。

广州唯一米其林二星餐厅,真的值得吃吗?

Pic by Wongaki

上次吃澳门誉珑轩,同样是 15% 的服务费,¥68/位的茶位,服务水准差天共地。观察到同行饭友是左撇子,服务员默默把筷子和茶杯换了方向。谈起正山小种的烟熏味,端茶来的人能顺口接上,因为用桐木山的木熏过,现在当地松木受保护,都是从其他地方拉木头来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才更见一家餐厅的管理培训能力。什么是高级餐厅该有的服务?八个字:流畅舒心,不动声色。

米其林对江的评语是:「主厨辉师傅向来注重粤菜和创意料理之间的平衡,在菜式中糅合日式和西式元素。」

不知道这里指的日式和西式元素,是不是三文鱼刺身和黑松露。

我一直有个迷思,当今提及高级粤菜,似乎总不离法餐三大套路:鹅肝、鱼子酱、黑松露,食材升级为进口野生海鲜,摆盘动辄干冰伺候,极尽谄媚。与之相对的是「便宜夹大份」式传统老广审美。

两个极端,都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中间还有大量想象空间。

不妨看看同为中餐的台菜。近年台湾出现不少 Fusion 餐厅,或大胆采用在地食材,或以法式烹饪手法解构传统台菜,虽未如北欧料理般自成气候,也算迈出了第一步。另一边,细腻精工的古法台菜回潮也是风风火火。

反观广州,粤菜作为最有 Fine Dining 潜质的菜系之一,除了迎合法餐审美,祭出三大万金油,何时能探索出一条真正的本土特色发展之路呢?

可能这才是广州高端粤菜面对米其林体系的终极问题吧。FIND ME HERE

新浪微博 @饮茶君啊

小红书 @eimoleung

一年扫荡1200+餐厅嘴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