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他努力證明飛機能取代軍艦的位置,成功之時,卻弄巧成拙幫了海軍

20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隨著英國皇家空軍的建立,美國軍方開始反對成立獨立的空軍,這引起了很多飛行員的不滿。

以米切爾准將為首的“航空派”提出,飛機可以取代軍艦發揮戰略性作用,空軍非但不能裁減,還應發展壯大,成為獨立軍種。此觀點被多數人認為是天方夜譚,尤其遭到了海軍的嘲笑,因為他們早就見識過飛機的“威力”。

他努力證明飛機能取代軍艦的位置,成功之時,卻弄巧成拙幫了海軍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快接近尾聲時,土耳其的一艘戰列巡洋艦在地中海執行任務時不幸觸礁,英國海軍發現了這個甕中之鱉,立即通知兩艘搭載多架水上飛機的軍艦去把它炸沉。飛行員聽說有死靶可打,便興沖沖地趕去。可是到了實地一瞧,心裡直打鼓,因為飛機只能攜帶50公斤的炸彈,這對於皮糙肉厚的戰列巡洋艦來說,只是撓癢癢,唯有大重量魚雷才能重創對手。可是那種魚雷超過450公斤,水上飛機幾次起飛都沒有成功。

事隔僅兩年,“航空派”竟然又口出狂言,硬說飛機能炸沉軍艦,海軍幾乎笑掉大牙。然而,海軍部遇到了新聞界和國會帶來的巨大壓力,被要求給飛行員們一次機會,以證明他們的觀點。海軍部最終同意進行試驗。

1921年6月,三架小水上飛機攻擊了一艘被俘獲的德國潛艇,結果不盡如人意。

他努力證明飛機能取代軍艦的位置,成功之時,卻弄巧成拙幫了海軍

​海軍又拿出了一艘舊軍艦作為靶子,這是從德國人手裡俘獲的“東弗里斯蘭號無畏艦”。在當時,德國人造的無畏艦防護能力非常強大,而米切爾的支持者也有意散佈說,“東弗里斯蘭號”是永不沉沒的戰艦。

1921年7月20日,海岸上站滿了軍方高層和各路記者,人們都想看看飛機PK無畏艦的壯觀場面。轟炸機投下270公斤炸彈後,東弗里斯蘭號搖晃了幾下,打了個呵欠,似乎在嘲笑空軍的無能。次日上午,轟炸機捲土重來,這次裝載的是每顆重達450公斤的炸彈,可是無畏艦仍無沉沒跡象,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空軍敗局已定。當天下午,米切爾孤注一擲,又派出6架轟炸機,各裝載一枚900公斤的超級炸彈,這已是當時最大的炸彈。結果兩顆近舷爆炸,一顆命中。很久之後,“東弗里斯蘭號”終於沉沒。

米切爾大喜過望,四處宣稱空襲擊沉了戰列艦,“證明飛機具有摧毀任何水面艦種的能力”。最終,空軍得到重視,飛速發展,不僅成為獨立軍種,而且徹底改變了現代戰爭模式。海軍本想戲弄空軍,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經歷這次失敗後,海軍的作用也開始遭到人們的質疑。但隨著更多試驗的開展,更多老舊戰列艦被擊沉,海軍的觀點反而得到了證明:戰列艦的結構仍能提供有效防護,不能說由於飛機的摧毀力,就一定會淘汰戰列艦。

他努力證明飛機能取代軍艦的位置,成功之時,卻弄巧成拙幫了海軍

​1921年11月,在華盛頓召開的裁軍會議上,以搭載飛機為目的的航空母艦第一次被正式定義。不久後,嶄新的海上霸主橫空出世。

事已至此,不知米切爾會作何感想,他努力證明了飛機能夠打敗軍艦,到頭來卻幫了海軍大忙。軍艦非但沒有消亡,反而成為飛機的母艦,這真是應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那句話。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姜欽峰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