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一、改写美国历史的一次登陆

6月12日,对于世界战争史来说,是个常见出大事的日子。一战时空前的伦敦空袭战,就是爆发在这一天。二战时纳粹德国的新型V1导弹,也是在这一天呼啸而出。类似的劲爆大事,也早被好事的好莱坞导演们,拍出了一票激动人心的大片。但一桩关乎美国历史的大事,至今为止的好莱坞导演们,却是常年选择无视:1777年6月12日,一艘冲破英军层层封锁的法国船,艰难抵达了北美南卡罗来纳州。

这支由法国青年贵族拉法耶特率领的法国志愿军团,清一色自备武器参战的热血青年,满怀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支援正处于生死一线的北美独立战争。

虽说以力量对比说,这支来自法国的小部队,比起装备精良的英军来,简直是以卵击石。但他们的到来,却意味着已经鏖战两年的北美独立战争里,一场意义重大的转折:从这一天起,将有越来越多来自欧洲的职业军队,踏上这片土地,为美国人民的独立运动血战到底!

那倘若没有他们的到来,1777年的北美独立战场上,那些美国电影里恨不得以一敌百的美国独立战争英雄们,会遭受怎样的命运。答案是:很可能全军覆没。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二、及时杀来的外援

比起各种美国大片里,英雄们以一敌百,砍瓜切菜般吊打英军的北美独立战争景象,1777年真实的北美独立战争,却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只要看看俩家实力对比,就知道这场战争,渴望自由的美国人会打到多苦: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工业革命也红红火火,加上殖民地人口,总人口近三千万人,常备军队三万多人。

北美“大陆军”这边呢?十三家殖民地,总人口三百万,其中还有百分之三效忠英国,“大陆军”的主要兵力是一万多民兵。以未来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话说,简直是“缺少纪律,乌合之众”,基本是要啥没啥。

这样的力量对比,就好比今日美国某个州,想从美国统治下扯旗独立一样,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尽管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后,好些北美“大陆会议”的要员们,还叫嚣不需要任何外来援助,可以独立赢得战争。

可打了没两年,残酷事实就血淋淋:且不说“大陆军”的民兵们没有半点职业兵素质,就连行军用的军鞋,一万多人也只能分到九百多双,平均每个士兵更只有三十多发枪弹,装备水平差到可怜,缺粮更是常事。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而且就是这点可怜的装备,也早把北美“大陆军”的家底掏干净,两年来前线所需的军费,几乎全靠北美的外交官们在欧洲四处化缘得来。

当时在法国累断腿的美国外交家富兰克林说:“我在巴黎简直变成了乞丐”。

不过富兰克林的努力没白费,自从战争爆发后,一直不遗余力给“大陆军”补血的,就是富兰克林几乎累断腿的法国。

早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即1776年时,法国就为“大陆军”提供了三万支步枪和二百二十七门火炮,外加可配备三十万枪炮的火药。到1777年春天时,又有一百多艘船的法国援助物资抵达美国。

正是这丰厚的援助,叫一穷二白的“大陆军”顽强坚挺。但饶是如此,英军的强大战斗力,依然还是拦不住。1776年8月,也就是“大陆会议”刚发表《独立宣言》一个多月,英军就一举拿下了纽约,红红火火的北美独立战争,眼看到了崩溃阶段。

面对当时全球最强的英军,有热情有援助的“北美大陆军”,显然还不够。北美想要赢得胜利,必须要有人出来助拳。可“日不落帝国”谁敢招惹?就连跟当时英国一天二地仇的法国,也只是私下砸钱援助,出兵却是谨慎。直到1777年6月12日,

法国青年贵族拉法耶特,傲然带着志愿兵们,站在南卡罗纳州的海岸上:助拳?我来!

拉法耶特,号称法国圣女贞德部将的后裔,从小做梦都想打英国。北美独立战争时,还是军校学生的拉法耶特,就激动的一蹦三尺高。

但不同于好些嘴上激动的热血青年,拉法耶特接着就自掏腰包,招募了志愿者买了船,雄赳赳气昂昂朝着美国杀去,中间还躲过了英军的多次追捕,终于有惊无险上岸,然后来到了北美大陆军的总部费城。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可笑的是,此时惨到家的北美大陆军,却对拉法耶特满腹狐疑,都以为这是个来北美找刺激的公子哥,甚至要把他拒之门外。幸亏富兰克林一封信推荐,才圆了拉法耶特的参战梦。

但待到真上了战场,这群受过军事训练的法国人,就把衣衫褴褛的北美“大陆军”刺激坏了:法国人带来了欧洲近代军事训练战术的操典,把开了眼的北美民兵练得七荤八素。领头的拉法耶特,上了战场更叫北美老兵们大跌眼镜,不满二十岁的公子哥,开打就在布兰迪河战役里受了伤,伤好后升为师长,接着就屡战屡胜,不但多次击败骄横英军,还给北美民兵上演生动军事课。

原先对打仗蒙圈的“大陆军”,这下经验值刷刷涨。

于是,仅仅在这群法国人登陆美国三个月后,曾经精疲力尽的北美大陆军,就似打了鸡血般,在萨拉托加痛击英军。而热情高涨的拉法耶特更是来回活动,不但战场立功,更为北美大陆军继续拉来各界援助。

焕然一新的北美大陆军,终于吸引了全欧洲的视线。1778年2月,长期暗地援助表面观望的法国,终于与美国缔结军事盟约。北美独立战争最艰难的一个时段,就这么熬了过去。

以美国独立后早期,诸多学者的公认,帮助美国熬过这最艰难时段的,就是这群热情的法国志愿者。

三:被遗忘的“法国元素”

法国正式与美国缔约后,昔日的观望面具终于被拿掉,不但物资装备大批送来,装备精良的法国正规军,也循着拉法耶特们的足迹,踏上北美大陆。这可不止是给北美大陆军帮助,事实上,之后的几年里,法军在很多场战役里,都是抗击英军的绝对主力。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对美国的一次救命大恩,却被今天的美国无视

首先在海洋上,法国舰队四面出动,在阿善特岛和直布罗陀等地,与英国舰队大打出手,成功改变了缺少制海权的美军被动挨打的境地。法国罗尚搏爵士率领的远征军,更成了迎击英军的主力。

1781年8月起,法国又调动了24艘战列舰来到萨皮克湾,支援正在攻打约克敦的罗尚博。而担任危险诱敌任务的,则是拉法耶特率领的法国志愿者们,约克敦战役的白热化阶段里,法国更出动了重炮等强大火力,终于打得英军无奈投降,赢得了这场决定美国独立自由的关键一战。

而如果盘点数字的话,这场决定一战中,法国出动陆军8000多人,海军15000多人。而号称主力的北美大陆军统帅华盛顿呢?连带上后勤民兵,一共才9500多人,而在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三百多门重炮,更是完全由法国提供。

另外以战略说,整个战斗的战略,基本是罗尚博制定,所以,这场今天美国人引以为豪,作为美军光荣战史的“约克敦大捷”,在当时却有一个称呼:罗尚博个人的胜利。

参考这样的结局,再回看1777年6月13日,拉法耶特登陆的那一幕,不夸张的说,虽然今天,依然纪念拉法耶特的美国人,已经很少提起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牺牲。但是那一天,

那一群热情勇敢的法国志愿军,确实是北美独立战争转折的开始。

抛开历史,文化,国家因素等缘由,那些曾经远渡重洋,在北美大陆上浴血奋战的法国士兵们,当得起超越国界的敬重。

史料来源:斯蒂芬·康威《美国独立战争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