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紫金礦業80億公開增發股票今日上市 投行又迎業務爆發點?

11月29日,紫金礦業公開增發的 23.46億股 A 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交易。此次公開增發是市場5年以來的首批公開發行項目,也是8年來市場最大規模的公開增發項目。紫金礦業今日開盤報3.54元,較3.41元/股的發行價仍溢價3.81%。

另一邊,新泉股份在11月27日晚間公告表示由於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公開增發失敗,為剛剛出現活躍苗頭的公開增發潑了一盆冷水。闊別五年剛剛回歸的公開增發未來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時隔5年,公開增發又活躍

闊別市場五年之久後,公開增發再回歸,而紫金礦業公開增發募資80億元,並超額認購了13億元,令市場驚歎不已。

按照此次發行價格3.41 元/股的水平來看,該價格不低於招股意向書刊登日即 2019 年11月13 日前二十個交易日紫金礦業 A 股股票均價。同時,相比於停牌前價格3.44元/股,僅折價了0.87%,幾乎相當於市價發行。

更值得一提的是,網下獲配的機構投資者中,不僅包括中國人壽養老保險、泰康資管、平安資管等長線資金大戶,還包括興全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歐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建信基金以及高毅資產、凱豐投資等頭部基金管理公司。還有中非發展基金這一國家主導的產業基金。甚至於,山東金控、中國黃金等“同行”都參與認購。

此外,整個項目從獲得批文至發行完畢歷時僅十幾天。這次成功的公開增發無疑為這一銷聲匿跡了五年之久的再融資品種提振了一把士氣。

公開增發作為一種再融資工具,對發行人分紅和盈利條件等有著苛刻的條件。比如,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公開增發除需要滿足公開發行的一般規定外,還需滿足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平均不低於6%等多個條件。另外,上市公司既需滿足現金分紅的要求(最近3年現金分紅的比例至少要達到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又需要滿足財務指標的要求(最近3年盈利(創業板為最近兩年盈利)、不存在利潤下滑50%以上的情形)等。

相比之下,定增發行顯然效率更高,且約束條件也更少。在此背景下,公開增發逐漸無人問津。此前,A股市場上最後一單公開增髮結束於2014年5月,在滄州大化完成當年唯一一單公開增發項目後,公開增發市場也就此沉寂,直至今年4月拓斯達獲批後才重新開啟。

拓斯達之後,紫金礦業、新泉股份、能科股份、博世科、博天環境、元成股份、嘉澳環保等都陸續推進公開增發方案。沉寂已久的公開增發從今年開始似乎活躍起來。

安信投行落袋1.48億

紫金礦業因募資規模巨大而最受矚目,而安信證券作為紫金礦業本次公開發行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也收益不少。

《紫金礦業公開增發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顯示,本次發行的承銷費用為1.46億元,保薦費用為188.68萬元,也就是說安信證券此次落袋1.48億元。

紫金矿业80亿公开增发股票今日上市 投行又迎业务爆发点?

成功來得並不容易。實際上,公開增發一直以來沒有流行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開增發項目的承銷保薦券商一般採用包銷方式進行銷售。

“這就需要企業和券商之間具有充分的相互信任,而且對投行本身的資金要求較高。否則一般情況下,券商也沒有勇氣選擇包銷。”南方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保代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該保代人士分析,募資金額達到80億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定向增發,向10個特定的發行對象增發,則每個發行對象的認購金額相對過大,不容易實施。公開增發當然是更佳選擇。

紫金礦業作為國內首家在境外上市的黃金生產企業,其良好的基本面無疑是公開增發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紫金礦業2016年/2017年/2018年現金分紅分別是13.82億元/20.73億元/23.03 億元,佔當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比率分別是75.33%/59.09%/56.26%,保持較高的分紅比例。這對於長期持有股票的險資來說,分紅率有保證起碼意味著可以覆蓋成本。

而安信證券之所以敢對80億規模的大項目進行餘額包銷,原因或許在於,安信證券與紫金礦業十多年的合作基礎。紫金礦業於2008年迴歸A股,成為A股新股發行歷史中首家以每股0.10元面值發行的公司,安信證券就是當時紫金礦業IPO的保薦人及主承銷商,全程主導了此次的創新發行。

再融資新規後,公開增發又走冷?

不過,儘管紫金礦業的公開增發非常成功,新泉股份卻給公開增發市場破了一盆冷水。11月27日晚間新泉股份公告表示由於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公司未能在證監會核准批覆文件規定的6個月有效期內(即2019年11月28日前)實施本次公開增發A股股票的發行事宜,證監會關於公司公開增發A股股票的批覆到期自動失效。

新泉股份的發行失敗當然與其自身情況和所在行業相關,但另一方面,再融資新規大幅修訂,鬆綁非公開發行各方面條款的限制也為未來公開增發的週期冷暖加上了不確定性。

“未來公開增發一定還是會受影響的。不管是發行對象數量增加至不超過35名,還是鎖價期縮短等,都會讓非公開發行再次成為再融資熱門選擇。”上述保代人士稱。

隨著非公開發行的再次迴歸主流,公開增發、可轉債、配股等再融資品種會否出現“此消彼長“,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