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滴滴嚴重失信“黑名單”背後的滴滴司機現象

網上報道,上海道路運輸行業近期公佈的首批嚴重失信名單包含滴滴出行,滴滴“拒載”或“繞路多收費”行為上榜。滴滴打車作為國內網約車巨頭,初衷是好的,方便我們的出行,寒冷的冬天不用大街上招手,通過手機就能打車。此次黑名單事件中,滴滴司機確實存在拒載行為,需要滴滴反思並出臺新政策抑制司機的“鑽空子”行為。

滴滴嚴重失信“黑名單”背後的滴滴司機現象


晚上在街上不好打車,筆者曾在晚上11點遇到一個滴滴司機,司機接單且到達之後卻取消訂單拒載,我家離這隻有2km,卻發生這樣的事,真的很令人失望。也有網友表示滴滴司機把車開到指定位置附近,一會兒找不到,司機就直接取消訂單。

滴滴嚴重失信“黑名單”背後的滴滴司機現象


網上一查,司機取消訂單的原因可能是利用了滴滴平臺的漏洞——當滴滴司機按照指定時間到地方後,乘客在超過一定時間沒有到地方,滴滴司機就能夠無責取消訂單,甚至還會有補貼,在不同的獎勵模式下接夠一定單數,就能獲得一定獎金。

滴滴嚴重失信“黑名單”背後的滴滴司機現象


滴滴快車司機拒單還有“誘導乘客取消訂單”的現象越來越常見。乘客不僅會因此耽誤自己的行程,還會不經意間自我降低在滴滴平臺的信用等級,當乘客的信用值越低的時候,他叫車的優先級就會被排到後面,嚴重者甚至賬號會被封,不能使用滴滴打車軟件。


滴滴嚴重失信“黑名單”背後的滴滴司機現象


個人看來,取消訂單的原因主要還是價格因素,目前國內出行費用還是偏低,滴滴司機大多數是私家車主,出來開車也是為了賺錢,但既然選擇了接單,就要履行相對應的責任。拒載行為嚴重影響了乘客的打車體驗,希望滴滴出臺新政策嚴懲這些“鑽空子”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