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现如今,孩子是越来越少,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的比比皆是。祖父母、外公外婆、父母把孩子都视为掌上明珠,端在手里怕掉了,唅在嘴里怕化了。但是,作为家长,培养一个阳光、正面的孩子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必要的研究内容。没有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既懂礼貌、知对错,又明是非。所以,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严格教育的好,要“知错”能改,那么抱歉的话是最常挂在嘴边上的。但是,今天,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述说“道歉”这个事。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幼儿园里,一位母亲不经意间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玩耍时摔倒,被一个小女孩从身上踩过去,这位母亲立马奔跑过去,要求女孩立马给儿子道歉,把下女孩吓得哇哇直哭。后来。女孩的妈妈也过来了,了解了情况后,也是逼着自己的女儿进行道歉,不管女孩的母亲怎么说,女孩就是坚持不道歉。最后,男孩的妈妈不愿意了,大发雷霆,对此事不依不饶,本来一件简单的再小不过的一件小事,却在双方家长的推搡中结束。所以我们也会时常看到,不管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在训斥孩子,问孩子有没有错?道不道歉?不论孩子是否对错,更不管孩子是否意识到错了,威逼利诱下的“对不起”真的有用吗?即使口头上道歉了,但是心里是怎么想的,作为家长你知道吗?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美国的一位心理治疗师认为,如果孩子不是主动去做道歉就没有任何意义。事实应该也是如此,作为父母,不要老是逼着孩子去道歉,如果孩子是被逼着去道歉,而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所在,即使口头上道歉了,事实上,同样的错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或许是习惯了道歉,不管是不是自身原因,都要道歉,因为这样才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或许他们重复犯错,无惧犯错后果,毕竟一句对不起就能了事。其实,这些都不是道歉的目的。那么孩子为什么道歉,多数时候是因为孩子意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不肯道歉的原因多半是害怕惩罚。这种情况下,是孩子对于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一是告诉孩子错在哪里。现实中,很多孩子即使犯错了,也不会道歉,会拒绝道歉,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有些事情,有些情况,孩子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正。所以,当父母的应该多给予引导,先了解事情的经过,然后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的错在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下回我们该怎么样规避这种错误以及犯了错误,怎么想办法去弥补。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二是教会孩子要承担责任。有一句话说的好:孩子只有从小学会了道歉,为错误而承担责任,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人。其实所谓的“熊”孩子,都是大人一手惯出来的。多数家长没有从小教育孩子“有过道歉,后改之”。小过不管,等到大过降临时,就会后悔了。所以,教会孩子在犯错后承担责任,是一件给出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忽视。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三是比道歉更有力的是感谢。很多时候,你应当说的不是“对不起”,而是“谢谢你”。比如,当你迟到了是说一句对不起我迟到了,还是说一句谢谢你这么耐心的等我;当你做错事了,是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还是说一句谢谢你能包容我犯的错误更来得实际。请用谢谢对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心存感激。如果能把正能量释放,放大事情的积极面,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真诚的感激,会带领孩子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将来走入社会也会更加有帮助。

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说“对不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所谓“道歉”并不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对不起”三个字。它不仅包含着对受到伤害者的歉意,更是要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最后,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明是非、知对错,幸福健康的成长!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期待您的点赞、关注、留言、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