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随着手机软件、视频游戏、各类娱乐和学习方式的普及,书籍已不再是孩子们的朋友,阅读已不再是新一代的最爱。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英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如今的孩子读书量比上一代要低,而且阅读的乐趣也有所减少,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英国卫报》上,该研究指出,年龄在18岁以下的孩子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阅读,而只有53%的人说他们“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阅读。


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诗人和小说家迈克尔·罗森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应该是一个警告,特别是对政府来说,“因为我们有许多研究表明,喜欢阅读的孩子最有能力、且能最广泛地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受益。”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内我们的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孩子拿起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看书的时间被压榨。


名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周总理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现在的孩子,大多衣食无忧,父母为孩子真的是付出了所有,但是孩子却未必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当孩子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写作业时,家长们不妨让孩子暂时放下手中的笔,问一问孩子,“你究竟为什么而读书?”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 1.是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要求

可能近些年参加过高考或者是孩子参加过高考的家长,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高考时的语文科目,卷面的字的数量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卷面字量的上升其实就是在考验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 2.学科中文字量增加的必然要求

因为阅读题量的上升,所以可能孩子在在参加考试的时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快速的阅读和理解。

事实上,不仅仅是语文,就连历史、地理哲学的文字量也在增加,很多的时候现如今考试时对阅读的要求高度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语文教学水平,这就真的变成了只要学会阅读,就可以了解一切。


  • 3.增强孩子理解能力,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

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好处不仅会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其实最明显的还是在孩子小学的时候。

曾有儿童研究学家研究发现:从很小的时候就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就算刚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平凡,到了后期就越能和别的孩子拉开很大的差距。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曾经公开表示:阅读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时常的阅读远远比多上语文课管用得多。


那么,既然阅读能力这样的重要,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时代中,

家长有应该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件事呢?


  • 1.用环境来对孩子进行“熏陶”

孩子能够阅读的前提是手边有书可读,所以平常注意给孩子布置有好书的环境,让孩子有书可读,随手可读。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家长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教育这件事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成果的,这个世界上立竿见影的事情实在是太少,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不可能马上解决问题。教育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想要用环境对孩子进行熏陶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 2.家长要做好“爱阅读”的好榜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很多的时候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要求别人了。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的家长,一面说着孩子读书不认真,一面自己又痴迷于电子游戏和追剧。做家长的首先不懂得给孩子做一个榜样的话,就不要想着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好好学习。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站在心理学上的角度看:孩子们主要模仿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假如父母是没有改变的话,孩子就会原封不动地将父母的习惯和做法克制、继承下来。


家长要在平常多进行“亲子阅读”,跟孩子一起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理解的能力,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3.“科学记忆”的思维导图法:

它是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的,托尼·博赞被称为大脑广告,是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专门帮人提高记忆力,他曾经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被称为记忆力之父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说实话,思维好,才是学习好的底层逻辑。没有好思维加持的话,纵然学习无论多么勤奋、多么努力,仍然难以如愿,现实和理想就尽在咫尺,却总是无法触摸,徒增万般无奈。

使用思维导图,无疑是训练好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要深入了解思维导图,首先我们总得知道思维导图的字面意义,然后再由浅入深。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思维导图也不难学,它是四个要素,二个思维方式

四个要素之一是关键词,就是把一段话的关键词提出来。通常是名词。

要素二是逻辑分层。就是把关键词按一定的逻辑进行分层。

要素三是图形,要素四是颜色。为什么要用图形跟颜色呢?

因为图形跟颜色是右脑控制,关键词跟逻辑关系是左脑控制,用这四样东西,可以左右脑同时记忆,所以效果好。

二个思维方式一个是发散思维,一个是垂直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东西出发,联想很多东西,垂直出发,是从一个东西出发,能够想得很深入。


毫无疑问,思维导图学习法,如果中小学生用得好,学习效果一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之前太原有个中学生,学会了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后,成绩一跃到了班级第一,稳超第二名二十多分。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我们常说思维决定成败,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民族”犹太人虽然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2%,却包揽了29%的诺贝尔奖。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从小教给孩子锻炼思维的方法,赚钱的道理。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赚到那张纸。


其实这四大方法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重视孩子的输出,而不是单纯的看、记和吸收

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个遗漏点,只顾着自己讲,没有让孩子吸收之后再输出的过程,反而没有使知识得到巩固。

科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老师输入学生输出“教学相长”的过程。比如孩子面对自己看到的现象,能够经过自己的加工再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孩子思维能力升级的过程。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家长朋友们可以让家里上学的孩子尽快的接触这些学习方法,尤其是费曼学习法和思维导图法,前者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后一个可以让孩子掌握学习的逻辑,训练有条不紊的思维能力。

作为两个宝宝的妈妈,这里给大家推荐适合思维导图法的书籍:《新课标统编版 小学生古诗文绘本【全套3册】》。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跟其他古诗词绘本的不同就是,它用思维导图来教孩子学习诗词,不但可以学习优秀传统诗词,还能训练思维导图的能力。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其次,绘本里面有精美的图画,生动形象的传递古诗的意境和场景。

不光有原汁原味的诗词,在一旁还有认真考究的注释讲解。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比起市面上各种诗词绘本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科学的思维导图,让孩子顺着脉络,聆听古人的教诲,感受诗词的魅力。

看书要“输入”也要“输出”,让娃学会“思维导图法”,把书读活


为了孩子学诗词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购买,全套三本69元包邮,可能仅仅是家长的一顿饭,对于孩子来说,却能收获古诗词,和思维导图学习的能力,受用良久。

想要了解的家长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非常时期也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