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林林五岁了,他对爸爸给他买的玩具车爱不释手,一天他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撞翻了妈妈的化妆瓶。只听见“当啷”一声,化妆瓶掉在了地上,摔碎了。妈妈当时正在卫生间洗衣服,听到响声,急忙问他,是不是砸碎什么东西了,他摇摇头说没有。

但是,等妈妈洗完衣服,走到卧室时,看到了地上打碎的化妆瓶。可再看林林,他仍然像没事人似的在屋子里玩他的玩具车。

妈妈知道,这一定是林林做的。于是就问他说:“化妆瓶是不是你打碎的?”

“不是的。”他脸都不红一下,妈妈连着问了他好几遍,他都说不是自己干的。

“宝贝,告诉妈妈,化妆瓶是不是你打碎的?”他还是不承认。这时,妈妈非常生气,抓着他的胳膊说:“你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就别想玩飞机了。”

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很多孩子有了过失却拒绝承认错误,还不停地找理由推脱、辩解。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孩子犯错后,很多父母一般都会进行一番批评教育,可面对父母句句在理的建议,孩子却总是不买账,不肯承认错误,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很多时候,那些对于大人来说理所应当的事,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认同。比如,一个在爸爸的设计图纸上乱涂乱画的孩子,并不清楚设计图纸和画纸的区别;

再比如,孩子看到爸爸修理家具时敲敲打打,也会模仿爸爸的行为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这些都是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造成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2.觉得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倔强,在他们看来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拒绝认错。这与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认错的习惯。

比如,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往往袒护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看来,认错代表着示弱,是一件丢人的事。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不认错的习惯。

3.逃避惩罚

有一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在孩子犯错后,往往会打骂孩子。出于对惩罚的恐惧,孩子只好掩盖自己的错误,想蒙混过关。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有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是错误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他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难免不受到限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认真学习。就会说:“孩子,只要你念好了书,什么你都不用管。”其实,唤醒孩子内心的责任心,才能让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层次的变化。

并且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及其所特有的心态,这样,才能对孩子循循善诱,使他们能认清方向,少走弯路。

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曾经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特里定律”。

孩子犯错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父母不应该纵容孩子的错误,而应该教导孩子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达尔文曾说:“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歌德也说过:“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正是因为勇于承认失败和错误,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少犯错误。

孩子只有敢于承认错误,汲取教训,才能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教导孩子知错就改,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样才会使孩子进步得更快。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后父母就打骂,惩戒孩子,让孩子有一种本能的退缩感,孩子就出现了不愿意承认错误的行为,这可能就是父母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面对拒不认错的孩子,父母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心服口服呢?

1.教育方式要诚恳

有的父母在发现孩子犯错后,往往丢掉了诚恳的态度,用粗暴的语言批评孩子,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了亲子关系,而且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变本加厉地找到很多理由进行自我辩解。

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冷静地处理问题,只有让孩子把话听进去,孩子才会乐于接受。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图片源于网络

2.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为了教育孩子,给孩子立了不少规矩:比如进门前要敲门,东西要轻拿轻放,在家不能大声叫嚷,等等。

但是很多父母在进入孩子的房间前却从未敲过门,在家经常大声吵闹。当孩子指出父母的问题时,父母便会说:“规矩是给你立的,我们是大人,不能按规矩来。”所以,在孩子犯错,父母进行批评时,孩子就会觉得委屈,他们会觉得:“你们也没有按照规矩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什么只有我要认错?”因此,父母做错时,要大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也会正视自己的错误。

3.切勿新旧账一起算

有的父母缺乏坚定的立场,与孩子的关系忽冷忽热。高兴时,孩子做错了,父母也不追究、不计较;但是心情不好时,孩子如果不小心犯了错,父母就会翻旧账,严厉呵斥孩子:上次把杯子打碎了,上上次把水洒了一地,上上上次……孩子知道父母心情不好,可能口头承认了错误,但是心里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点也不重视。

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危险,孩子有可能在父母摇摆不定的教育方式下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看脸色行事的孩子。因此,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及时纠正,切勿新旧账一起算。可能时间久了,孩子早已忘记自己的错误了,父母提出来,孩子甚至会觉得是父母捏造的,不利于他改正错误。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图片源于网络

4.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杨绛上小学时,有一天贵宾进了学校的食堂参观,主陪正是杨绛的姑母。杨绛当时吃午饭吧唧嘴,还掉了不少饭粒。姑母见状,轻轻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说了一句悄悄话,杨绛顿时醒悟,赶紧把饭粒捡起,旁边的小学生们看见也马上照办。

如果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一定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当着外人面,尽量不要给孩子难堪,拆穿孩子的小心思。与其高声指责,不如巧妙地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拒不认错,该“逼迫”他认错吗?睿智父母这样对付“犟孩子”

图片源于网络

结语:

我们要读懂孩子内心的“小倔强”,在孩子承认错误时,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这样他们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收获更多成长!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