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民国元年(1912年),四川军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省会设在成都府。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实行“军民分治”,将四川省分置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

 民国三年(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

 民国七年(1918年),由于军阀混战,四川实行防区制,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成都市政公所改建为成都市政府,为四川省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今四川省通江县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以刘湘为省主席的新一届四川省政府成立,撤消防区制,川政统一。3月初,蒋介石乘机赴四川考察,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上四川土地。蒋介石大力整顿四川的军事、财政和交通设施,有效加强了国民政府在四川的影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川军将士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召开出川抗战誓师大会。抗战时期约有350万四川人出川抗战,保家卫国,留下了“川人从未负国”的佳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由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析出四川省。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1949年的四川行政区划地图,分十六个行政督察区,甘孜州属西康省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1950年1月,撤销四川省,并将今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又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4年9月,重庆市再次并入四川省建制。

 195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入陕西省。

 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

 195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入陕西省。

 1997年,原四川省计划单列市重庆市与地级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

 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四川天府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3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