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專家呼籲:中青年也需警惕急性心梗

專家呼籲:中青年也需警惕急性心梗

專家呼籲:中青年也需警惕急性心梗

80後的王雨,是某金融公司的公關經理,平時工作上少不了熬夜應酬,自以為身體很健壯的他,近日在和客戶聚餐暢飲之時,突然感到胸痛,被送醫院搶救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而令他母親疑惑的是,為什麼這個“老年病”會找到自己兒子身上?

急性心梗高發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惹的禍

近年來,急性心梗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在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內科主任叢洪良看來,主要是受社會發展快、壓力大、缺乏運動,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等因素影響。

在叢洪良接診的患者中,十幾二十歲的患者並不罕見。這部分人群,絕大多數都有家族病史,或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前接診過一位23歲的心梗患者就是因攝入可樂過多引起血糖升高而發病的”。

急性心梗發生前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叢主任說:“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感覺乏力、胸悶、心絞痛,就要引起注意,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其中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現疼痛,有瀕死感、壓迫感。”

他給記者打比方說:“有時運動急了,心裡悶得慌,就像跑完百米一樣;有時也會出現類似饅頭噎住的感覺。”如伴有上述胸痛症狀超過5分鐘必須警惕,持續20分鐘未能緩解便可高度懷疑心梗。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心梗還會出現容易被忽視的不典型症狀,例如胃疼、牙疼、嗓子疼等等。

應對心梗急發第一招,撥打120要儘早

“如突發心梗症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在等待救援期間,對有冠心病既往史的患者首先懷疑心梗可能,第一時間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急救藥物。對無心內科病史或病史不明的患者,需謹慎用藥。”叢洪良建議患者平臥於安靜室內,同時家屬需與前來急救的專業醫生保持聯繫。

臨床上對心梗急救有“黃金120分鐘”之說,即從發病至開通梗死血管,如果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則可以大幅降低急性心梗致死率。

但在現實中大部分人因為錯誤的處理方式,致使患者失去生命。據全國胸痛中心認證雲平臺數據庫顯示,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僅有10%左右是撥打120電話經救護車入院,而90%的病人是自行到達醫院看急診。途中許多患者都因沒有得到及時的心肺復甦而誘發心搏驟停失去生命。

叢洪良說:“如果發現身邊有人出現突發心梗症狀,不宜隨意搬動患者送醫,正確做法是撥打120等待醫生救援。”

最後,叢洪良主任提醒,對於已經出院的心梗患者要注重定期隨訪和院後治療,防治二次心肌梗死的發生。

專家提醒

1、善於調節情緒。心情要開朗,情緒要穩定、樂觀,正確對待和處理各種生活事件的不良刺激,少生氣、不發火,避免過度情緒波動;

2、生活有規律。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時間,文武之道,張弛有度。參加會議、工作、學習、看電視、下棋、打撲克、玩麻將、聊天等時間均不宜過長;

3、飲食要均衡、多樣化,最好米麵雜糧摻雜著吃,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類油脂、蔗糖、奶油,特別是動物內臟、海鮮,戒菸,勿飲烈性酒;

4、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體育鍛煉。如游泳、爬山、打球,如果身體素質稍差,可考慮進行一些和緩的活動,如保健操、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關鍵在於因人而宜,不要超負荷運動;

5、定期體檢,注意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和心電圖;

6、特別是清晨與夜間,飽餐後或者活動時,突然出現胸悶、憋氣、胸前區疼痛、大汗淋漓、頭暈等症狀,均應及早就醫檢查。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專家呼籲:中青年也需警惕急性心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